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一位房地產老總跟我說“房價漲得我們都不好意思,本來以為20000就打住了,沒想到40000。掙錢都掙得不好意思了,顯然是非常春風得意的。這句話也說明幾個問題:第一,房地產商不應該被妖魔化。第二,你們也看到了后面市場的力量比你們大。
曾經有一位房地產老總跟我說房價漲得我們都不好意思,本來以為20000就打住了,沒想到40000。掙錢都掙的不好意思了,顯然是非常春風得意的。這句話也說明幾個問題:第一,房地產商不應該被妖魔化,還是很不好意思的。第二,你們也看到了后面市場的力量比你們大,市場漲你擋不住,市場跌了你也擋不住。市場的力量和市場背后的力量比你大,所以要更多關注市場背后的東西,思考經濟規律。
宏觀經濟的情況基本的一句話是:現在穩定增長。房地產繼續增長,投資繼續增長37%。37%、38%是歷史最高的。從37%跌10個百分點,跌到27%,回到正常增長。就是要它影響GDP;就是不要那兩個百分點;就是要從兩位數增長拉回到8~9%的正常增長,這就是宏觀調控的意義所在。目前,把經濟從一個趨于過熱的水平拉回到相對平穩的水平是積極的、正面的,有利于市場穩定增長,防止出現大的泡沫。因此現在整個政策也好、經濟也好會朝著目前這個趨勢繼續穩定走下去。
關于投資,我們存銀行、買股票、買房產,當然也還有其他投資,但是有兩塊投資值得特別重視:第一,各種壟斷行業。怎么使民營資本個人資本能夠打破壟斷,參與各種投資,包括制造業、服務業。如何形成各種投資基金,能夠使各種民間資本真正作為長期投資資本進去。國內如何創造更多的私人投資的機會是緩解某一個個別市場,包括房地產市場投資壓力過大的舉措。第二,走出去。現在光是讓資本進來,除了自己儲蓄以外,每年i000億美元從國外流入,不光是因為外貿順差,還有大量的資本流入。錢都進來,都換成外匯,政府官方儲備再拿到外面投資去了,也投到美國債券、歐洲債券。能不能更多開放私人對外投資的機會,允許私人藏匯于民、用匯于民,允許私人資本流出,這樣人民幣就會少一點。否則換成人民幣,人民幣興風作浪,央行拿著外匯到國外買那些資產。當然,現在有了走出去的一些政策,但是政策還非常不配套。
地產市場怎么增加供給;怎么在有限的土地上生產出更多房子;怎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一定存在某種制度障礙。現在因為不確定性比較強,大家看不清前面市場是什么情況,也許影響了土地購買。否則的話,這個數量是跟價格走的,價格低了不就賣出去了嗎?是市場不好,跟以前不一樣了,但是價格可以調整,價格調整了數量就可以調整。如何通過價格等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供給多了,價格自然就跌了。除了需求方還有一些制度需要調整,建立市場的內在穩定器外,供給方特別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