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教師能力是培養體育教師專業素養的最有效的途徑,也是世界各國為改善體育教學質量所采取的有效手段。筆者根據多年教學經驗,運用文獻資料法,針對普通高等院校公共體育課程教師能力培養進行論述,希望能進一步提高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教師能力。
[關鍵詞] 高校 公共體育 教師能力
當前,我國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改革正處在攻關階段,公共體育課程改革讓我們對自身專業化水平的提高不得不重視起來。高校體育教師只有積極主動地促進自身專業能力的發展,才能極大地提高我國高校公共課程體育教育的質量。那么,如何培養高校公共體育課程體育教師的專業能力呢?筆者總結如下。
一、優化體育教師培訓模式
教育部明確指出,實施教師培訓的指導性原則:“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按需施教、學用結合,采取多種形式,注重質量和實效。”以往的體育教師培訓主要是采用“灌輸式”的培訓模式,被培訓的體育教師缺乏主題性,培訓所產生的實效性不夠強。我們的體育教學大多都是室外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所以對體育教師的培訓模式因此也應該有所創新,突出“以教師為中心”,把體育教師放在主體地位,實現“師生、生生多向立體”的互動,加強體育教師培訓課堂的示范性以及實踐性,將我們的教師培訓行成以教師演練課堂教學技能為主的實踐課常。
高校公共體育課堂更注重的是實踐,在形式安排上,實踐課堂形式應多樣化、個性化、實效性,有講授,有示范,有討論,有反思、有操作,使講臺由教師一人的專利變為共同的舞臺,共同研討,共同解決,共同提高,充分調動了教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為體育教師專業能力發展創設一個驅動平臺
行為科學實踐證明,一個人在沒有受到激勵的情況下,他的能力僅能發揮20~30%,如果能受到充分的激勵,能力就可能發揮80~90%,以至更多。外界環境對體育教師的教學以及專業能力發展有著極深的影響,所以我們構建高效的高校校園文化平臺,營造輕松、活潑的校園文化環境,對體育教師的專業能力發展具有強有力的推動作用。再者,我們的上級主管部門要不斷更新觀念,提高大家對體育教學的認識,對高校體育教師的教學工作多尊重、多理解。要積極的關心體育教師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努力解決體育教師的待遇以及獎勵方面的有關問題。在體育教師的職稱評定等問題上要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為體育教師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大環境。
我們要建立一個共同學習的環境氛圍,目的是促進體育教師之間的交往和對話,為學校中的每個體育教師的專業能力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大環境。這個團體稱為“體育教師協作發展共同體”,在這個共同體中體育教師之間彼此信任,取長補短,培養體育教師繼續學習與積極反思的良好習慣,讓共同體中的每位教師擁有一個良好的專業能力發展平臺。
三、行動中探索,實踐中反思
體育教師的專業發展更注重的是教師的實踐智慧,專業發展的標準并不是教師取得了多高的學歷,也不是發表了多少科研成果,也不是獲得了多少榮譽,而是教師自身改進教學實踐的能力,是獲得了一些鑲嵌于實踐活動中的、情景性、個性化的知識。反思是對自己教學中的行為和由此而產生的效果進行回顧、審視和分析的過程。自我反思意識和能力較強的教師,其發展欲望就越強,成長就越快。
體育教師成長和發展的第一步,就在于教師自身的反思、教師自身的評價和教師自身的自我改造。有人說過“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我認為沒有反思的教學經驗也應該是一種狹隘的教學經驗,最多也只能形成相對膚淺的教學認識,它(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也同時揭示了高校公共課程體育教師的教學自我反思在他們專業化能力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只有不斷反思才能不斷提高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水平,才能真正符合作為“研究型教師”、“教育家式的教師”的角色定位。
高校體育教師必須要將自我反思貫穿于體育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在課前要通過反思針對課堂教學中可能會出現的教學狀況進行必要的預測與分析,然后針對各種情況制定相應的預案。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反思來監控教學全過程,隨機應變的處理好教學中出現的新問題;在課后我們要通過反思自身的課堂教學情況,然后再進行批判與總結。
四、實行個性化體育教師評價
個性化教師評選充分體現了教師專業個性發展提出的“效益優先”、“自我超越”、“進步就是優”的原則,為每個體育教師提供了實現自我的機遇和挑戰,唱響了“追求、發展、提高”的生命旋律。概括個性化教師評價,簡而言之只有五個字——進步就是優。個性化體育教師評價讓我們對體育教師的專業能力評價發生了兩個重要的轉變:第一個方面,將“一把尺子變成多把尺子”,以教師為主體,充分尊重了教師的自身素質差異與專業化發展特點,幫助體育教師打造了“多把衡量自我的尺子”,讓體育教師人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人人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第二個方面,由“學校造尺子轉變成體育教師自己造尺子”,進行自我衡量,充分的認識自己;學校要做的就是幫助體育教師構建一個適合體育教師個人專業能力發展的評價體系,幫助體育教師把握好尺度。學校應該相信體育教師、依靠體育教師,應充分發揮體育教師的主觀能動性,不斷實現自我超越,“個性化教師評價”也讓我們的體育教師尋找到了一個專業能力自主、持續發展有力的支點。
五、結語
由于筆者所收集的研究資料有限,加之個人能力等方面的原因,本文的深度還不夠,權且作為拋磚引玉,希望得到同行的指導。通過本文的研究我加深了對體育教師專業能力發展這一問題的認識,也更增強了我對體育教育事業的熱愛和信心。
參考文獻:
[1]黃甫全,王嘉毅.課程與教學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葉瀾,白益民等.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