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分享“富二代”之故事之一
故事主角:蔡潔儀
蔡潔儀:1984年生,現任大聯盟(香港)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
我小時候就被父親送到一個普通親戚的家里,不知道父親的事業和他創造了多少財富。
畢業的時候,父親問我,是否想過未來的規劃,到底想要做一份怎樣的工作。我對父親說小時候的夢想就是建立一個服裝品牌。父親說做品牌不是那么簡單,但可以試一下。于是父親就給了一筆不是特別多的資金,可是那一筆錢根本不夠,我就想如何可以使這筆錢變多,想了很久后我就開始做貿易,目前我還是處于累積資金階段。
開始時面向的市場是歐美。但在2005年后每一年的訂單量減少20%的時候,我就轉到了中東和南非的市場,因此現在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反而比之前要好一些。
我的期望是貿易公司平穩發展,今后成為服裝品牌的基礎或者是后盾,這是我對未來的期望。這是小時候很小的夢想,如果不做的話,永遠是夢想,但現在正在朝著夢想前行。
共同分享“富二代”之故事之二
故事主角:吳翔輝
吳翔輝:1983年生,澳大利亞海歸,現任澳華達集團董事長
我們的家族企業原來主要是做香精香料。金融風暴前,我們就將香精香料以最高的價格賣了。目前經營房地產、水電站、銀行押運、酒店等業務。我負責全面協調和處理公司的業務。“富二代”從父輩繼承來的是父輩創業和拼殺中的精神和斗志,還是僅僅繼承父親資產,決定了他們的發展能否富過三代。如果“富二代”繼承的僅是父親財產,就會富不過三代,如果繼承了父輩開拓市場、奮斗、永不言敗的精神,就可以繼承和傳承,否則我們就不會更快的發展。
自己可以守住這份家業的時候才會去創業,如果連本都無法守住。就不會去創業。我們是踩著別人的肩膀上做事業,絕對比沒有資金快很多,這就是精神的優勢。中國有句老話,叫創業難、守業更難。守業人如果沒有比前一代更努力、更堅韌的意志,就會失敗的。因此“富二代”的抗壓能力、影響力以及承受能力很重要的。如果做好就會富三代。
共同分享“富二代”之故事之三
故事主角:梁爽
梁爽:1981年生,留學英國,回國后創辦北京龍澤天下科技公司Clubv.愛佰會俱樂部
財富不僅僅是物質和精神的財富,還有包括看世界的角度,包括做事的規則、經驗都是上一代留給我們寶貴的財富,如果這些得到傳承和發展,那么金錢也會被傳承和發展。
其實我們和普通的80后沒有太多區別,雖然受的教育和生活環境有所不同,但是所有80后的孩子們的困惑、迷茫、無助在我們身上同樣存在。外界看來“富二代”和普通孩子就是不一樣,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壓力,包括期望,都會讓我們感到不適應。
創業其實是自我實現的一個過程。從英國回來后,在互聯網上跟著國際的行情和模式在國內進行創新。本來是很好的契機,后來發現國內和國外有“三情”不一樣,行情不同;人情不同;國情不同。無論是創業還是打工,要看自己的目的是什么,如果目的是為了得到金錢,打工不是最好的選擇,如果目的是從知識的增長、視野的開拓得到更多的話,打工就是學習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