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本任務,也是學校體育教育的任務之一。對體育教學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原則和方法進行總結和分析,旨在為學校體育教學改革和體育教師更加合理的組織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 體育教學 品德教育 方法
學校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能夠增強學生體質和健康水平,而且對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也有著重要作用。體育教學是學校體育的關鍵環節,如何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采用合理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對我們能否培養出德才兼備的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一、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內容
在學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應包含以下內容:(1)教育學生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社會主義體育事業;(2)進行熱愛生命珍惜健康的教育;(3)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愛國主義和實事求是高尚風格的教育;(4)對學生進行艱苦奮斗,吃苦耐勞,頑強拼搏精神的教育:(5)加強學生組織紀律性和團結友愛,助人為樂良好作風的教育;(6)對學生進行體育道德風尚,遵紀守法,敢于拼搏的教育。
二、體育教學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應堅持的原則
1.思想品德教育要貫穿于體育教學的全過程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校教育要有長遠的計劃,將思想品德教育始終貫穿于體育教學的全過程,要求體育教學的各個環節緊密相連,使學生在身體素質得到提高的同時,心理素質等方面也逐步趨于成熱。
2.思想品德教育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區別對待
體育教學是通過教師與學生在一定的教學形式下開展的教與學的共同活動,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必須注意面向全體學生。因為每個大學擴招以后,學生之間的思想認識、教育程度各不相同,有的班級還存在男女生混合上課的情況。所以體育教師應在教學中把班級小組教學和個別教學配合起來運用,力求做到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又做到從實際出發,因材施教,區別對待。
3.思想品德教育要堅持啟發誘導原則
學生在完成動作技術時,是技術上的問題要指出不足;是思想上的問題要耐心說服;是心理上的問題要啟發誘導,幫助找出消除障礙的方法。思想品德教育的過程中要將嚴格要求、啟發誘導和耐心說服很好地結合,既要防止簡單粗暴,也要防止放任自流。
4.思想品德教育要堅持“獎懲”相結合原則
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每一點進步,及時的給以口頭表揚,并且加以引導和強化,但是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反面因素,要及時恰當的給予阻止。批評要從幫助和愛護的原則出發,不以教訓、訓斥的口氣對待學生,力求做到實事求是、恰如其分。
5.堅持說服教育、以理服人原則
思想品德教育必須與學生的管理工作相結合。說理要從體育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出發,脫離實際的抽象說教是大學生十分厭煩的,也不能滿足大學生的要求。關鍵是要使他們認識到良好行為習慣的社會意義,產生自覺培養的意向。
三、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途徑和方法
1.注重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我國具有悠久的體育發展史,古代勞動人民創造了燦爛的體育義化,鑄成了中華民族輝煌燦爛的體育發展史。新中國成立以后,體育成為國家建設的組成部分,有計劃、有步驟地蓬勃發展,各個競技項目都在向世界頂峰發起猛烈的沖擊,使我國在各種國際大賽中日益顯示出中國這一東方巨人的崛起,他們不僅在國際比賽中創造了優異成績,而且表現出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新的體育道德風尚。教師要抓住時機,運用這方面的教育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增強學生的民族責任感,堅定民族自信心。
2.利用體育教學的特點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學校體育教學從內容到形式,從方法到要求都具有高度的集體性。無論教師安排學生參加哪一項教學比賽,都面臨一個為集體爭取榮譽的問題。這時要向學生強調集體配合的重要性,不失時機地進行集體觀念和集體主義教育,使學生明白,一個沒有集體觀念的隊伍,很難體現出戰術意圖,很難在比賽中取勝對方;作為集體中的一員,無論他在教學競賽中充當什么角色,集體榮譽就是自己的榮譽。教師要緊緊抓住這一點,培養學生熱愛集體的情感。
3.結合教材,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對學生進行意志品德教育,可以結合教材內容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來激發學生練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苦中找到樂趣,從而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如跳馬可以培養學生勇敢、果斷的優良品質,中長跑可以培養學生堅毅的恒心、肯于吃苦耐勞的精神等等。教學中教師應很好地結合這些教材的特點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當學生完成任務時,教師不僅要及時總結學生完成技術動作的情況,更要讓學生回味經過一番辛苦而取得勝利的喜悅,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毅力,不畏艱難的勇氣,勇于拼搏的精神。
4.通過自覺遵守課堂規范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體育教學中的教學規范和規章制度是體育教學內容的貫徹和教學安全的保證,沒有制度的保證,體育教學的后果不堪設想。教師必須嚴格執法,這樣才能對學生行為進行控制、才能有利于貫徹教學內容,同時強化學生的紀律性,強化一切行動聽指揮的集體主義精神。使學生認識到一個沒有紀律性、違法犯紀的人將會受到社會的排斥和懲罰。
5.充分利用體育教學中的考評、競賽結果等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21世紀是一個競爭的世紀。正好與體育比賽的特點相吻合,競爭的結果肯定有輸贏,而勝利是人人向往的,失敗也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所以在每次考、評、競賽過后,在幫助學生分析失敗原因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讓學生明白“失敗是成功之母”,只要知道失利的原因,經過拼搏,勝利也會屬于自己的。從而塑造他們豁達,開朗的性格、培養他們不甘落后,力爭上游的競爭意識和進取精神。
6.教師要注意通過“身教重于言教”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師的言傳身教是一個關鍵環節。作為教師,不但要愛祖國、愛事業,還要勤奮好學,有扎實深厚的理論基礎、熟練的運動技術、技能,伴以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強烈的敬業精神,以及高尚的思想道德素養,才能達到言傳身教,促使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7.根據個性差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時,要從教育對象的實際出發,因材施教,區別對待,使每個學生依照自身條件得到他可能得到的最佳發展。如對于一部分缺乏責任感、集體觀念不強、不愛惜財物和不愛勞動的學生,教師可有目的地讓他們收發清理體育器材;對于不喜歡上體育課的學生,教師則可以運用生動有趣的游戲來培養其興趣;對于不遵守紀律、愛打罵同學的學生,可對其進行個別幫助教育等。
綜上所述,體育教學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學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其效果也是其它教育不可替代的。體育教師要根據本學科的教學特點,采用適當的方法和手段,與學生的體育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從而達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白震等.關于高校體育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3):377-379.
[2]盧寶祥.談談當前因材施教的幾個誤點及對策[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1997,(2).
[3]畢秀淑等.體育鍛煉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中國體育科技,2003,(3):30-31.
[4]常海林.論體育的素質教育[J].體育文史,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