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稱呼可謂絢麗多彩:??局、??處、老板、頭兒……幾乎千篇一律,成為下屬稱呼上司的時髦,連小屁孩也會把老翁叫帥哥,把老太稱靚女,甚或,一不小心還會弄點恐龍、青蛙之類。可我還是覺得,有些稱呼不能被糟蹋。
同志這個稱呼不能被糟蹋。同志,是過去出現在人們生活中頻率最高的詞匯,聽起來非常親切。開會稱同志,購物稱同志,陌生人稱同志,尋求幫助找同志,甚至父子之間、夫妻之間都以同志相稱。在白色恐怖的年代,一聲同志,往往叫得人眼噙淚花,熱血沸騰。同志,凝聚著先烈的鮮血,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我們不能讓同志這個稱呼蒙上陰影,遠離我們的生活。
小姐這個稱呼不能被糟蹋。一直以來,小姐是對未出嫁女子的尊稱。你想,雨巷里走出一位娉婷婀娜的小姐,會引來多少艷羨的目光?小姐,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大家閨秀的代名詞,手執書卷和水月鏡花相伴,與美人相依。自從“小姐”一詞被發廊浴室里的風塵女糟蹋后,小姐成了女性忌諱的稱呼,輕者招致唾罵,重者招致耳光。從此,稱大姐有之,稱小妹有之,稱美女有之,稱翠花有之,稱服務員有之;但不管怎么稱呼,都沒有小姐好。小姐,這個美妙動聽的稱呼真的不能從人們的生活中消失。
老師這個稱呼不能被糟蹋。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古時學生見老師,除了備足束修,還要對老師三跪九叩,足見配享老師這一稱呼很難。可如今走在大街上,一根竹竿掉下,遭打的已不是三個經理,而是五個老師。老師,已不局限于嘔心瀝血的三尺講臺。年齡稍長,年資稍高,無論從事什么職業的人都被統統呼為老師。我去一家機關辦事,見到一個既無級別又無職稱的人,我問如何稱呼,他說,就叫老師吧。有個才畢業一年的護士,剛剛能夠獨立操作,就被新分來的學妹稱為老師。你說,這老師的含金量是不是太低了點?
朋友這個稱呼不能被糟蹋。朋友是生命里一頁最美麗的風景,只有彼此心性相宜、坦誠相待的人才能互稱朋友。可如今,朋友遍天下,除了生意上朋友,還有網友、釣友、股友、車友、牌友、蘭友、郵友,連問路的都叫你朋友。酒桌上的朋友則更多,如果把那些朋友說過的話放進甩干機,準能甩出三斤水來。不是什么人都能隨便稱朋呼友,特別是當你走麥城的時候,不信試試。
大師這個稱呼不能被糟蹋。什么是大師?大師,是“指有巨大成就而為人所崇仰的學者或藝術家”。大師是國家之師,民族之師。他不是培養的,也不是打造的,更不是自我標榜的。大師不僅學貫中西,著述豐碩,品格高尚,有口皆碑,其貢獻與成就還必須經得起歷史的檢驗,為一代又一代人的楷模。譬如錢學森,譬如巴金,譬如王選等。齊白石不過是個木匠出身,曹雪芹蓬牖茅椽、繩床瓦灶、“舉家食粥酒常賒”,沒有人不把他們視為大師。可見,大師是社會與后人對你的推崇與認定,而那種一窩蜂地稱大師,爭大師的事,于當今學界,實在有辱斯文了。
摘自《渤海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