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業院校中,《電工學》《電工基礎》是電工類專業入門基礎課程,是學生學習其他技術課和專業課的奠基石。它們是抽象性、實驗性、專業性和實用性較強的課程,具有概念、公式與定理多,原理抽象,知識含量大,覆蓋面廣等特點。而職業院校學生基礎較差,學習主動性不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普遍感到原理枯燥難懂,操作要求嚴格難學,于是厭學、畏難情緒很自然地產生了。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有以下幾點:教師在課堂上沒有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忽略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忽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教學方法單一,缺少靈活運用等。筆者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就如何提高電工類專業基礎課課堂教學效果進行分析探討。
一、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心理學認為:興趣是人認識需要的情緒表現,在人的學習、工作及一切活動中起著動力作用,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最現實的成分。因此,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探索知識的內在動力,對于培養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質量,有著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1.重視新課導入,促使學生形成興趣
“導入”就是教學的開始,是教師依據教學對象和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目標的突破口,它直接關系到能否一開始就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激發學習的興趣,進而影響學生聽課的質量及效果。要精心設計導入課,可采取“開門見山”“實例分析”“設疑引新”等多種教學方法,一開始就應讓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保持愉快的心境,情緒飽滿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2.學生參與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要鼓勵學生質疑、答疑,組織學生講課,參與教學過程,讓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使其學習專業課的興趣得到提高。學生在質疑、答疑的過程中,互教互學,互相啟發,取長補短,匡正謬誤。選擇恰當的內容讓學生站在講臺上講課,他們的思維活動得到了極大解放,學習的潛力得到了充分挖掘,學習專業課的興趣提高了最大的提高。例如,講解三相異步電動機正反轉控制線路時,首先要詳細講解電動機正轉時的工作原理,然后再找學生上講臺講解控制線路是如何實現電動機反轉的。通過這樣的過程,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獲得成功的喜悅感,課堂教學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這樣學生再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主動的探求者。
二、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隨著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引入,專業課教學模式已有所改進,但基本上還沒有擺脫“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記”的模式,學生被動地成為知識的“接受器”。教師花費大量的時間用在課堂“填鴨”式灌輸上,忽視了作為獨立個體的學生的各種需求和潛能,不利于對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培養。為突出培養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筆者認為應在教學中營造“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學會學習;以教師為主導,重視培養自學能力”的教學環境。
1.培養自學習慣,提高自學能力
未來的人才應學會學習,具有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優化課堂教學內容與結構,重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電工類專業基礎課中基本概念、原理、定律等在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在這些理論課的教學中,采用學導式、討論式教學方法,通過教師指導自學,學生討論、總結,教師解惑等方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如在電阻的串聯電路這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出具體的學習目標——電阻的串聯電路的特點是什么?如何來證明這些特點?串聯電路有那些典型應用?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有目的地閱讀課本,引導學生結合教材找出疑點、難點,最后經過演示實驗或相互討論解決疑難。通過這樣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本節中哪些是重點內容,深入理解有關知識。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使學生逐漸養成自學習慣,掌握自學方法,提高自學能力。
2.培養想象空間,提高認知能力
在電工類專業基礎課的教學內容中,對有些概念和規律的認識和理解,是需要想象的。如電容器充放電過程中電能和電場能之間的相互轉換,需要想象才能理解和認識;通過線圈的電流的電能和磁場能之間的相互轉化,同樣需要想象才能理解和認識;對電磁感應定律的理解和認識,也需要想象。RL串聯電路的典型應用實例是日光燈電路,在講解電路中啟動器、鎮流器等元件的作用和日光燈發光原理時,可設計“在電流或電壓為零的時刻,日光燈會不會熄滅” ,“怎樣計算日光燈電路的功率因數,怎樣提高目光燈電路的功率因數”等問題,根據教學進度對學生進行想象思維的訓練。讓學生在不斷的想象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認識。
三、重視先進教學方法手段的運用
1.運用多媒體教學,突破教學難點
因電工類專業技術課理論性強、概念多、原理抽象、內容繁雜、公式眾多,教師如果單憑傳統教學方法和手段,很難解決教學中的圖形、線路、圖表、原理、結構等問題,必然導致知識傳授的枯燥無味,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覺困難,學習積極性受挫。運用“多媒體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抽象內容具體化,復雜過程簡單化,枯燥內容形象化,隱形內容顯形化,突破教學難點。例如,對二極管單相導電性的闡述歷來是教學中的難點。教師僅憑語言來講述電子、空穴對PN結的影響,對初學電子的同學來說比較抽象,學生難以充分認識。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借助開關的通斷,形象地演示PN結加正向電壓導通、加反向電壓截止的現象,起到化難為易的效果。
2.結合實驗教學,強化教學重點
實驗教學是電工類專業技術課教學的重要環節,應結合教學重點積極開展實驗課。在實驗教學中既要注重通過基本訓練使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也要注重在實驗過程中逐步增強學生主動意識,不斷滿足他們自主實驗的要求,不斷強化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鼓勵他們自行設計方案,自主研究探索,尊重客觀事實,獨立思考創新。在實驗活動中,不僅需要學生動手操作、感官觀測,還需要充分調動其思維去想象、思考、推測結論,使學生從實驗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利用所積累的理論和實踐知識解決問題,達到教學目的。
3.開展習題教學,鞏固教學效果
習題課是發展學生創造性學習與思維能力的教學活動,對于鞏固教學效果,加強思維訓練是十分有用的。
(1)要加強練習的指導,教師在對例題的講解中要有意識地給學生一些分析、判斷、比較、歸納、推理等思維方式的示范。如混聯電路的例題講解,首先要引導學生根據電流的分支與會合來判斷各電阻的串并聯關系,弄清電路結構;然后根據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對電路的局部和整體進行分析,從串并聯的特點出發,找出該段電路和相鄰電路的電流、電壓關系;最后正確選用基本公式列方程求解。
(2)精心設計練習,對平時學習中忽視的問題,設計出具有創新意識的階梯式習題、類比式習題,使習題的功能不斷得到開發。教師根據檢測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制定補救措施。既使學生積極思維、增強能力,當堂鞏固知識,又及時發現問題,對癥下藥。這樣,使教學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培養出合格的人才。
(作者單位:河南省鄭州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