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風風雨雨,其實中國房地產行業邊學邊干一直往前走,遇到很多的風波這是最正常不過了,作為有責任的企業,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好的心態去做好自己,是當下所有企業應該正視和面對的,不能等待。中國企業需要蘋果精神,如此才能創造更多被國人、世人喜愛的真正的中國品牌。
現在每一天看數據都是繼續惡劣的,量價齊跌或者繼續往下惡化。我看到的同行更多的是一種迷茫,但我認為關鍵是心態。這次調控,我相信比以往幾次會有更深遠的影響,對企業也是,所以企業不應該像過去十年一樣以那種常規思維去等待,而是應該積極去應對,積極應對調整結構、調整思路、調整自己的產品。十年來星河灣一直堅持的首先是品質,好產品自己會說話。過去的十年里,可能很多企業所走的路都是做強之后做大,而星河灣走了一條孤獨的路——做強之后做精,這樣讓它在整個迷茫的市場之中還是很穩步,每年兩到三個穩步的發展,但前提是必須把品質做得很好,用心創新的理念,堅持十年只做一樣東西就是做好產品。
因為中國的市場很大,好的產品始終是有市場的,當然如果遇到大政策大市場的時候怎么辦?其實每個人都看到星河灣每一年無論多困難的情況下都能創造業界的最好業績,量價都能有一個很好的保障。但是我希望大家看到的是背后,首先是堅持十年對品質大保障,之后是了解當地的市場,如果每一個企業在中國這么大的市場都能夠很用心跟當地的城市的人脈、文脈、地脈有更好結合的話,相信它的產品肯定會受到市場、消費者的歡迎。
經過十年發展,星河灣從原來的都市型的星河灣——廣州星河灣、北京星河灣、上海星河灣,慢慢發展成有資源環境型或者人文資源型的產品出現,在十年基礎上我們已經可以讓它多兩到三條線的細分,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穩步發展,這是中國目前所有企業都應該去思考和面對的問題。
城市化的發展先從大城市一線城市開始,之后是二線城市,一線城市的土地畢竟有限,應該讓它更好地發展商業價值。走二、三線城市是未來房地產很多企業必然要走的路。問題是我們重復過去十年快收割還是把每一寸土地精耕細作好跟這個城市匹配,給這個城市交一份答卷,作為城市的名片和城市未來的發展一起共榮。如果把這個思維轉過來,行為跟上去,我想所有的企業其實都可以交給市場和消費者一個很好的答卷。
十多年風風雨雨,其實中國房地產行業邊學邊干一直往前走,遇到很多的風波這是最正常不過了,作為有責任的企業,如何在逆境中有好的心態去面對,去做好自己,是當下所有企業應該正視和面對的,不能等待。中國企業需要蘋果精神,如此才能創造更多被國人、世人喜愛的真正的中國品牌。十年來,無論市場怎么變化,世界經濟的冬天都會有的,但是我們的心不能有冬天,只要我們有信心、有目標,相信中國企業會獲得更多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