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柔韌素質對于從事各個項目的運動員來說,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礎素質之一。在競技領域里,運動員要想順利地完成訓練與比賽以及在比賽中創造優異的運動成績,就必須要進行科學合理的柔韌素質訓練。因此,有必要對柔韌素質在競技運動中的作用及影響因素、對策作進一步的探討與研究
[關鍵詞] 柔韌素質 運動訓練 競技運動
一、柔韌素質的定義界定
柔韌素質,是指人體關節在不同方向上的運動能力以及肌肉、韌帶等軟組織的伸展能力。柔韌素質的好壞,也就是指關節運動幅度的大小以及韌帶伸展幅度的大小,對運動員的競技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柔韌素質分為一般柔韌素質和專門柔韌素質。一般柔韌素質,是指機體中最主要的那些關節活動的幅度,如肩、膝、髖等關節活動的幅度,這對任何運動項目都是必要的。專門性柔韌素質,是掌握專項運動技術所需要的特殊柔韌素性,更是掌握專項技術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一般柔韌素質又是專項柔韌素質的基礎,高度發達的專項柔韌素質為一般柔韌素質提供了訓練的方向。
二、影響柔韌素質的因素
從生理學角度分析,生理學的各個因素也就是柔韌素質的影響因素。柔韌素質主要是由大腦皮層神經系統和肌肉、韌帶、組織的彈性決定的,同時還受以下因素的影響:(1)關節的骨結構。關節的骨結構是影響柔韌性最不易改變的因素,這基本上是由遺傳決定的。(2)關節周圍組織的體積。關節周圍組織體積的大小對關節活動起限制作用。它一方面,受先天遺傳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受后天訓練的影響。(3)神經過程轉換的靈活性。中樞系統的調節對柔韌性的影響較大。(4)心里緊張程度。心里緊張過強、過長會使神經過程由興奮轉為抑制,嚴重影響各部位的協調能力,從而影響柔韌性。(5)外部環境的溫度和一天內的時間。發展柔韌性最佳溫度為18℃,最佳時間為上午10~11時、下午16~17時。(6)疲勞程度。在疲勞的情況下柔韌性有較大的變化,被動柔韌性指標比主動柔韌性指標高。
三、在競技運動中柔韌素質的作用
柔韌素質在運動訓練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只是不同的運動項目對其有不同的要求。進行柔韌性的身體練習會增強關節的靈活性和韌帶的功能,提高肌肉的彈性和肌肉的伸展能力。這些能力的提高是預防運動訓練中出現肌肉受傷的重要因素。在青少年時期經常進行體育活動,對柔韌性的改善有較大的幫助。例如,在做屈身練習過程中,關節的靈活性也可以得到提高;球類運動在速度練習時,加大必要的步幅需要退步的柔韌性;田徑運動員用杠鈴進行身蹲練習時,需要大腿后群肌肉表現出來的柔韌性。在運動訓練實踐中,主要培養的是專項柔韌素質,因為其對專項運動技術的提高具有較大的影響。例如,女子體操運動員為完成各種器械練習時需要肩、髖、腰、腿等部位表現出大幅度的活動范圍。
柔韌素質對速度、耐力、靈敏、協調等素質的提高有著重要的影響。近年來,各國專家對柔韌素質與其他素質的關系進行了深入研究。在競技領域里運動員要取得良好的運動成績,必須重視柔韌素質的發展。但任何事物都可能出現正反兩個方面的結果,發現柔韌素質也如此。主要表現在力量與柔韌的相互發展關系問題上,在一定程度上力量的發展制約著柔韌素質的提高或改善。
四、柔韌素質訓練的對策
1.注意發展柔韌素質與力量素質相結合
由于柔韌素質與力量素質具有相互限制的影響作用,因此,在運動訓練中應注意這兩種素質的協調發展。柔韌素質訓練后要十分注意放松練習,以使肌肉柔而不軟,韌而不僵。
2.控制好柔韌素質的發展水平
在運動訓練中,各專項對柔韌素質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來說,沒有必要使柔韌素質的發展水平得到最大的限度,只要基本能滿足專項的需要即可,使“柔韌性儲備”受到保護。反對那種過度發展柔韌素質,而不考慮其他運動素質發展的錯誤觀點。
3.全面發展機體各個部位的柔韌素質
在運動訓練中,柔韌性的表現不僅僅是在一個關節或一個身體部位,往往牽涉到幾個相互有關聯的部位。例如,體操中的“橋”,涉及到肩、脊柱、髖等部位的關節。因此,就應對這幾個部位進行發展。這是由于各個部位具有補償作用,對整個運動技術具有重要影響。
4.注意柔韌素質訓練的經常性
柔韌性發展快,易見效,可是消退也快,停止訓練后,肌肉、肌腱、韌帶已獲得的伸展能力消退的也快。因此,柔韌性的訓練要經常。一周可安排2~3次,在全年訓練的任何一個時期,都應安排發展或保持柔韌性的訓練。應根據不同訓練時期、階段、年齡、性別、個體差異、專項來安排一般柔韌素質和專項柔韌素質的訓練比重。
5.注意柔韌性練習前的準備活動
由于肌肉伸展性與肌肉的溫度、外界溫度有關,在運動訓練前做好準備活動,可降低肌肉內部的粘滯性,有利于柔韌性的發展。在冬季進行柔韌素質訓練時,要特別注意外界溫度的變化,延長準備活動的時間,以免造成肌肉拉傷,影響柔韌性的發展。
6.少兒柔韌性訓練的注意要點
掌握少兒柔韌性發育的趨勢,根據運動素質發展敏感期科學地安排柔韌性訓練。一般地說,要抓緊7歲以前的柔韌性練習,力爭在12歲以前使柔韌性得到較好的發展。在少兒訓練時期,要重視一般柔韌素質的發展。隨著訓練年限、生長發育、專項化程度的不斷深入,逐漸增加專項柔韌素質的訓練比重。
7.少兒柔韌性練習,應多用“緩慢式”和“主動”拉伸
少兒關節牢固性差,骨骼易彎曲變形,長時間用力搬、崩、劈、壓等,易造成關節、韌帶的損傷和骨骼的變形,對兒童身心造成傷害。在運動素質的發展過程中,因為柔韌素質與力量素質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的關系,柔韌素質的過度發展對力量的增長會造成不良影響,所以,柔韌素質的發展程度只要基本滿足專項的需求即可,不必過度發展。
8.少兒柔韌性訓練要全面
在運動訓練中,各種運動素質的發展都必須遵循運動素質發展的敏感期的規律。反對不顧少兒生長發展的客觀規律,過早進行專項化訓練。不要過早強調與專項運動技術相結,應著重身體全面發展的柔韌訓練,與各種其他素質協調發展,以免造成運動員“早衰”現象的產生。16歲以后,可逐漸加大柔韌性練習的運動負荷和難度。
總之,柔韌素質對于從事各個項目的運動員來說,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礎素質之一。柔韌素質在范圍和手段上應該是相對的,在某些方面也是因人而異的。在柔韌訓練過程中,僅可能結合專項功能特點,注意柔韌素質發展中的影響因素,改變過去柔韌訓練中隨意成分過多、無嚴格要求的狀況。隨著運動訓練及競賽的發展,對柔韌素質的要求會越來越高,各項目運動員的訓練都應重視柔韌素質訓練,進一步研究影響柔韌素質發展的因素。要正確理解運動員柔韌素質與體能、智能及心理能力的關系、與外部環境(如場地、器材等)的關系、與機體能量利用節省化的關系,盡可能減少柔韌素質訓練中肌肉的損傷,提高柔韌素質水平,以提高專項運動成績。
參考文獻:
[1]山西農業大學學報,2003,(1):94-96.
[2]高罕斌.大學體育.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