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職非英語專業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要實現這一教學目標,對高職英語口語教學進行研究就非常重要。根據這一目標,筆者對部分新生進行了英語口語學習情況問卷調查,并進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議,以更好地幫助高職學生提高他們的語言應用能力。
[關鍵詞] 高職 非英語專業 英語口語教學 學生
一、引言
在我國高等教育新的發展形式下,為了深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為了滿足國家和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要,筆者所在學院外語系課題組申報了《高職高專口語教學研究》這個院級課題,準備對一些班級進行口語教學試點,對口語教學進行研究。
為了使口語教學能確有成效地進行,筆者對2009級部分新生班進行了問卷調查,收集了口語方面的信息,以便對口語教學進行研究。
二、調查情況
筆者對所任教的2009級建筑裝飾1、2班進行了英語口語方面的問卷調查,有效問卷調查69份,部分調查情況如下:
三、調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
1.高職學生有學習和提高英語口語的愿望。表1選取了問卷調查的一部分。從表中可以看出,68.1%的同學認為,在英語學習中“說”是最重要;56.5%的同學認為,“說”這個技能最能體現他們的英語水平;78.2%的同學對英語口語有興趣,其中39.1%的同學對英語口語興趣很大。通過數據可以看出,學生自身已經意識到口語的重要性,而且愿意提高口語。
2.教學目標的設置以及教學評估體系有待改進。表2選取了問卷調查的2個小題。從表2可以看出,87%的同學平時不練口語;91.3%的同學對自己的口語不滿意,其中,50.7%的同學自己的口語極不滿意。
高職英語教學迫于等級考試的壓力和傳統教學的習慣,偏重語法、詞匯、翻譯,輕視口語教學。全院非英語專業除了個別班級開設了口語課以外,其余全院都未開設英語口語課。而為師生共同接受的等級考試不包含口語測試,每期的期末考試也沒有口語測試。這牽涉到教學目標的設置和教學評估體系的問題。
3.提高高職學生英語口語的艱巨性。表3選取了問卷調查的2個小題。從表3可以看出,高考英語成績不及格率占80.3%,其中低于65分以下的占53.6 %,最低分24分;會說幾句話的占62.3%。高職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薄弱,及格率很低,對英語聽不懂,讀不出,更談不上進行口語交流。多數同學來自鄉村,他們的發音方言重,語音不準,語調生硬,他們目前還處在“啞巴”英語階段。因此,要成功地進行口語教學極其艱巨。怎樣進行口語教學,怎樣才能提高他們的口語水平,怎樣才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是擺在我們一線教師面前的一個重大難題。
四、思考與對策
1.重新進行教學目標的設置以及改進教學評估體系。要想口語教學真正得以提高,落實到實處,那么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就必須要進行重新設置,把口語納入教學文件中,還應有相應的考核方式。
2.更新教師教學理念。高職英語口語教學改革不僅僅只是教學過程的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法的變化,更是教學理念的變革;不僅僅只是英語教師更新教學理念,更是各科教師共同對口語教學有全新的認識,需要各學科的積極配合。讓全體教師都認同英語口語在現代生活中的重要性,明白它是一種大學生必備的技能。
3.建立創新教學模式。江澤民同志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英語課堂上,教師要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才能彌補教材的缺陷,豐富英語課堂,努力改變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不拘泥于有限的課本內容,時刻給英語課堂注入新的生命力,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教學,運用多重教學手段和策略,使課堂始終處于良好的互動狀態中。
4.培養學生的主動意識,重構學習觀念。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喚醒學生的自我學習的意識,才能讓學生真正地投入到學習中去。英語作為一種跨文化交際工具,它的教學效果更多地體現在培養的畢業生能否熟練運用英語。口語作為英語應用的窗口,它能否成功,更多地取決于學生的主動參與程度。因此,在口語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學習主動意識的培養,幫助他們重構主動學習的新觀念。
5.設計出適合高職英語口語課堂活動的原則
(1)循序漸進原則。針對高職高專學生的具體情況,在教學中從準備階段開始,逐步過度到基礎階段,最后進入到中級階段,循序漸進提高學生的口語。
(2)趣味性和相關性原則。即要求課題活動多樣化,具有啟發性,趣味性,貼近大學生生活以便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開口說英語的興趣和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
(3)創新性原則。在課題活動中滲透創新性原則,使課題活動的安排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使學生善于思考,大膽設想,敢于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
(4)記分原則。進行記分,以激勵學生主動參與活動。成績計量上,要科學合理地量化學生的平時交際表現。
五、評價反饋
學生們已經明白英語口語的重要性,能做到大聲地充滿熱情地朗讀單詞、課文、優美的句子,進行對話練習,積極主動地上講臺進行口語演示;聽力也得以提高,對教師的教學指令能做出較快的反應,能和教師進行簡單對話,上起課來有節奏感;帶動了中等生的口語學習的積極性,進一步培養學生們對英語學習的熱情。
六、結束語
筆者認為,任何一種新的探索都有難度,但是通過教師的潛心研究和艱辛勞動,改革最終會取得相應的成效的。
參考文獻:
[1]呂建英.大學英語口語課堂活動設計.考試周刊,2008,(5).
[2]李叢梅,趙凜.當前高職院校英語口語教學的困境與對策.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7).
[3]李典芝.高職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4]王一普.大學英語教改中的問題與思考.外研之聲,2007,(3).
本文系瀘州職業技術學院院級教改項目“高職高專英語口語教學研究/JG-200812”的部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