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春拍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投資者急于知道的是,春拍能否延續2009年秋拍高漲的行情。
雅昌藝術指數顯示,截至2009年秋拍,各板塊指數幾乎創歷史最高,國畫400指數、近現代名家指數、當代中國畫指數、海派書畫指數、京津畫派指數都達到了10年來的最高點。現在是否還是投資藝術品的好時機?
單純從技術層面看,這樣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以近現代名家指數為例,2009年秋拍后達到了最高峰值3824點,相對2008年秋上升67%。如果期待著未來中國藝術品指數繼續保持年60%以上的速度增長,恐怕不太現實。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以平均增長率的速度上漲的可能性是存在的,10年來中國近現代書畫板塊指數平均每年增幅是28%左右。
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在經歷2003年井噴至2005年達到高峰狀況后,2006年、2007年和2008年進入調整期,尤其是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更是陷入深度調整期。2009年秋拍行情突然放晴,增幅顯得比較大。
2010年和2011年指數下調的可能性不大,仍然會繼續保持向上增長的態勢。原因首先是中國藝術品價值還沒有完全釋放出來,其次藝術品的時間價值決定了藝術品價格上漲是一個必然趨勢,最后是真正藝術品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
中國藝術品價值還沒有完全釋放出來,中國國內最貴的藝術品1.6億元人民幣,約2470萬美元,這與2009年全球最貴的拍品4800萬美元相差一大截。
以中國藝術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來看,最貴的作品五年前就已經超過2億多元人民幣,與國外藝術品單件價格動輒幾千萬美元相比,中國藝術品價格仍有很大的空間,甚至可以說,中國藝術品市場跟國外相差多遠,市場的潛力就有多大。當然,由于國內外在價值觀、審美觀、藝術品品種等方面的差異性,直接對照可能不盡合理,但總還可以做一些參考。
藝術品價值的釋放跟經濟的活躍程度有密切關系。20世紀80年代初,朵云軒標價四尺開的一幅齊白石作品在5000元以內。2009年秋拍,其作品每平方尺價格分別是41.79萬元。
藝術品的時間價值屬性決定了其價格會是一個不斷上升的過程。從藝術品屬性來說,價格具有剛性,時間價值明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增值。藝術品的時間長度跟生命的短暫性相比,決定了真正的藝術品在人類心中的價值,并決定了隨著時間流逝,其價值就越大。
好的藝術品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隨著中國富豪的人數擴大,以房子、車子為主體的物質消費得到滿足并無以再升華以后,高檔精神產品的消費則成為必然選擇。
相關研究數據表明,即便在金融危機下中國富豪人群對藝術品的投資熱情仍有增無減。富豪人群的存在是藝術品消費和投資的充分條件。當需求增加,而好的藝術品數量有限的情況下,價格必然會在競爭中攀升。這就是中國藝術品價格指數會往上走的一個重要原因。
既然未來指數上漲是一個趨勢,投資者是要等待還是現在布局?做股票的人都知道,大環境看上去好的時候進入,實際上別人早已經布局好了,那個時候當然也就是風險最大的時候了。應該在指數上升期的時候尋找好投資機會。只要靜下心來想一下,中國藝術品市場只有十幾年的發展時間,這個市場會就此戛然而止嗎?與西方國家藝術品拍賣至少有250年以上的歷史相比,投資者就會得出正確的結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