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培養造就富有創新精神的人才隊伍,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舉措”。作為計算機教師,我們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他們養成獨立學習和思考的能力,為他們以后發展成為創新性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現在的學生是未來的創造者,他們的創新能力將影響著一個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之林,能否位于科學技術的制高點,而這一切又深深依賴于一個國家和民族創新教育能否得以順利實施。因此,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筆者認為可以由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概括:
一、正確樹立教育觀念
計算機教學的日益普及,帶來了教育方法的一系列變化。這種變化必然會帶來教育觀念的變化,也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更新教育觀念。要構建基本學習能力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只有學習書本上的知識是不行的,而更多的要依靠學生自己的學習和創新能力,如傳授思維、創新的技巧與方法,引導學生自己進行自主學習和研發性學習等等。
教師要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教學的重點應該轉移到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主地去獲取知識,從而逐步建立和培養他們自主創新的能力。要正確認識計算機這門學科與其他科目的區別。計算機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找出一套與全新教育教學觀念相整合的教學方式,不僅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想象力,而且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二、科學定位教學目標
合理設計教學目標,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要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著眼于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學習知識、技能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創新能力。
在計算機教學中教師應重視教學目標的導向功能,既要讓學生有認知目標,更要讓他們有創新精神、創造性思維、創造能力的培養目標。好像我們實際生活中一些比較常見的東西,很多學生并不知道它們的實際制作流程和制作過程,教師用來源于生活中的一些活生生的實例,啟發和引導他們產生學習和求知的欲望,這樣就為以后教學的開展做了很好的準備工作。例如:在Photoshop 軟件這門課程的講授中,當講到圖形基本編輯這節時,教師可以先找一些大公司的LOGO給學生們展示,當他們看了這些設計獨特又大方的公司標志圖時,有的學生就已經開始在電腦上實際繪制。然后就幾個簡單的設計圖對他們進行概括性的講解,講完后,讓他們自己進行單獨實踐,獨立進行思考和設計。在這種濃厚的學習氣氛當中,學生們充分展開自己的想象,不僅正確繪制出標志圖,而且有的學生還根據自己的想象,繪制出各式各樣的精美的標志圖。在這種教學過程中,不僅完成了教學任務,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想象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合理營造學習情境
教學情境是一種創設典型場景,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這是把學生的情感活動與認知活動結合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和技能的主要陣地,應當成為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精神的搖籃。在計算機實際教學中,創設豐富多彩、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而且還可通過接近生活的、形象生動的畫面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為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創造有利的條件。例如我在講授flash的遮罩功能時,運用日常生活中幾個簡單的實例,以課件的形式展現了各式各樣的遮罩效果,在學生們欣賞效果的同時,又運用遮罩的基本技巧對這幾個畫面進行詳細的講解,使學生們在理解的同時進行思考和實踐。良好的教學情境的創設不僅僅是為了博得學生的笑聲、掌聲、情緒的高漲,它旨在追求知與情二者的美妙結合,使知識的吸附和情境的熏陶凝成一股力量,喚起學生求知、向往、探索、創新的熱情。
四、充分發揮學生潛能
開設創造性的實驗,增強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充分發揮學生潛能,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和創造能力。計算機課程的教學離不開實驗,加強實踐環節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措施。例如,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當學習Word字處理軟件后,要求學生完成畢業自薦表、賀卡、板報、校刊等設計制作;當學習Excel電子表格軟件后,結合經濟管理專業,增設“Excel在統計和會計中應用”的實驗。學習完網頁制作后,要求學生設計個人網頁。學習多媒體制作后,增設“多媒體演示文稿設計”的實驗。讓學生邊學邊設計,學會緊跟技術發展潮流的方法,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
綜上所述,教師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要從更新教學觀念入手,營造創新環境,開展豐富多彩的興趣小組類活動,保證學生有創新的時間和空間,對學生的創新能力的開發都能起到積極的作用,使他們成為適應信息時代要求的人才。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職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