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制圖》是一門機械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對學生學習其他專業課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這門課也是一名熟練的機械技術工人所必備的專業知識。這門學科主要學習機械圖樣的繪制與閱讀,要求學生有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如果能把握好各個環節,可以讓學生學得更為輕松、愉快。
一、改變授課方法,營造教學雙方互動的課堂氛圍
老師要用自身的學識、智慧和創造力,以寬松的教學環境保持課堂活力,培養學生的敢問、敢說的意識和行為,老師要由教書傳授知識者變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例如,在表達斜視圖一節的教學中,老師先不介紹斜視圖的概念,而是讓學生利用其所學的視圖的表達方式嘗試對某個機件進行表達。當他們確實感到表達困難時,老師再引入斜視圖的概念,這樣學生對斜視圖概念的理解就會更深刻。
其次,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原則,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感受到獲取知識的樂趣。例如,“表達方法的應用”這節內容,筆者認為可以采用討論形式進行講解。因為表達方法比較多,對于某個零件來說,可能有幾種表達方案,而用哪一種表達方案比較合適,這需要在討論中解決。以這樣的形式授課,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制圖課中,有些問題的答案往往不是惟一性的,這些問題的解決只有最合理的方法,而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所以,對待這樣的問題,用討論形式解決比較好,學生也易于接受所學的知識。
二、側重學生繪圖、識圖能力的培養
在《機械制圖》的教學過程中,實踐環節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側重于學生繪圖、讀圖能力的培養。教師可遵循“講——練——評——再練”的模式進行教學,包括手工繪圖練習、儀器繪圖練習、計算機繪圖練習等。通過加強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設計應用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在實踐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并力求在訓練中突出重點、難點。學生做完適量的練習后,教師根據學生的練習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和分析,解決實踐中遇到的問題。
在繪畫練習中,表達方案的制定是最重要的。制定方案可采用討論的形式。例如,對某機件的表達方案,可以讓學生都表達自己的見解,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然后組織學生對他們所提交的方案進行評述、比較,分析各種方案的優點和缺點,最后由老師進行歸納總結,從中引導學生找出最佳的表達方案。通過這樣的實踐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在《機械制圖》的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根據具體情況,適當靈活地運用實物、模型、掛圖等直觀教學模具,以具體直觀的形式來進行教學,使學生在看得見、摸得著的情境之中留下深刻印象,在講解知識的過程中適時引導學生進行空間想象,讓同學們進行充分思考后再來完成讀圖、填圖、分析形體和繪制三視圖等練習。如:在講解點線面的投影規律時,先讓學生掌握物體的投影規律和每一個視圖所反映的空間方位,然后結合教材中的模型和例題進行空間想象,找出它們的投影在視圖中相應的位置、大小和形狀。這樣學生就可以比較容易地掌握教學內容。
四、采用綜合考核方式,檢驗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以及相關的能力
平時討論、回答問題,主要考察學生表達方案的制定;閉卷考試,主要檢查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開卷考試,主要考察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繪圖能力,包括手工繪圖能力、儀器繪圖能力和計算機繪圖能力。通過全方位的考核,能夠準確了解教學信息,給學生一個客觀的評價,避免了考核方式單一帶來的片面性。
總之,筆者認為,在教學中,必須轉變教學理念,以全新的授課方式實現教學雙方的交流互動;根據課程特點加強實踐環節,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運用全方位的考核方式,對教學進行準確的評價。通過上述方法,往往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讓學生在輕松和愉快的氛圍中學好《機械制圖》。
(作者單位:江蘇省大豐市職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