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軍起事以后,咸豐皇帝派曾國藩抗擊太平軍。曾國藩利用皇帝給他的軍餉,很快在湘鄉建立了一支紀律嚴明敢打硬仗的軍隊。不過,自軍隊組建之日起,曾國藩就養成了一種寫家書的習慣。無論工作多么忙,他都勤筆不輟,一天也不間斷。他寫的家書,都是讓手下的人送到驛站,通過官府驛道寄回老家。
由于曾國藩在與太平天國的戰斗中不斷取得勝利,他的官越做越大,軍隊越來越強。朝中的大臣們擔心曾國藩會叛逆朝廷,便向咸豐皇帝上奏折,建議削減曾國藩的軍權。咸豐皇帝笑道:“曾國藩是一位有勇無謀胸無大志的草莽英雄,不足為患!”
大臣們不解,還要誓死進諫。咸豐皇帝便拿出幾封曾國藩寫給父親兄弟子女外甥的家書,在金鑾殿讀了起來。曾國藩的家書上,寫的全是要養豬、種菜,教育子女的瑣事,就連家中的老母豬生了幾個豬娃,長勢如何,也要不厭其煩地寫進去。咸豐皇帝說:“只想著小家庭的曾國藩,怎么會想到謀反呢?”大臣們一聽,心中的顧慮就消失了。
可是,曾國藩的家書怎么會到了咸豐皇帝的手里呢?原來,清朝的特務機構非常盛行,遍布全國各地。大臣們的一舉一動,全在特務們的監督之下。曾國藩就是利用這些特務機構,寫家書給咸豐皇帝看。他的家書到了官府驛站,早被特務們偷偷地拆開,抄寫一遍,送給了咸豐皇帝。曾國藩在家書里把自己打造成一位胸無大志的俗人,這樣才使咸豐皇帝解除了對自己的戒心。
1862年,曾國藩帶領湘軍,打垮了洪秀全領導的農民起義軍。他把太平天國的所有財寶吞為私有,可以說是“金銀如海,百貨充盈”。咸豐皇帝坐不住了,他獨自感嘆說:“這個只懂種菜養豬的曾國藩胃口怎么這么大呢?送走了半個洪秀全,卻來了一個更強大的曾國藩呀!”功高蓋主必引禍端,咸豐皇帝已經計劃著要除掉曾國藩了。
曾國藩當然懂得“敵國破,功臣亡”的道理。他適時給弟弟修家書一封,家書中寫了一首詩。詩中說,我的辦公桌上,左邊放著皇帝的嘉獎,右邊放著別人告我的信函。人生既不能有了功就忘乎所以,也不能被人誹謗就垂頭喪氣。我要效仿屠羊說,做一介凡夫俗子。
這封家書很快又到了咸豐皇帝的手里。咸豐皇帝看了這封家書,懸著的心稍稍得到了一些安慰。曾國藩趁機向皇帝退出了一部分兵權,裁軍4萬,還把天京城讓給朝廷的旗兵防守。同時,他又用搶來的錢修建了貢院,以充官用。一時間,朝野上下,都說曾國藩的好處。咸豐皇帝終于放下了伸向曾國藩的屠刀。
現在,曾國藩家書被后人看做是治家教子的法寶??墒牵苌儆腥酥肋@些家書是曾國藩故意寫給皇帝看的。
摘自《石家莊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