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王阿姨感覺身體酸痛,尤其是左邊的胳膊,一到陰雨天氣就痛得要命,連東西都提不起來。后來王阿姨找到一位老專家看病,開了幾副湯劑之后,王阿姨問起適合自己的調理方式,老專家根據王阿姨的情況,建議她拔罐。
到器械店買一個火罐,將薄紙卷成紙卷,或裁成薄紙條,投入罐里,將火罐迅速叩在選定的部位上。不論使用紙卷和紙條,都必須高出罐口一寸多,等到燃燒一寸左右后,紙卷和紙條都能斜立罐里一邊,火焰不會燒著皮膚。初學投火法,還可在被拔地方,放一層濕紙,或涂點水,可以保護皮膚。王阿姨連續試了幾次,感覺效果確實不錯,原本身上酸痛的感覺消失了一大半,胳膊也比以前好多了。
王阿姨渾身痛是因為寒濕太重了。連綿的陰雨天氣或者住的地方潮濕,或者本身容易犯困、頭昏重、舌苔厚厚的,屬于“寒濕”體質的,都適合拔罐。王阿姨的胳膊痛,那么就在胳膊上拔罐,有的時候背痛了,就在背上拔罐,哪里不舒服就拔哪里。用王阿姨的話說,這是“傻瓜相機”一樣的“傻瓜”拔罐法,不用動很多腦子就可以輕松搞定。
看著自己的身體情況一天比一天好,王阿姨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也就更有了“研究”拔罐的興趣。通過向內行咨詢,王阿姨還學到了“循經走罐”這一招。循經走罐其實也不難,就是在經絡的巡行路線上拔罐的意思。大家都知道,人身上有經絡,有穴位。穴位就象各個收費站,而經絡就象連接各個收費站的公路。循經走罐能改善經絡的功能,能調整經絡整體功能,當然也就調整了人的功能啦。
王阿姨告訴我們,其實很多經絡的位置她還是記的不太清楚的,不過沒有關系,最常用的就是足太陽膀胱經,也就人的后輩脊柱兩側的位置。其他的她平時不常用,要用的時候就翻一下經絡的圖譜,王阿姨笑著跟我們說這很方便。
“只要經常拔罐,就難免不燙傷”,剛開始學拔罐的時候,王阿姨也被燙過。后來慢慢的多留心,她說:“造成火罐燙傷的主要原因是酒精用的過多,滴在罐內皮膚,燙起一片血泡;火焰燒熱罐口,容易叫罐口烙傷圓圈。留罐時間過長,容易拔起白水泡。前兩種是真正燙傷,后一種不是燙傷。”
要避免燙傷,就必須采取一些措施:
涂水:在拔罐地方,事前先涂些水(冬季涂溫水)。涂水可使局部降溫,保護皮膚,不致燙傷;
火焰朝罐底:酒精棉球火焰,一定要朝向罐底,萬不可燒著罐口,罐口也不要沾上酒精。
知識鏈接:拔罐的適應癥及主要穴位:
[呼吸系統適應癥]
病癥:急性及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肺水腫、肺炎、胸膜炎。
經絡:肺經
主穴:大杼、風門、肺俞、膺窗。
[消化系統適應癥]
病癥:急性及慢性胃炎、胃神經痛、消化不良癥、胃酸過多癥。急性及慢性腸炎。
經絡:督脈,脾經
主穴:肝俞、脾俞、胃俞、隔俞、章門、大腸俞、天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