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引導型教學提倡的“任務驅動”教學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大大提高中職計算機課堂的教學實效。
一、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內涵和特點
所謂任務驅動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把學習內容設計成一個或多個學習任務,學生通過分析、討論,明確任務所包含的知識點,并且在教師的啟發、引導和幫助下,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直至完成整個學習任務。而在完成既定任務的同時,學生不僅獲得了知識,還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學會學習的方法。
任務驅動教學法最根本的特點就是“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學習內容的安排上,不再以知識點作為串聯,而是把學習內容根據特殊情境設計成一個個任務。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一改以往的“教師講、學生聽”的以教定學的傳統教學模式,教師由“授”轉變為“導”,學生由“學習的客體”變為“獨立的主體”,主動參與“教”與“學”的全過程。
二、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
以下就以《PowerPoint中電子賀卡的制作》的教學來談談任務驅動教學法的一般步驟及注意事項。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通過創設情境,營造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學習欲望與學習興趣。講授《PowerPoint中電子賀卡的制作》時,先給同學展示用PowerPoint制作的兩張精美賀卡,激發學生自己制作賀卡的興趣。真實的學習情境可以引導學生帶著“任務”進入學習狀態,使學習更加直觀更加形象,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提出任務,明確要求
提出的任務首先必須要綜合已學過的知識又要涵蓋將要學習的新知識,其次必須具有實踐性,因為任務驅動教學法強調的是“在做中學”;再有就是提出的任務要難易適中,那些即使通過努力也很難實現的任務只會打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太過簡單的任務又會讓學生覺得沒有挑戰性,產生不了興趣;最后就是提出的任務必須要新穎,對學生有吸引力。
在講《PowerPoint中動畫效果的設置》時,不是教條地介紹設置動畫的菜單命令,而是先展示預先用PowerPoint制作的帶有動畫效果的作品——《北京歡迎你》,讓同學發表觀后感,適時地要求同學根據作品找出相關的動畫命令,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摸索掌握的知識會更牢固也更有成就感。當同學了解設置動畫的命令之后,再自己動手操作,即提出任務——完成《北京歡迎你》的動畫效果設置,要求將畫面中靜止的文字和圖片動起來。這樣一來,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動畫效果的魅力,產生“躍躍欲試”的學習熱情和愿望。
3.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任務驅動教學法倡導“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強調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所以大多數情況下,會將布置的學習任務設置成小組任務,盡可能讓一些學生在一起完成某個學習任務。教師不直接告訴學生處理問題的方法,只在旁加以引導和指導,確保正常而良好的教學環境,扮演好顧問的角色。倡導學生之間的討論和交流,通過不同觀點的交鋒,補充、修正和加深每個學生對當前問題的解決方案。
在完成簡單的《北京歡迎你》這個作品后,提出新任務——制作《會飛的小鳥》,要求分組探索,解決三個問題:(1)小鳥怎樣改變飛入的方向?(2)如何改變多幅圖片的動畫順序?(3)如何使動畫效果伴隨聲音出現?此時鼓勵學生大膽操作實踐,要求小組積極討論問題,爭取共同完成任務。因為小組成員在學習上有很強的依賴性,把學習任務分解成若干個子任務,每個人各負其責,除必須完成自己的任務外,還要為小組的總任務出力,所以學生必須先自學,再教會其他成員,形成互幫互學的氛圍,加深對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不光完成學習任務,還使合作交往能力獲得提高。
4.效果評價,肯定學生
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價,是一項不可或缺的內容。一般會設置成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和教師評價。應該說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基本上可以掌握基本的知識與技能,雖然每個同學個體之間存在差異,但通過互評和交流,學生可以知道自己存在的不足,馬上可以完善或糾正。教師的作用在于最后對有關問題的糾正或完善,重點要對學生的努力予以充分的肯定、贊美與鼓勵。對學生的評價不在于知識掌握的程度,要看學生能力的拓展。及時的信息反饋可以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所以要注意盡可能當堂反饋、當堂評價,滿足學生進一步提高學習的愿望,增強學習信心。
(作者單位:江蘇省武進職業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