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針對目前我國田徑運動發展的現狀,本文通過文獻探討法、邏輯分析法等方法,對我國田徑運動提出了“科技興體”、發揮傳統優勢項目等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建議。
[關鍵詞] 田徑運動 可持續發展 科技力量
一、前言
縱觀歷屆奧運會的金牌榜,我們可以看到在國家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廣大體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我國的體育事業正在快速、蓬勃、向上的發展。但是,細數金牌榜的情況,我們卻不難看到,目前,我國獲取的金牌依然集中在一些傳統優勢項目上,像跳水、體操、乒乓球、羽毛球等項目。而作為金牌數目最多的田徑,我們卻始終處在落后狀態,在奧運會上取得金牌可謂是鳳毛麟角,甚至在一些項目上能進入決賽,進入前八都可謂是鮮無僅有。在08年北京奧運會上中國田徑在金牌榜上顆粒無收,這讓金牌榜總數高居榜首的中國體育代表團稍顯尷尬。因此,要想提高我國田徑運動的競技水平,縮小我國田徑運動水平與世界田徑運動水平的差距,我國未來田徑運動的發展必須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二、實施“科技興體”戰略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一口號體現了科學技術在當今時代的重要性。21世紀更是一個科技高速發展,廣泛應用的時代,我們不僅要把先進的科學技術應用于國家發展,我們也要把現代化的科學技術應用于體育事業的發展和田徑運動的發展中來,把“科技興體”戰略著重落實到“科技興田”上去。從國外情況來看,現代科學技術已經廣泛地運用到了運動員訓練過程的各個方面。他們利用現代化的科技手段記錄下運動員在訓練過程的方方面面,然后反復的觀看,比較,根據人體生理結構、生物科學技術特征,心理等多方面因素去進行分析、研究、調整和改變訓練方法和手段,使運動員的訓練更加科學化、合理化。同時,通過醫療監督和保健,科學地對運動員進行監控,避免運動員受到損傷,延長運動員的運動壽命。
目前,我們國家在田徑運動訓練方面雖然也投入了一部分的新型體育運動設備,加入了優秀的科研人員因素。但是,對于我們比較落后的田徑運動,投入的力度還嫌不夠。我們國家和政府等一些職能管理部門應該加大對田徑運動方面的投入力度,投入更多的資金,購買更多的、新型的、有利于運動員訓練的新型設備。同時,在選材、訓練、比賽、醫療保健等方面引進更多的科研人員,有效地利用科研工作者的優秀論文和學術著作,把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理論應用于實踐,達到理論與實踐的統一結合。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運動醫學和運動生理學的創立和發展,訓練方法和手段也得到了相應的改進。運動生理學研制和開發了新的訓練理論和手段,例如提高心臟射血功能和肌肉乳酸系統功能能力的“間歇訓練”;運動營養學的研究改變了運動員的飲食特點,開始注重飲食平衡,注意微量元素、維生素、甚至水和電解質的平衡,這無疑對運動成績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我們相信,依靠科技的力量,科、訓有機結合,我國的田徑運動一定會有所突破,有所作為,我們一定能把我國的田徑運動水平趕上來。
三、找準突破口,發揮傳統優勢項目
世界田徑強國之所以能在世界田壇發展進程中確立自己的領先地位,關鍵原因之一是具有各自的優勢項目。如美國在男子短跑、接力、跳躍、短投和全能項目上優勢顯著,前蘇聯、德國在競走和長投項目上具有較強的實力,英國在中跑、芬蘭在長跑和標槍、肯尼亞和埃塞俄比亞等非洲國家在3000m障礙和長距離跑上具有相當的競爭實力。正是由于在這些項目上常勝不衰,這些國家奠定和保持了他們在國際田壇的領先地位。非洲國家中長跑項目的崛起更是啟示我們:發展中國家必須根據自身的人力資源、地理環境、經濟實力,大力發展適合國情的田徑運動優勢項目。
從我們國家田徑發展歷程分析,我國在競走、中長跑、馬拉松、跳高、跨欄、鉛球等項目在世界上都曾經取得過令人矚目的成績。例如,女子競走運動員陳躍玲在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上取得了女子10公里競走的金牌,還有朱建華三破世界跳高紀錄,王軍霞、曲云霞、黃志紅、劉翔、邢慧娜等一批優秀運動員也屢次在奧運會及世界大賽上都取得過驕人的成績。這說明我國在這些項目上還是有一定的優勢的,還是有可挖掘的潛力的。但是,對于我國短距離等項目,短時間內要有所作為,這一目標很難達到,因此,這就要求我們國家在那些傳統優勢項目上加大科研、資金等方面的投資力度,采取一定的措施,找準突破口,盡快地把我們那些傳統優勢項目的優勢找回來,力爭在未來我國田徑運動的發展中使我國的田徑運動發展有突飛猛進的進步。
四、提高教練員的訓練水平和綜合能力
我們知道,運動員要想取得好的成績,除了個人的努力以外,教練員的訓練水平和綜合能力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根據北京體育大學一位碩士研究生對我國10個優勢項目81位優秀教練員成長過程的調查分析,優秀教練員成材一般需要22~24年,其中包括10年左右的運動員經歷。從開始執教到成為優秀教練員,一般要經歷適應準備期、適應發展期、創造提高期和穩定發展期等4個階段,約12~14年。影響優秀教練員成材最主要的主觀因素有5項:具有明確的奮斗目標;勤奮工作;勇于創新;訓練與科研相結合;注意學習他人先進的方法。調查對我們有如下啟示:要重視對教練員成材規律的研究并按規律來培養教練員;要加強對教練員用心、敬業精神以及職業道德的培養。
目前,相對發達國家的教練員來看,我們國家教練員的水平還比較低,訓練主要依靠經驗為主,自身的科學文化素質和綜合能力還有待提高,科學訓練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針對這種現象,首先,我們國家應該加強教練員科學文化素質的學習和各種業務能力培訓,提供一些進行專業學習和業務培訓的機會,提高教練員的科學文化素質和綜合能力,把科學和訓練經驗有機結合起來,提高運動訓練實踐的科學化水平,促進運動水平迅速提高。其次,我們國家還應該加大教練員國際間的交流,多和一些田徑發達國家教練員進行國際往來。我們可以派出一些有潛力,有經驗的教練員出國學習、深造,同時,我們也可以引進一些國外的著名教練員來我國進行指導、傳教,使我們國家的教練員有機會獲得新的信息、知識、經驗和科學的訓練方法,不斷地提高我們國家的教練員水平。最后,要求我們教練員在已有的好的訓練經驗上,利用學到的新的理論、知識,敢于突破、創新、大膽地把科學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有自己獨到的訓練理論、體系、方法和手段,使訓練方法更加科學、得當,能夠很好地挖掘運動員的潛力,使運動員的潛力發揮到極致,使訓練效果更加明顯。
五、科學的選材
田徑運動屬于體能主導類運動項目,是速度、力量、耐力、靈敏、協調和意志力等基本身體素質的綜合體現,被稱為“體育運動之母”。現代世界田徑運動水平已越來越接近人類運動的極限。如今我們想要接近或突破這種運動極限,科學的選材是至關重要的。目前,由于選材工作充分利用了最新、最前沿的現代科學技術,使選材的成功率大大提高,為運動員的成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我們要利用最新、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從運動員的生理、心理,智力和身體基本素質等多方面去分析、研究,科學地選取那些具有運動天賦和潛力的人才,進行科學的訓練,才有可能提高他們的運動成績,提高我們國家的田徑運動水平,縮小甚至趕超世界田徑運動水平。但是,這是一個長遠的計劃,在未來田徑運動的發展中,我們國家要想在田徑項目上取得好的成績,趕世界體育強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要從孩子抓起,利用科技的手段選取一些有潛力可挖的優秀苗子,為我國的田徑運動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但是,我國要想在短時間內使我國的田徑運動有所突破,我們就要從實際出發,審時度勢,從現有的優秀運動員中選取那些成績比較好、比較穩定、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好的、短時間內有潛力可挖的運動員作為重點發展對象,注重他們的訓練恢復,加強運動員自我保護意識,科學地實施監控,減少不必要的運動損傷,這樣,我們的運動員才有可能在相對比較短的時間內創造出好的成績,使我國田徑運動在較短的時間內有所突破。
六、小結
總之,要想把我國的田徑運動水平盡快搞上去,我們必須依靠科技的力量,把科技進步、科研創新等科研成果合理地運用到田徑運動的選材、訓練、比賽等各個方面中去,實現科、訓一體化,科、訓有機結合。同時,提高教練員的訓練水平和綜合能力,保持和發揮自己的優勢,做到揚長避短,才能真正使我們的田徑運動水平可持續地發展。
參考文獻:
[1]賈寧,孫漢超.21世紀初期中國競技體育發展目標與發展對策[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1,(6):124.
[2]王君俠,王志莉.從27屆奧運會田徑比賽談我國田徑運動現狀與對策[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1,(1):60264.
[3]羅超毅.對我國田徑運動改革與發展的戰略思考[J].田徑,2003,(5).
[4]張軍波,宋鐵軍.我國競技田徑運動可持續發展的十大對策[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2).
[5]龔德貴,李艷翎,張坦,等.競技體育發展現狀與可持續發展[J].體育與科學,2002,(2).
[6]馮勇樹,論世界田徑運動形式與我國田徑運動對策[J].中國體育教練員,1997,(3).
[7]田麥久,武福全.運動訓練科學化探索[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