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兒子不敢坐封閉式的電梯,這是怎么回事啊?
我兒子今年3歲,在1歲半左右我帶他出去玩,他就不敢坐封閉式的電梯,如果我哄著他進去的話,他會緊緊地抱著我,我能感覺到他特別地害怕。我以為大一點會好些,可到現在還是特別害怕。
在他很小的時候他每次去醫院打疫苗都坐電梯的,是不是那時有什么讓他恐懼的事情呢,我應該怎么幫他克服呢?
A:想必寶寶在很小的時候害怕坐電梯時,您就非常焦慮吧?當時是不是會經常當著寶寶的面,揭他的“傷疤”?其實,身為家長,如果越在意、焦慮發生在寶寶身上的一些“問題”,反而會適得其反,更加強化他的行為。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有時候就會莫名其妙地害怕某個事物,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平和地面對就好了。如果他害怕,就不要強迫他去接受,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他就會知道其實電梯沒有什么可怕的。
Q:寶寶為什么總是不回答我的問題?
寶寶快2歲7個月,之前我還覺得她挺好的,愛說,愛動,但是現在看來說話僅限于她喜歡的話題,重復的多,互動的少。平時她喜歡自己玩,我不理她,她一樣可以自己亂翻書,玩積木。但是她總是對我的問題愛搭不理,想回答就回答,不想回答就不理,我該怎么樣改變這種現狀呢?
A:在問寶寶問題的時候,她通常都在做什么呢?也許是她正沉浸在自己的游戲世界里,過于專注,所以就“忽略”了你的問題;也有可能是她對你提的問題一點興趣都沒有,亦或她當時的情緒不好……這不是什么大的問題。如果想要寶寶和你有更多的互動,建議你多參與到她的游戲中,作為她的玩伴,多玩出一些花樣來,在游戲中自然會有很多交流的機會。另外,提問時的方式也很關鍵,最好蹲下身來。看著她的眼睛說。
Q:關于孩子的謙讓
石頭現在2歲5個月了,昨天跟小朋友一起玩,石頭的小三輪車小朋友特喜歡玩,而且坐上去不下來了。石頭也特別想玩,但是他卻說“沒事,妞妞跟我是好朋友,讓她玩吧。”然后就玩其他的了。可是,一會兒,兩個小朋友不小心撞到了一起,妞妞沒哭,石頭卻哭了,邊哭還邊說“我想玩小車,我想玩小車。”還說“妞妞不是我的好朋友了。”可見他對剛才的事情還是挺在意的,心里還是挺糾結的。碰到這種情況。家長該怎么處理,如何去疏導孩子呢?
A:不知石頭媽平時是如何引導石頭和其他寶寶分享自己的所有物的,是不是什么東西都可以和小朋友分享?包括自己最心愛的東西?如果是那樣的話,石頭雖然表面會滿足父母的意愿,做個慷慨的乖孩子,可是實際上心有不甘,就像這次一樣。相撞后的哭只是個導火索,他自己還是更想玩的。如果是他心愛的東西,就不要強求他與別人分享。遇到這樣的情況,可以將他抱在懷里共情,表示你理解他的感受。孩子之間所謂的矛盾沒有成人想象的嚴重,很快他們就又會玩在一起了。
Q:為什么孩子生病好后特別鬧?
小兒3歲半。上周孩子感冒發燒,在幼兒園請了一星期的假,這周病好了,感覺小孩特別地黏媽媽并且平時一些很小的事情都要生氣。以前生病好后也有類似的情況,但沒有這次那么明顯。為什么會這樣?
A:通常孩子在生病之后,性情上都會有一點變化。那是因為,在病中,很多事情他控制不了,就會非常不安和焦慮,此時他就會表現得更為依賴媽媽,平時能夠“忍受”的事情,現在也忍不下去了。像大吵大鬧,特別黏人等,都是他在發泄負面情緒。當負面情緒有了出口,流走之后。他的情緒就會好轉。這不是什么大問題,只要媽媽能夠理解他的處境,在共情的基礎上允許他發泄,過一段時間就會好了。既然他不愛聽大道理,就不要講了,想必這些話他聽得太多,在這個非常時期起不到什么作用,反而會讓他產生更多厭煩情緒的。
Q:孩子上興趣班半途而廢怎么辦?
女兒在幼兒園一直在上舞蹈課,每周放學后上一節課,是當初我們和她商量后,她自己選的。最初挺高興的,每天很興奮。最近,幼兒園舞蹈課要舉行匯報演出了,她說什么也不去了。我們全家觀察了好幾天,問她她不說,后來她告訴爸爸說她不喜歡老師,老師也不喜歡她,老師經常說她,讓她好好上課。該如何對待和處理這個問題?
A:寶寶之所以不想去參加匯報演出排練,很大程度上跟老師有關系。她對老師有很深的“成見”,所以產生了抵觸的情緒。我們成人都會盡量躲避自己不想見的人,寶寶有這樣的想法也是正常的。再加上寶寶比較敏感,老師的批評和差別對待讓她產生了強烈的挫敗感,所以就更不想去上課了。建議家長和老師好好溝通一下,老師如果能在課堂上多鼓勵她、關注她。相信寶寶就會重拾自信的。當寶寶出現上述抵觸情緒時,希望家長能夠理解她,和她共情,不要一味地催促她去上課,這樣只會讓她更加焦慮和不安。等到和老師溝通好了,再去上課,效果會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