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教學檔案是重要的教學資料,對于提高教學管理水平、促進教學質量提高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首先闡述了院系教學檔案的特性;其次,分析了院系教學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同時,就如何加強院系教學檔案建設來規范高職學院教學管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關鍵詞] 院系教學檔案 建設 高職學院 教學管理
一、前言
教師專業化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工作,而教學檔案則是促進教師專業的主要途徑之一。透過教學檔案,教師可以有系統的思考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方案、進行教學、反省對照教學歷程和學生的學習成效,并透過專業成長計劃,把省思所得應用于日后的“教”與“學”。而院(系)教學檔案管理與學校綜合檔案館檔案管理一樣,都是對院(系)積累起來的一系列有關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等方面的資料進行收集、分類、整理和歸檔。教學檔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為院系教學檔案管理工作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不解決,不利于教學改革的進行,也不利于教學評估工作的開展,更加不利于高職學院教學管理規范化。教學檔案是重要的教學資料,對于提高教學管理水平、促進教學質量提高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本文系統分析院系教學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力圖尋找解決的途徑與方法,為科學而規范的管理教學檔案提供參考依據。
二、院系教學檔案的特性
1.明確的目的
教學檔案目的在于提升教師專業能力,雖然教學檔案可能具有不同型態,例如,評鑒型、求職型等,但是呈現教師教學過程與表現,以提升教學效能,則是共同的目的。
2.完整的脈絡
檔案的資料,是依據其目的與結構,收集能代表真實教學情境的資料,藉以呈現教學完整的脈絡。
3.反省的歷程
檔案形成的過程,是教師自我檢視、反省與修正的過程,這一個過程是教學檔案重要的本質,倘若教學檔案缺少了教師的反省,將使檔案失去原有的價值,成為閑置的文件。因此,教師的反省成為良好的教學檔案必要的條件。
4.合作的對話
檔案是教師合作互動進行專業對話的結果,此一對話的歷程,系以檔案的內容為基礎,以各種角度來檢視教學檔案所呈現的意義,發現教學真實的脈絡,并分享教學經驗.擬定改進策略,提升教學品質。
5.多樣化的內容
教學檔案為結構性的檔案,但是內容的來源卻是多樣性的。例如,在“描述自我”這一個結構下,教師可以呈現自傳、圖片、札記等來說明自己的背景及教學理念。換言之,教學檔案的結構性是檔案發展的方向,避免檔案流于龐雜,無法達成目的;而檔案內容的多樣性是教師主體的抉擇,可以呈現教師思考的脈絡與軌跡。
三、院系教學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1.檔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由于許多院(系)不重視教學檔案管理這項工作,使得檔案資料收集的內容、整理的范圍、分類的標準、移交手續、查詢登記等都沒有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全憑管理人員的隨意性來完成。從而出現資料歸檔不及時,需要查閱的資料找不到,借閱時不登記,借閱的資料也不按時歸還,重要的文檔資料丟失時有發生,致使檔案資料殘缺不全,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改革及教學評估的質量,同時,嚴重影響了檔案管理的完整性和規范性。上述這些問題的出現,說明了健全教學檔案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2.檔案管理手段落后
目前,高職學院院系教學檔案管理技術手段嚴重滯后,主要表現在教學檔案管理仍停留在紙質檔案、僅用檔案柜保存的狀況,大部分檔案資料整理還處于手工操作階段,工作效率低,自動化和信息化程度不高,這與高職學院管理科學化嚴重脫節。盡管個別高校院系采用計算機輔助管理檔案,但由于沒有實現信息網絡化,使資料信息資源難以共享,嚴重影響了工作效率。正因如此,檔案資料利用率較低,這種狀況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及教學改革的推進。
四、如何加強院系教學檔案建設來規范高職學院教學管理
教學檔案是教學活動和教學管理中直接形成,并具備保存價值文本(或電子)資料、圖表、聲像和實物等歷史記錄。完好教學檔案可為教學實踐、教學研究、教學管理及其經驗總結提供重要的參考資料,同時也是高校教學工作水平評價和教學質量評估的第一手憑證。
1.強化各教學院部教學檔案的歸檔范圍
各教學院部在教學工作中自然形成的材料,能反映本院部教學工作任務、范圍的材料,對今后有利用價值的教學材料均需將原件(定稿)整理歸檔保管。歸檔的教學文件材料,必須反映教學管理、教學實踐活動的全過程,保證完整、系統、準確。歸檔的教學文件遵守其自然形成規律,保持有機聯系,符合教學管理和教學實踐活動的成套性特點。上級有關教學的文件原則上與本校教學文件分開組卷。教學檔案是教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實行“三納入、四同步”管理。“三納入”即納入教學工作計劃、規劃,納入教學管理制度,納入各級管理人員崗位責任,作為考核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的標準之一。“四同步”即下達教學任務與提出教學材料的歸檔要求同步;檢查教學工作與檢查教學文件同步;評審、鑒定教學質量、教材、畢業(設計)論文、優秀教學成果與審查、驗收檔案材料同步;畢業派遣、上報評審材料、教師考核晉升與出具歸檔證明同步。
2.加強院系教學檔案立卷程序管理
根據教學文件、材料的形成規律,按保持其有機聯系和便于利用查考的原則進行組卷,相同內容的文件材料視情況組成一卷或多卷。在不影響卷內文件自然形成規律和有機聯系的前提下,同一卷內文件可按永久、長期的順序排列。卷內密不可分的文件材料要按正件在前、附件在后,印章在前、定稿在后,批復在前、請示在后的順序排列。
3.加強宣傳教育,提高認識
學校的教學檔案建設必須常抓不懈,不斷學習、不斷加強、不斷完善。學校領導不僅要對此有高度的認識,學校的教學管理人員和全體教師也要對此有充分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上下一心,才能把教學檔案建設工作變成自己自覺和日常的行為,才能從思想上保證教學檔案建設工作的落實。
4.檔案管理制度創新
實現院(系)教學檔案管理規范化,必須根據《高等學校檔案部門業務建設規范》的要求,逐步改進和完善院(系)教學檔案管理規章制度,使文檔資料的收集整理、分類歸檔、目錄檢索、文件編號、借閱移交、信息傳遞等方面都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只有這樣,才能使檔案管理工作步入規范化的軌道。隨著教學改革和教學評估工作的規范化、科學化,教學檔案也日益復雜,因此,必須使管理制度創新走在實際工作的前面,因為制度指導和約束管理行為。
參考文獻:
[1]劉亞超,楊劍云,劉英.加強教學檔案建設 做好本科教學評估[J].管理觀察,2009,(08):102-106.
[2]陳曉偉.淺談高校教學檔案管理與本科教學水平評估的關系[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8,(04):112-115.
[3]王文鈴,許紅梅.“質量工程”視域下校院兩級管理模式中院級教學檔案的建設與管理[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8,(10):163-165.
[4]楊珂.論高校教學檔案與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材料的關系[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 2007,(23):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