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數學新課程標準的實施,為職業高中數學課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其中,“大眾數學”、“數學的趣味性”和“數學的應用性”這三個教育理念,應作為職業高中課程改革中最需要注重的部分。課堂教學是數學教學的主要形式,搞好課堂教學是傳授數學知識、培養數學能力、增效減負的關鍵。課堂是否有情趣,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課堂情趣創設的原則和方法,對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創設課堂教學情趣的必要性
課堂情趣是指一堂課的思維情境及趣味因素的總和。正確運用情趣指導教學,可以使課堂高潮迭起,妙趣橫生,從而克服教學中的隨意盲目和呆板機械,從根本上改善數學學科枯燥乏味的負面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諧師生感情,為素質教育鋪路搭橋。另外,技工學校的學生,大部分都是初中畢業生中成績較差或思想品德較差的學生。他們的文化基礎差,學習信心不足,并且學習能力弱??傊?,先天不足,制約了這些學生的后續學習。因此,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求知欲,是課堂教學必須要注重的方面,并且要從細節入手,使這項工作更有實效。
二、創設課堂教學情趣的方法
一般說來,課堂教學離不開讀、議、講、練、看、問這些活動形式。靈活選擇某種形式進行教學,在某種形式里又恰當地采用某種情趣方法,則是一個教師創造性勞動的體現。一個有經驗的教師,在這一點上往往是有“先知先覺”的。在數學課堂中,一般的情趣方法有以下幾種:
1.故事史料法
數學史,就是一部出色的教育指南。為了使課堂更有情趣,教師應結合教材內容,適當引入一些相關史實,這是很有必要的。從古埃及的土地丈量到幾何學的形成,從勾股定理到《九章算術》,從終生勤奮的歐拉到才華橫溢的高斯,從黃金分割到優選法,都可以成為課堂上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效史料。同時,數學知識點多,與一些知識點相關的故事也不少。例如,在第三章《數列》中,以趣味話題“國王對國際象棋棋盤發明者獎勵的麥粒數”的計算,作為章頭序言,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增加教材內容的趣味性。
2.懸念趣題法
懸念是一種心理機制,它對大腦皮層具有強烈而持續的刺激作用,使人一時猜不透、想不通,又丟不開、放不下,尤其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思維活躍,想象豐富,記憶加深。例如,桌子上原來有12支點燃的蠟燭,先被風吹滅了3根,不久又一陣風吹滅了2根,最后桌子上還剩幾根蠟燭呢?
作為教師,除了引用課本上的趣題外,還應多動腦筋,自編趣題,挖掘例題、習題的趣味因素,選擇一個有趣的載體來表達一個平淡枯燥的數學內容。
在數學課堂中,恰當設置懸念,對提高課堂效益、增強課堂情趣,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設置懸念要適時適度,有的設置于課的引入較好,有的設置于結尾較好,太“懸”易傷學生的積極性,不“懸”又不足以吊胃口。
3.教具法
恰當地使用教具,除了能向學生直觀形象地傳授知識外,在課堂情趣創設方面也有奇妙的效果。例如,在學習“三角函數圖像”一節時 ,可以利用幾何畫板的真實性和動感性制作一個課件,演示正弦段函數動態變化。通過圖像可以真實展現三角函數的極值性、周期性,如果再通過拖動圖形及改變參數,就可形象地展現三角函數的左右位移、周期及極值的豐富變化,使學生在觀察、探索、發現的過程中增加對三角函數圖形的感性認識,形成感知的幾何經驗背景,從而更有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切實激發學生發自內心的學習興趣。當然,在實物教學中,最好能利用其專業相關的實物模型。
4.實踐法
完成實習作業,可以打破單一沉寂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創新能力。例如,第五章《三角函數》中的實習作業,對不能直接測量的兩點距離,教師選定符合要求的地點,組織學生實際測量,通過計算器進行計算,學生興致很高。特別是對“已知兩邊和一對角”解三角形的三種情況,通過動手操作、實地測量,加深印象,激發了學生的探索精神,增強了學生的感性認識。
三、創設課堂教學情趣的意義
課堂就是舞臺,教師既要當導演,又要當演員,舉手抬足都有“戲”。只要每堂課都能創設一些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挖掘出一些趣味因素,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的課堂投入,數學課堂教學就一定能更加成功。
總之,新標準下的課堂教學模式,應是以學生在課堂上獲得心理體驗、新的認識,以改善自我、發展自我為目的。在課堂教學中,只要本著新課程的理念,用心鉆研教材、教法,就能找到適合的教學方法。新理念、新課標,給了學生更加廣闊的空間,也給教師帶來了嚴峻的考驗和不可多得的機遇。筆者相信,不同的人在數學上都將得到不同的發展。
(作者單位:浙江省象山港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