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水退后,裸泳者開始慢慢浮現。在年報及一季報亮相后,上市銀行差錢的尷尬局面也展現無遺。
資本充足率不足一直是各家銀行的心頭隱憂,而這種情況在去年超額放貸的情況下愈加顯得突出。在監管層提高資本充足率指標后,上市銀行的壓力更是與日俱增。
想辦法“找錢”,成了各家銀行今年的重大任務。上市銀行紛紛推出再融資計劃,渴求能從資本市場快速尋求補血資金。
根據各家銀行公布的再融資方案以及其資本充足率推算得出的擬融資額,《投資者報》數據部獨家揭曉2010年最差錢的上市銀行是建行、中行和交行。
深發展踩紅線,壓力最大
自去年以來,隨著銀監會不斷調高資本充足率以及銀行自身信貸規模擴張消耗大量資本,上市銀行的資金瓶頸開始凸現。
從2009年年報數據看,除深發展、浦發和民生外,其余上市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都在下降。由于中國銀監會規定,國有大行的資本充足率要達到11%,其中建設銀行提高到11.5%,中小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要達到10%,因此,多數上市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已經逼近監管紅線。如果商業銀行不及時補充資本金,將會制約其資產規模尤其是信貸規模的增長,進而壓制其業績的增長。
此外,從今年一季度數據來看,在11家公布資本充足率的銀行中,除招行外(不過,招行資本金實現“雙升”,主要源自其今年3月進行了近220億元的配股融資),其余10家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均再度下降。
在14家上市銀行中,有3家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低于監管紅線,分別是建行、深發展和中信。
四大行資本充足率都在11%以上。但是,4月底,建行高層證實:銀監會已將該行資本充足率監管底線提至11.5%。此外,近日,市場上早有傳聞,銀監會對大型銀行資本充足率的要求已經提高到了11.5%,但一直未得到證實。如果按照11.5%計算,則建行的資本充足率在監管紅線之下,為 11.44%。
10家中小銀行中,有兩家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不達標,這兩家銀行分別為深發展和中信,其今年一季度末的資本充足率分別僅8.66%和9.34%,不滿足10%的監管要求。
相對而言,同屬中小銀行的城商行資本充足率則較高。其中,目前尚未公布融資計劃的北京銀行去年年末資本充足率和核心資本充足率分別達14.35%、12.38%,位居上市銀行首位。南京銀行一季度末兩項數據也分別達到12.15%和11.12%,寧波銀行則為10.88%和9.07%。
一些中型銀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則令人堪憂。浦發銀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只有6.86%,深發展更是低到5.46%,2009年年報中披露數據的華夏銀行,其核心資本充足率也只有6.84%,均達不到監管要求。
兩項指標在上市銀行中均處于最低水平的銀行為深發展A,在監管要求下壓力最大。一季報顯示,深發展資本充足率和核心資本充足率分別為8.66%和5.44%,比2009年底下降0.22及0.06個百分點,遠低于資本充足率10%、核心資本率達到7%的監管要求。
資本充足率不足一直困擾著深發展的業務拓展。而近期轟轟烈烈的“平深戀”能否幫其困境,則成為投資者關注的一大焦點。
11家銀行缺3000億,緊急籌錢
為了提高資本充足率,銀行需要補充資本。而就補充資本的途徑上來看,目前商業銀行主要通過增發、配股、IPO等股權融資方式,發行次級債券、金融債券以及通過銀行自身利潤來補充。當前來看,銀行再融資成為其補充資本的首選。
截至5月12日,除資本一直較為充足的北京銀行、去年在港成功上市的民生銀行尚未公布融資方案外,其余12家上市銀行都陸續公布了多種形式的融資計劃。
其中,招商銀行A+H的配股融資420億元、華夏銀行發行44億元次級債的計劃已經陸續在年內實施。
在未實施的融資計劃中,按照融資方式來分,交行、建行將采取A+H的融資方式,交行準備按照每10 股不超過1.5 股的配股比例進行配股,融資金額最高為420億元。建行準備按每10股現有股份配發不超過0.7股供股,融資額最高達750億元,為所有上市銀行中融資額最高的銀行。
此外,計劃采取配股融資的還有南京銀行和興業銀行。其中,南京銀行擬配股融資50億元、興業銀行擬配股融資180億元。
在采用增發融資方式的銀行中,深發展、浦發銀行“傍上大款”,前者擬向中國平安定向增發107億元;后者則向中移動拋出“繡球”,預計融資398億元。此外,寧波銀行也擬定向增發募集資金不超過50億元。
與其他銀行不同,中信銀行選擇了發行250億元次級債補充附屬資本。
綜合分析,剔除招行和華夏已經實施的融資計劃,上述11家上市銀行已披露的融資方案尚需募集資金3063億元。
建中交胃口大,最差錢
如果以上市銀行年內融資規模衡量其資金緊缺程度,則在所有上市銀行中,建行無疑以750億元的再融資額成為最差錢的銀行。中行則以559億元的資金缺口排在第二位,交行以420億元的配股融資額排名第三位。這3家銀行因其巨額融資缺口成為當前最差錢的3家上市銀行。
剔除北京銀行、招行和民生后,其余11家有明確融資方案且未完成融資的上市銀行,按照擬未來融資規模,差錢排名依次為建行750億, 中行559億,交行420億,浦發398億,工行250億,中信250億,華夏208億,興業180億,深發展107億,南京銀行50億,寧波銀行50億。
如果各家銀行2010年能成功實施再融資計劃,則除興業和中行仍不能滿足其資本充足率需求外,其余9家銀行的融資計劃均將大幅提高其資本充足率水平,達到監管標準,并能基本滿足規模擴張的需要。
工行、浦發和華夏甚至可以達到未來3年不需再在二級市場融資的資金水平。
根據申銀萬國對中行所需資本金的測算,公司2010~2012年資本缺口累計在1239億元左右,按照資本充足率達到11%且不考慮新的次級債發行進行初步測算,公司2010、2011、2012年累計資本缺口分別在559億元,991億元和1239億元,融資壓力凸顯。因此,中行現在公布的400億元可轉債融資計劃尚不能滿足其資本金需求。
而根據東吳證券對興業銀行180億元配股融資計劃的測算結果顯示,假設公司實現2010年經營目標:貸款規模增長22%、凈利潤同比增長15.86%;假設公司2010年分紅率為18%,在這樣的背景下預計2010年該行資本充足率以及核心資本充足率可達10.25%和7.92%,但保證未來規模增長則后續融資壓力仍較大,不容小視。
在所有上市銀行中,建行750億元的再融資額無疑最高。根據中金公司測算,按照10配0.7的上限配股,建行可發行164億股。如果配股價較現價折讓12%~30%,則銀行可融資604億~750億元,將提升核心資產充足率1~1.2個百分點。
此外,中金測算結果顯示,建行此次融資所補充資本金可支持其長期業務發展。預計建行2010年末風險加權資產將達到6.05萬億人民幣。在風險加權資產年均增長14%,ROA保持在1.2%,分紅率為45%的假設下,750億元融資將支持建行未來十年的業務發展需要。
不過,建行在A股市場融資額卻并沒有市場所預料得多。按照上限規模融資,建行在A股市場將發行6.3億股,融資約29億元。匯金、BOA和淡馬錫分別持有建行57.03%, 10.95%和5.65%的股份,若全部按比例參與配股,則將分別出資428億、82億和42億元人民幣。此外,其H股二級市場的融資規模僅169億元人民幣,小于市場預期。
與上述銀行相對,在所有銀行中,一直未公布融資計劃的北京銀行,資金最為為充裕。
雖然北京銀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在2009 年底降到了12.57%和14.57%,但仍處于上市銀行首位,在所有上市銀行中資本最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