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時期,高職語文教學面臨著新挑戰。其中,培養和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就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本文結合高職語文口語教學實踐,從基礎、心理素質和思維三個方面提出高職語文口語訓練的方法。
[關鍵詞] 高職 語文教學 口語訓練
一、基礎訓練
1.普通話的訓練
高職教育要求學生掌握漢語拼音方案和現代漢語常用字的標準讀音,熟練掌握聲母、韻母、聲調和語流音變知識,約束和規范學生講好普通話。但是,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筆者發現,較多的高職學生語音基礎差,帶有明顯的方言音或個體缺陷。而且這種習慣形成多年,根深蒂固,短期內較難改變。基于此種情況,教師的工作就應著眼于細處、小處。如在公共場所設立“推普”標語牌,教學場所設立“推普”板,各班級設立“推普”角,定期組織普通話測試。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如晨讀、朗讀講演比賽等。
2.課堂訓練
(1)朗讀模仿,穩步過渡
在學生能夠準確發音的基礎上,首先,可通過朗讀訓練,讓學生讀通讀順文章,要求聲音洪亮,斷句準確、停頓自然。這一訓練可安排在早自習時間進行,需多采用能激發學生朗讀興趣的美文,也可以配合普通話訓練教材進行訓練;其次,是讓學生模仿老師或音像材料的示范,體會說話時的節奏、語調、神態、表情等,掌握一定的口頭表達技巧。
(2)嘗試發言,逐漸放手
開始時,可讓學生提前準備說話內容,從簡單的詞語聯綴、回答課堂問題、復述課文內容、情景對話、分組討論到根據既定話題上臺講話等,到后來,可慢慢縮短學生準備的時間,可臨時提出問題,讓學生簡單回答,或臨時提問某話題,讓學生即興發言。其間,要求不可過高,需循序漸進,只要學生能說得流利順暢,有條有理即可。
(3)自由表達,全面提高
這個階段是在前兩個階段的基礎上展開的,此時,學生已經擁有一定的基本表達能力,教師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激發學生“說”的勇氣和興趣。可通過講故事、口頭作文、演講、辯論會、模擬招聘會等形式,多給學生提供練習的機會,讓學生自由發揮,自由表達。教師可要求學生盡量做到言之有物、重點突出,且言之有理、表達得體。
3.日常訓練
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僅憑課內有限的時間是不夠的,還須把它延伸到課外。教師需提醒學生在收聽收看電影電視劇、專題報告、國內外新聞時,潛心揣摩視聽媒體中各類精彩對話,體會優秀主持人說話的技巧,學習在不同場合面對不同對象,符合社交禮儀地調整說話內容和說話方式。當然,還不僅是語言組織方面,面部表情、姿態、聲調對說話人表達意思也有一定作用。應學習利用手勢、語氣、動作、修辭等方法,利用說明、證據或趣聞軼事來豐富和解釋觀點。長此以往,說話習慣自然形成后,學生就會享受到“脫口而出”的樂趣。
二、心理素質訓練
1.自我暗示法
自我暗示對人的心理作用很大,有時甚至會創造奇跡。學生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自我心理暗示,例如,在應聘時,你可以對自己說:“不是我一個人覺得緊張,這沒什么了不起”。用來調節心理,寬慰自己。適當用積極的自我暗示的方法,能使自己產生勇氣,產生自信,爭取意想不到的效果。
2.“目中無人”法
把注意力集中到想說的內容上,盡量忽視對手或聽者的存在,注意不要受到消極的環境暗示,言語暗示和他人的行為暗示,要認為“我是最優秀的”,在心理上讓自己強大起來,以消除緊張、恐懼的心理,久而久之就敢大膽自信地說話了。
3.“移情體驗”法
把自己想象成某個優秀的主持人或是自己敬佩的某位老師,站在他們談話能力的高度上進行會話,調整大腦中紊亂的思緒,組織語言邏輯。二戰前,蘇聯一位天才的演員畢甫佐夫,平時老是口吃,但是當他演出時卻能克服這個缺陷。所用的辦法就是利用積極的移情體驗法,暗示自己在舞臺上講話和做動作的不是他,而完全是另一個人——劇中的角色,這個人是不口吃的。
三、思維能力訓練
1.發散思維
發散性思維是一種推測、發散、想象和創造的思維過程。發散性思維強調,通過聯想和遷移對同一個問題形成盡可能多的答案并尋找多種正確途徑。在語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展示其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機會,幫助他們開闊思路,豐富想象,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改善學習策略,提高學習質量。
2.聚斂思維
聚斂思維是創造性思維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從已知條件和一定的目的出發,尋求某個確定答案的思維過程。它是一種求同的思考方式,是從一個問題的眾多答案中確定一個最佳答案的思維過程。對學生進行口語聚斂思維訓練,就是訓練學生面臨四通八達的交叉路口,要設法找到一條通向目的地的最佳途徑。
3.類比思維
是根據兩個或兩類事物、現象在某些屬性上的相同或相似,從而推知它們在其他屬性上的相同或相似的一種思維方式。類比的基礎是事物間存在的相似性。教師應鼓勵學生運用類比在自己的知識范圍內尋找論據。成功地運用類比,說話的思路會顯得靈活、流暢,所謂出口成章,其實就是思維的靈活和流暢。
總之,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是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的技術應用人才。良好的口語有利于學生的人際交流和就業,作為高職語文教師,我們應該將語文口語訓練作為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環節來抓,積極思考,不斷創新,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劉伯奎.青年口才訓練系統.河南人民出版社.
[2]劉振彪.語文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職業技術教育研究,2005,(9).
[3]陳貴梅.語交際教學改革初探.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