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從高職高專辦學定位出發,結合我校經管學院相關專業數學課程的設置情況以及專業課程對數學的需求現狀,對我校經管類數學課程進行了整合,提出了新的教學模式,給出了數學課的教學內容與組織結構,這種模式主要體現在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思想的數學教學,數學能夠應用于實際的能力培養。
[關鍵詞] 數學課程 課程整合 構建
一、引言
高職高專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學校,人才的培養必須以人的職業素質、職業能力為培養目標,實現以知識體系為主的教學模式到以能力體系為主的教學模式的轉變。數學課程是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數學教育應有別于普通高校,不應過多強調其邏輯的嚴密性、思維的嚴謹性,而應將其作為專業課程的基礎,強調其應用性,因此必須以專業需求出發將高等數學、工程數學進行整合,構建“基礎模塊——應用模塊”的全新教學模式。
二、經管類數學課程的設置情況及現狀
經管類的數學課程主要包括《微積分》、《線性代數與線性規劃》、《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在我校完成這些內容的教學時數不足90學時,如何遵循“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的教學原則,強調掌握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運算,注重理論知識的應用,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依托專業設置,從專業主干課程、核心課程切入(以會計專業為例)
1.會計專業課程設置
2.專業主干課程、專業核心課程涉及的相關數學知識
四、課程整合和教學內容設計
1.課程整合
將數學課程《微積分》、《線性代數與線性規劃》、《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以及數學軟件及其應用整合為《經濟應用數學》。旨在遵循基礎課理論知識以必需夠用為度的教學原則,不過分追求理論上的嚴密性,盡可能顯示直觀性與應用性,適度保持數學自身的系統性與邏輯性,恰當把握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
2.教學內容設計
教學內容設計充分考慮了高職高專學生的特點,符合學生的認知結構,注重以實例引入概念,并最終回到數學應用的思想,注重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原理和方法消化吸收經濟概念、經濟原理的能力和消化吸收專業知識的能力,注重與實際應用聯系較多的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訓練,不追求過分復雜的計算和變換。教學內容分為兩大模塊,基礎模塊:微積分;應用模塊一:線性代數與線性規劃,應用模塊二: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教學內容的設計體現了經管類數學課程改革的新思路,兼顧了對學生理論和實踐的能力的培養,并且緩解了課時少與教學內容多的矛盾。
五、《經濟應用數學》教學內容的探討
通過課程整合,按新的教學內容設計,2009年6月,筆者主編的《經濟應用數學》已由云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教材的編寫力求體現數學課程改革的新思路,將經濟問題轉化為數學模型的思想貫穿各章,淡化數學理論的推導證明。以第一章函數與極限的內容為例:函數仍然為經濟應用數學的主要對象,用通俗的語言講清楚函數的本質,用幾何問題、經濟問題,培養學生建立函數關系式的能力,復習基本初等函數、復合函數,得出初等函數的概念,著重介紹常見的經濟函數;極限概念以經濟實例連續復利引入,通過求極限的一個實例,給出函數連續概念以及求連續區間上函數極限的方法,利用極限概念得出無窮小、無窮大的概念,無窮小的性質,通過極限四則運算、兩個重要極限的學習,系統歸納求極限的方法,即觀察法、公式法、代入法。這一章的內容編寫改革力度最大,也最具深入探究。
六、結語
高等職業教育的教改與課改已進行多年,在一大批高職教育專家的努力下,已逐步形成成熟的理論和具有指導意義的案例。如今,高職系列的數學教材已是琳瑯滿目,很大部分僅僅是在原有教材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專業方面的案例,畢竟數學課程屬于經典理論,哪怕進行一個內容、一個章節的改革都是不容易的,教改與課改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侯風波.經濟數學基礎.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吳贛昌.微積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3]吳贛昌.線性代數與概率統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