[摘要] 在跳遠教學中,踏跳是關鍵技術。而影響踏跳的因素很多,其中踏跳的準確性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踏跳的準確性直接影響運動員在比賽中技術的發揮和比賽的勝負。
[關鍵詞] 踏跳 準確性 助跑 節奏
田徑運動是人類向自我的極限進行挑戰,對運動員各種素質要求同樣是越來越高。跳遠助跑準確性的重要意義,已盡人皆知。筆者認為,助跑起跳的準確性直接影響運動員在比賽中技術的發揮和比賽的勝負。假如一個運動員在比賽中連續幾次試跳失敗,那他本身就難以發揮其自身的勢力,也勢必影響成績的發揮。本人主要從技術、心理、環境等因素進行分析。
一、影響踏跳準確性的因素
(一)技術方式
1.起動方式
助跑起動有兩種方式,即走動式助跑和半蹲式助跑。走動式助跑的特點是加速自然,助跑的節奏感較強,且自我感覺放松。1983年5月至10月舉行的南京田徑邀請賽、第五屆全運會、全國青年錦標賽的男子跳遠中,站立式起動156次,成功124次,占成功率的79.1%。這是因為走動式起動技術容易控制身體的姿勢,從而使起跳的蹬地力量、速度及步長呈規律性的增加。半蹲式助跑的特點是加速有力,能在較短的時間里獲得較快的速度,且步長變化不大,比較穩定,踏板的準確高。所不足的是對初學者來說,半蹲式起動時肌肉比較緊張,容易造成助跑的技術動作變形,從而影響踏跳的準確性。所以,在一般的教學中,多采用走動式啟動的方法是較為合理的。
2.助跑加速的方法
助跑加速的方法有兩種,即全程加速和逐漸加速。采用全程加速跑,其步頻和步長的增長較為穩定,最后幾步以及攻板是靠慣性向前跑進的,所以上板的準確性較高。但這種方法只適合有較高的訓練水平的運動員,對一般學生來說,采用逐漸加速的方法,應控制好最后幾步的穩定性。
3.助跑的距離
在訓練或比賽中跳遠運動員經常會出現助跑速度過長或過短的情況,如果助跑距離過長,運動員往往在起跳前就達到了最高速度,而在助跑的最后幾步速度受到損失。如果助跑距離過短,運動員在起跳時就發揮不出自己的最大速度。但對初學者來說,助跑的距離一般在10~12步為好,等練到一定的水平,距離可以加長,一般在14~18步為好,隨著訓練能力的不斷提高,助跑的距離可逐漸增加,直到最佳距離為止。速度發揮快的同學,助跑距離和步數可相應減少;反之,應適當增加。
4.助跑節奏
在這里要談的是起跳前的助跑節奏,因為起跳前助跑節奏也是影響助跑準確性的重要因素。眾多研究表明,正確的助跑技術,應在直跳前不改變運動員在跑動時形成的節奏和身體重心高度。若運動員身體發展均衡,應重點發展其薄弱的環節,而不應改變技術彌補身體素質的缺陷。這樣雖可以提高助跑準確性,但總是因小失大,犧牲自身優勢環節,最終將阻礙運動員成績和技術的進一步提高。因為這樣容易使助跑中節奏變化大,步點的錯亂也大。因此,在教學與訓練中,應做到速度與爆發力的平衡、身體素質與技術的平衡,以建立完整技術來提高助跑的準確性。
(二)身體因素
每個人在不同的時期,其身狀況是有所差別的。當身體狀況處于良好階段時,其踏跳的準確就高,反之就低。如疲勞期和超量恢復就有顯著的差異,所以應特別重視調整身體狀況,以便在比賽或考試中取得最佳成績。
(三)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對跳遠助跑的準確性也有很大的影響。在跳遠考核或比賽中,心理因素好的同學,其水平的發揮就好;反之,則差些。當然,心理因素的好壞還要取決于平時的訓練水平高低,訓練水平高的同學,心理因素就好。但也有極少數同學例外,他們往往平時的訓練成績較好,但一到考試比賽中,就不堪那種緊張氣氛的重壓,暴露出其脆弱的心理,導致整個技術動作變形,那就更談不上踏跳的準確性了。
其影響踏板不準確的情況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心理狀態:(1)害怕犯規,最后幾步拉大或搗小步;(2)助跑時眼睛盯著踏板;(3)一心想取得好成績,而使動作變形,破壞已有的節奏;(4)助跑時受環境因素影響,造成情緒緊張,注意力不能集中在比賽上。為什么會造成這4種情況呢?因為人的心理活動都要通過注意,當運動員在注意力分散的情況下,助跑踏跳的興奮中心就不易形成,受大腦支配的運動就會受到影響,因而準確性也受到了影響;有的則是精神過于集中在踏板上,而使精神過于興奮,因而降低了準確性,必須進行心理訓練。例如,可以采用自我放松訓練法、表象法、心理暗示法等來提高助跑的準確性
(四)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有場地、氣候、風向等。就場地而言,塑膠跑道與炭碴跑道;松軟跑道與堅硬跑道就有著明顯的差異。就風向來講,順風與逆風也有很大的差異。所以,在不同的場地適應適當調整不同的助跑距離,以便提高踏跳的準確性。
二、介紹幾種掌握踏跳準確定的方法
(一)改時助跑技術
1.在不同質量的跑道(或在3度~4度的斜坡上),進行長于全程距離的助跑,并利用助跑標志,以穩定最后6~8步的步長。
2.檢查開始助跑時的預備姿勢,助跑開始階段的步長和加速情況,促使最初幾步助跑步長的穩定。
3.進行變換節奏的加速跑練習,以培養對跑速和動作的控制能力。
4.按預定的時間跑完一定的距離,培養速度感。
5.擊掌伴奏法,學生按教師擊掌的節拍控制和調整自己助跑的節奏,從而提高踏板的準確性。
(二)丈量步點
1.丈量短、中距離助跑的步點,一般采用頻道步丈量法,即從起跳板開始向前自然走雙步,走的走數一般為:跑的步數乘2減2;如丈量10步助跑時,走18步即可。
2.為了使學生有一個準確踏板的概念,又不過于受到約束,可在起跳點劃較大的起跳區,隨著動作的熟練和步長的穩定,起跳區應逐漸縮小到起跳板的寬度。
(三)心理訓練
心理訓練是指通過各種手段有意識地對學生或運動員的心理過程和個特征施加影響,使他們學會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的各種方法,為更好地參加訓練和比賽,爭取優異在成績做好各種心理準備的訓練過程。
1.改善心理品質的訓練
改善心理品質的訓練方法是注意力集中訓練和意識品質訓練。
(1)注意力集中訓練
應把跳遠的踏跳準確性確定為一個目標,并且全神貫注地對待它,不為其他念頭所分散。具體有以下幾種方法:
A.視物法。把踏跳的準確性視為一個目的物,閉上眼睛努力回憶被觀察物體的形象,直到頭腦中清晰地回憶出被觀察物體的形象為止。
B.干擾法。采用噪音、色彩等方式進行干擾,使學生們在注意力很難集中的情況下去完成動作,以提高心理承受力和改善集中注意力。
C.自我暗示法。起動前,閉上眼睛,先將整個動作在心里默念一遍,進行自我鼓勵,我行,我一定會成功。做完后再起動助跑,這樣做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D.呼吸調節法。利用呼吸調節,這是運動員臨場處理情緒波動的一種心理調節方法,即通過深呼吸可以使運動員的情緒波動穩定下來。當情緒緊張激動時,呼吸短促,這時可以采用緩慢的呼氣和吸氣練習,則可達到放松情緒的目的。當情緒低沉時,可以采用長吸氣與有力的呼氣練習,能提高情緒的興奮水平。
(2)意志訓練
意志是人們為了達到既定目的而在行動上所表現出來的自覺克服困難的心理過程。意志具體表現為自覺性、主動性、勇敢性、頑強懷、果斷性、自制力等。
意志訓練是在運動訓練中有目的地使運動員或學生克服各種困難,完成意志行動,它的途徑主要有:
①努力克服困難。
②迅速采取和執行決定。
③掌握心理自我調節。
④學會自我培養意志能力。
2.促進技術掌握的心理訓練
(1)念動訓練。它是在思想上完成動作的過程。如跳遠運動員想象在跳遠練習,或想象自己完成踏跳準確這一動作的最佳方式。念動訓練可每天進行5分鐘。
(2)生物反饋訓練。借助現代化儀器,把學生練習時的機體信息傳遞給學生,使其經過反復練習,學會調節自己的生理機能。
參考文獻:
[1]田徑教材編寫組.田徑.高等教育出版社.
[2]南仲喜,袁作生.現代田徑運動科學訓練法.
[3]蔡軍.淺談跳遠助跑速度和助跑速度利用率.福建體育科技,1995,(5):46.
[4]董茜.跳遠助跑速度利用率初探.體育科研,1996,(2):30.
[5]夏華.影響跳遠助跑準確性的因素.上海體院學報,1998,(2):26.
[6]趙國雄.跳遠助跑最后10m分段速度的研究.田徑科技信息,1996,(4):18.
[7]侯日信,侯金去.助跑——決定跳遠成績的重要因素.田徑,1996,(4):18.
[8]程萬才,曹效文.關于跳遠競賽中助跑速度利用率以及心理因素的研究.體育科技,1994,(4) :18.
[9][俄]烏拉底米爾#8226;波波夫.怎樣提高跳遠助跑速度和準確性.田徑科技信息,1996,(3):35.
[10]杜利軍.俄羅斯專家談跳遠助跑訓練.1996.
[11]體育心理學編寫組.體育心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