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為了調研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對職教改革和引領作用,對參賽的學校、老師、學生、企業做了問卷調查,通過對調查問卷數據的分析,得出職業教育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應用型人才,同時,也是對學校教學改革、課程體系的檢驗。數據證明,職業技能大賽引導著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和方向,引領職教的教學改革。
[關鍵詞] 技能大賽 職教改革 課程改革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自2008年已在天津連續舉辦3年,通過技能大賽舉辦,職業院校從辦學、從示范校建設和課程改革等多方面得到啟迪。技能大賽應具有更加完善的價值取向,在比賽內容和比賽形式的設置上體現對職業能力的考評與檢閱,以此推動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引領職業院校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一、技能大賽引導教學、引導課程改革的現狀與趨勢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自2008年已在天津連續舉辦3年。而我院幾年來也多次承辦市級、國家級技能大賽,如2009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電子產品設計及制作”項目;2008年全國職業院校電工電子技術技能大賽“電子產品裝配與調試”項目,天津代表隊在前三屆的比賽中,參加了所有項目的比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常理來說,教育總是相對滯后于行業發展,過去教育總是跟著行業走,而這兩年來的技能大賽,教育起到了引領行業的先鋒作用。舉辦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是職業教育工作的一項重大制度設計與創新,也是培養、選拔技能型人才并使之脫穎而出的重要途徑,因此,技能大賽的價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引導著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方向。以“電子產品設計及制作”為例,技能大賽的考核要點是檢驗參賽選手在模擬真實工作環境與條件下,實現對電子產品在規定設計方案(規定原理圖與結構要求)下的工藝能力和職業素質,包括對常用電子產品制作工具的應用,對電子產品的加工方法和工藝的操作,電子儀器儀表的使用,現場問題的分析與處理能力,團隊協作和創新能力,質量管理與成本控制意識,安全與環保意識等。這些內容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通過技能大賽,引導職業院校關注電子行業新技術的發展趨勢與技術應用方向,以大賽為“坐標”調整專業課程設置,改革教學方法,以適應行業企業的發展趨勢,實現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無縫對接。職業院校應及時對市場進行調研,對學校教學內容不斷完善,學校與企業進行合作,定向培養學生,學校與企業在教學內容上進行溝通,把企業所需的培訓內容安排進教學內容,學生一入學先到企業參觀,了解企業文化和制度,學校把市場導向、企業需求與學生實際結合起來,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使學生更好地適應企業需求。
二、技能大賽引導教學、引導課程改革的研究意義
定期舉辦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建立“校校有比賽,層層有選拔,國家有大賽”的職業院校技能競賽序列,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大賽”的局面,是我國教育工作的一項重大制度設計與創新,是我國高素質勞動者和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培養選拔的重要途徑,已成為在社會上有廣泛影響的教育新品牌。對于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宣傳職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弘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社會風尚,形成全社會關心、重視和支持職業教育的良好氛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技能大賽以企業生產與市場運作模式進行賽程設計,參賽選手按照實際的產品設計、生產、裝配、檢測流程完成比賽任務。比賽內容的系列設計,已經不是單一技能所能勝任的,多種能力的綜合運用成為完成任務的關鍵。技能大賽反映了最新的職業技能要求和行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主要圍繞“技能大賽與教學改革”進行研究,對技能大賽的主要內容、主要走向及其對職業學校技能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進行分析,把課程教學的一些穩定、基本的內容和大賽的前沿要求與動態信息結合起來,從中找出帶有規律性的東西,特別是找到能夠指導教學改革的信息,然后把這種研究成果轉化成課程改革項目并做成課程模塊進行推廣。堅持面向市場、面向社會、面向企業、面向農村辦學,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積極推進集團化辦學;同時,也是對教育教學改革、課程體系建設的有力探索。借助大賽平臺,展現了學院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和嫻熟的職業技能,為營造全員參與大賽、關注職業教育發展的良好氛圍具有重要意義。
三、從調查問卷看技能大賽對職教改革的引領作用
為了更好地有針對性研究技能大賽對職教改革引領作用的研究,在2010年全國技能大賽比賽期間,課題組成員分別到了幾個比賽現場,分發了400分問卷調查報告,有效調查報告382份,對參賽選手、參賽指導老師、參賽學校的領導、大賽贊助單位、高職院校、中職院校等進行調研,對收集的問卷,進行分類、歸納,總結調研情況如下:
1.調研各院校指導教師與非指導教師
從調查表數據可以看出,參賽教師各個方面強于非參賽教師。教師尤其大賽指導教師是技能大賽能夠有序、成功舉辦的一支中堅力量,通過對指導教師和非指導教師的調研,掌握了詳實數據,為今后的教學和技能大賽組織提供了依據。
(1)技能大賽如何突出職業教育特色,打造一支專業化、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師隊伍,是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建設的長期目標和任務。一直以來,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從來源、結構,乃至培訓的方式、途徑、內容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特色不明顯、專業化程度不高等問題,考慮到職業院校教師的成長規律以及師資隊伍自身的特點,在各個環節上突出了人才培養的專業性、隊伍建設的特色性,力圖通過企業人才引進、教師企業實踐、教師獲取職業資格證書資助等具體計劃,強化職業院校教師隊伍的特色,努力構建一個具有鮮明職教特點的師資隊伍建設體系。
(2)以突出教師培訓為重點,國內培訓、國外培訓良好銜接并形成體系是取得實效的關鍵。在培訓需求調查的基礎上,教師國內培訓的重點放在課程開發、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團隊建設、項目管理、質量保障等方面,并與教師企業實踐互為補充。
(3)科研工作全程伴隨,保證實施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教師素質提高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也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如職業院校專業教師成長規律研究、職業院校專業創新團隊建設研究、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教學設計研究等都在積極開展,以全面提升職業院校教師的專業素質為重點,建立有利于教師發展的長效機制,努力打造一支品德高尚、素質優良、結構合理、規模適當、專兼結合的高質量的“雙師型”職教師資隊伍,有效地提高職業院校教師的實踐能力和專業素質,促進職業教育快速健康的發展。
許多參賽指導老師一致認為,大賽給了他們一個施展才華的一個很好機會,同時也是一種壓力和動力,通過帶大賽參加比賽,參賽指導教師從教學理念、課程建設能力、科研開發能力、自身素質、教學水平等都得到了提高,特別是學習了一些超前的技術,受益匪淺。各個學校的參賽教師比不參賽的教師,在教學能力上、教學水平、新知識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參賽教師都成為各個學校的骨干教師,也獲得了極高的榮譽。
2.對400名參賽和非參賽院校學生的調查
學生是技能大賽參與的唯一對象,可以說一切大賽的出發點均是學生,通過對學生的調研獲取大賽在這個群體中利與弊,為技能大賽后續的制定、組織、完善提供最真實的材料。通過分析總結出比賽前后課程內容變化、課外競賽活動的變化、升學學習情況、就業情況等各個方面的變化,說明技能大賽是培養選拔技能型人才的一個重要平臺。
(1)舉辦職業技能大賽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方針的重要舉措,是我們教育工作中的一項重大制度設計與創新,是培養選拔技能型人才的一個重要平臺,也是對我們職業教育近些年來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成果的檢驗。對選手來說,大賽為選手提供了交流展示的機會,大賽充分展示了職業院校學生積極向上、奮發進取的精神面貌和精湛技能,參賽選手本著“重在參與、重在學習、重在提高”的精神,賽出了好思想、好風格,取得了好成績。
(2)參賽選手準備都很認真,但我們說競賽的目的不在輸贏,只要賽事能對該項目的專業發展、學科建設有促進,能對學校教學、技能提高有推動,就達到了技能大賽的目的。高等職業教育有別于技能培訓,它的重要目標是關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學生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同時,我們也鼓勵學生就業以后走繼續教育這條路,不斷提升自己的學歷層次和能力水平,拓展發展空間,具有更強的競爭能力。
(3)為發揮大賽人才選拔作用,從2009年開始,還增設人才招聘工作組,安排企業現場招聘優秀選手。天津市的人事局,針對這次大賽提供的一些具體的支持,只要跟企業簽約的高職選手,立即解決天津的戶籍問題,如果是中職選手,如果獲得的是前三名,而且符合企業招聘的要求,也會按照引進人才給解決天津的戶籍問題,這是對技能型人才走入企業被社會認可的一個重要步驟,也是對選手的一個最高的獎賞。
3.調查50所參賽和非參賽院校技能大賽影響
各個院校是技能大賽能否成功舉辦的根本,它們的態度、支持力度及參賽學校可持續發展情況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大賽的發展趨勢,通過對參賽和非參賽高職、中職院校的調研,為今后技能大賽制度的制定及發展方向提供依據。
總結出比賽前后教學改革情況、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方案等各個方面的變化以及技能大賽對課程建設、課程改革和專業設置的引領作用。
4.調研70家企業人力資源負責人對技能大賽影響的調查
企業應該說是職業教育的最終服務對象,而技能大賽是引領職業教育的途徑之一,所以技能大賽的效果最終要通過企業是否認可來檢驗,通過對行業企業的調研,為大賽提供指導方向,企業是這次調研課題的重要一個重要環節。
(1)大賽選用的是企業最新的技術和工藝,突出生產過程,這對教育教學是一種明確導向,必須向實際應用靠攏,讓學生在校期間就掌握企業的生產要求。
(2)大賽就是要與社會人才需求掛鉤,賽項的設置是與相關用人單位調研后開設的,就是為了實現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無縫對接。職業院校的發展一直強調“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其專業設置都是緊貼市場需求的。
(3)定期舉辦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是為了把職業教育多年來探索出的“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經驗和做法向社會和公眾進行展示,同時引領整個職業院校的教學改革和技術創新。
四、結束語
技能大賽代表著水平,代表著榮譽,通過對參賽院校、參賽選手、學校、企業的調研看出,通過技能大賽,交流了技藝,增加了溝通的平臺,使我們更加認識了職教發展的內涵,鍛煉我們的隊伍,教師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同時技能大賽引領了教學改革,也是對教育教學改革、課程體系建設的有力探索,更好地發展職業教育。
參考文獻:
[1]姜大源,吳全全.當代德國職業教育主流教學思想研究[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肖遼亮,張文初.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應用電子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與核心課程標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曹金玲,劉松.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教學模式的探討[J].中國教育研究論壇,2010,(4).
[4]曹金玲,劉松.基于工作過程的單片機原理課程教學研究[J].中國教育與發展,2010,(5).
基金項目: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CTF090085,天津市教委重點調研課題Jwdy20103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