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形勢下技工學校管理觀念和管理模式的變化,以及技校學生的發展變化,學生管理工作面臨著新的問題與要求。學生管理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學問。對學生的管理必須適合學生的特點,必須研究出好的方法,從根本上提高學校管理工作的效率。
一、學校高度重視,倡導正面引導
1.從育人根本出發, 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
育人為本,是學生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要提高學生管理效率,就必須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
學校要通過多次調研,摸清目前學生思想狀況,召開學生座談會,傾聽學生心聲,了解其學習、工作和生活情況以及存在的疑惑,并制定如何做好青少年學生德育工作的方案,及時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紀律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引導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朝著健康正確的方向發展。
2.創新德育載體,提高德育水平
學校以建黨、建國等重大節日為契機,在學生中廣泛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以創建文明學校、文明班級、文明宿舍以及每周的升旗儀式等活動為載體,不斷加強學校的精神文明建設。把校訓、守則和公民道德基本規范上墻,建設文化走廊、營造和諧的人文氛圍,充分利用校園文化這本無聲的教科書,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從而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
3.抓好輿論宣傳,創設健康向上的育人環境
注重校園文化氛圍的營造,積極發揮校園媒體的宣傳功能,利用校園網、宣傳櫥窗、???、廣播、黑板報等形式傳達黨的教育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國內外重要時事政治,宣傳學校先進人物和事跡,倡導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營造育人氛圍;搞好教室環境布置,使教室具有莊重、文明、催人奮進的教育氛圍;努力尋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及時加以表揚,如校園之星和每月之星的評選。
二、師生有效溝通,深入學生隊伍
1.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以師風促班風、學風、校風
教學工作和學生管理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中心,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要提高學生管理工作效率,就必須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因此,要把提高教師職業道德水平擺在重要位置,倡導師德意識。在常規管理中,認真組織全體教師學習《教師法》《教育法》《公民道德建設綱要》《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教育法律法規,增強每位教職工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識,并且建立了一整套教師管理制度,加大依法治教力度,把師德建設與年度考核、評優、職稱掛鉤,對違反者實行一票否決。在教師隊伍的建設中,側重實現“三個轉型”:在管理思想上,從“經驗型”向“科研型”轉變;在教學思想上,由“教書型”向“育人型”轉變;在知識能力結構上,由“單一型”向“綜合型”轉變。
2.掌握育人方式方法,激發學生自信心
在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優點要及時公開表揚,對學生出現的缺點、錯誤則通過談話、談心的方式進行教育,把談話分為鼓勵性談話、告誡性談話和指導性談話。教師應堅持表揚為主,注意細心觀察,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及時給以肯定和表揚,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身上潛在的自信心,點燃他們自尊的火焰。對學生做到“動之以情”及“持之以恒”和“曉之以理”及“導之以行”,做到實踐“情、理、法”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把學生視為服務對象。
3.把握育人重點,加強學生心理教育
加強學生心理、生理健康教育。根據在校學生年齡多數都處于15-18歲之間,是由幼稚走向成熟的關鍵時期,其性格、自我認知、思維方式、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等逐漸定型。針對這個年齡階段特點,學??膳鋫鋵B毤凹媛毿睦斫】到處熂訌娦睦斫】到逃e極引導全體教職工廣泛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多渠道地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心理問題信息,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心理障礙;經常性通過宣傳櫥窗、講座、咨詢、問卷調查等形式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結合“后進生”的幫教轉化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與“后進生”轉化工作有機結合起來。
三、學生主體參與,發揮學生自治作用
所謂“自治化管理”是指在學生管理人員和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和自我發展的教育管理模式。要充分發揮學生班團組織、社團組織的作用,豐富課余生活、拓寬知識面、增長才干、陶冶情操,培養特色鮮明的校園文化精神;要充分發揮學生干部和廣大團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讓他們自覺地加入到學生管理工作中來,成為重大問題的參與者、決策者,在參與管理的實踐中嘗試管理、學會管理、懂得管理;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人翁精神,突出學生的教育主體意識,實現學生干部隊伍自我管理制度化
四、家校形成合力,聯手教育學生
學校、家庭要形成合力,聯手加強學生教育的力度。要逐步建立學校與家庭、社會相互協作的社會教育網絡,合力關注學生健康成長。家庭對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品德的形成、個性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堅持組織多種形式家訪、家長會、家長信等形式,幫助家長指導家庭教育,使家長及時了解并配合學校教育管理工作,改進家庭教育的方法,做到家庭學校兩相知,兩配合,共譜育人新篇章。
(作者單位:浙江省建德市工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