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中信銀行2009年的年報出爐,同時該行還公布了一季度季報。
年報數據顯示,2009年中信銀行實現了其年初制定的“保利潤、控風險、促發展”的目標。
2009年,中信銀行實現凈利潤137.42億元,同比增長3.21%。此外,撥備覆蓋率提升至162.28%,同比上升13.25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率和不良貸款余額實現“雙降”,其中不良貸款率首次降至1%以下,達到0.90%,為歷史最好水平。
而2010年一季度,該行實現了凈利潤40.8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6.5%,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國際化戰略引人注目
2009年金融危機持續蔓延,中國經濟艱難中緩慢回升。面對艱難時局,中信銀行秉承“效益、質量、規模協調發展”的經營理念,抓住危機中蘊含的機遇,著力調整業務和資產結構,深入推進國際化戰略,經受住了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取得了良好的經營業績。
中信銀行行長陳小憲在總結去年業績時表示,中信銀行在2009年取得了8個“新的進步”。
一是經營業績取得新的進步;二是國際化戰略取得新的進步;三是對公業務取得新的進步;四是零售業務取得新的進步;五是風險控制取得新的進步;六是內控管理取得新的進步;七是分行經營發展取得新的進步;八是科學管理水平取得新的進步。
在上述“進步”之中,2009年,中信銀行在推進國際化戰略方面順利完成對中信國金的收購無疑是最大的亮點。
作為中信銀行國際化的重要一步,2009年中信銀行順利完成了對中信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70.32%股份的收購。對此次收購中信國金,中信銀行副行長曹彤形容為這是“在一個合適的時機,以一個合適的價格,對一個合適的對象的收購”。
中信銀行行長陳小憲表示,收購中信國金是中信銀行國際化戰略取得的歷史性突破,為中信銀行的發展搭建了國際化經營平臺,對增強中信銀行跨境服務能力,擴大市場份額,提升整體競爭優勢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5月10日,中信銀行集團成員中信嘉華銀行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中信銀行國際有限公司(“信銀國際”),標志著中信集團整合境內外商業銀行業務策略的圓滿完成。
中信集團及中信銀行董事長孔丹對此表示,在這個新的發展起點上,中信銀行國際未來將積極發揮作為中信銀行境外市場發展平臺的獨特角色,與母行中信銀行一起努力,共同打造國際領先的中信商業銀行品牌。中信集團也將繼續全力支持中信銀行和中信銀行國際的發展。
此外,2009年以來,中信銀行與BBVA的合作不斷加深,雙方進一步推進了現金管理、國際業務、小企業金融、投資銀行、資金資本市場、私人銀行、汽車金融、培訓等方面的戰略合作。
此外,雙方還簽訂了2009~2011年持續性關聯交易框架協議,在合規前提下推動了雙方業務合作的快速增長。近期中信銀行已發布了擬成立合資汽車金融公司的公告。
“這為中信銀行進一步實施國際化戰略打下了堅實基礎。”陳小憲稱。
首次財務并表順利推進
收購中信國金之后,中信銀行的實力和規模進一步得到了增強。在2009年年報中,中信銀行收購中信國金的成果躍然浮現。
作為財務整合的重要環節,中信銀行集團在2009年年報中首次編制合并報表,并表后的相關財務指標相應發生了積極變化。
“并表后的中信銀行集團在規模實力和盈利能力方面得到進一步增強。”陳小憲表示。
中信銀行2009年年報顯示,截至2009年末,中信銀行與中信國金并表后,集團總資產規模達到17,750.31億元人民幣,比上年末增長34.55%,歸屬于中信銀行股東的凈利潤為143.20億元,比上年增長7.98%。
除在財務指標上做出了貢獻,中信國金已然成為中信銀行集團在中國境外金融業務的旗艦。通過中信國金的整合后,中信銀行集團網點規模也進一步擴大。除擁有境內615家機構網點外,還擁有了中信國金全資控股的中信嘉華銀行海內外的31家網點,包括27家香港分行、2家美國分行、1家澳門分行、1家上海分行。
資產質量持續向好
金融危機以來,為全面提升商業銀行抵御風險的能力,監管部門大幅提高了資本充足率要求。
中信銀行在綜合考慮業務發展、監管要求和股東回報等因素的基礎上,逐步建立完善適應本行戰略發展需要的資本補充長效機制,對資本總量和結構進行動態管理,進一步優化資本結構。
截至2009年末,中信銀行集團資本充足率為10.14%,核心資本充足率為9.17%,維持了較高水平。
盡管今年一季度中信銀行資本充足率和核心資本充足率有所下降,但這一情況有望很快得到改善。據了解,中信銀行資本補充計劃已提上日程。
今年2月5日,該行通過了附屬資本補充計劃,計劃發行不超過250億元的次級債補充附屬資本,目前該方案已獲得銀監會批準。此外,中信銀行行長陳小憲表示,除次債發行計劃外,中信銀行還有一個“股本融資三年規劃”也將按部就班地進行。
另外,中信銀行存貸比較高的問題在一季度通過加大吸存力度得到改善,中信銀行存款在2010年一季度較2009年底上升9%,同時負債下降了約2%。這樣的調整下,雖然貸款穩步增長,但存貸比下降到77%,已接近監管水平,未來會進一步下降。
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中信銀行一季報顯示,一季度中信銀行實現凈利潤達40.8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8.56億元,同比增長26.5%。利息凈收入102.07億元,同比增長41.2%,成本收入比35.73%,比去年全年下降了3.44個百分點,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中信銀行表示,凈利潤同比增長的原因:一是一季度在嚴格控制信貸風險的前提下,信貸規模適度投放,其中收益率較高的一般貸款占比逐步提高,導致生息資產規模的增長和凈息差的回升,凈利息收入同比增長較快;二是大力發展中間業務,手續費收入大幅增長帶動非利息凈收入明顯提高。
截至3月末,中信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85.03億元,同比下降5.06億元,不良貸款率為0.80%,資產質量繼續雙降。撥備覆蓋率達到185.01%,提高了22.73個百分點。
各項存款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各項貸款在保持總量增長的同時初步實現“控總量,調結構”的目標。
數據顯示,在一季度國內經濟回升向好勢頭不斷鞏固的背景下,中信銀行迎來新一輪業績增長。
為此,多家證券分析師調高了該行評級,中金公司、中信證券、交銀國際、安信證券、天相投顧等機構在其投資報告中,紛紛建議對中信銀行股票“買入”或“增持”。
分析師稱,盡管去年業績增長較慢,這主要是撥備計提較多,也意味著抗風險能力大大增強。
過去一年,中信銀行信貸結構大為優化,加之成功收購中信國金,為其國際化鋪平了道路,為其加速發展提供了必要條件。今年一季度,中信銀行業績迅猛增長,就是最好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