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分為很多板塊,板塊間有許多夾縫,它們雖然容量不大,但相對于毗鄰的大型板塊市場來說,因為競爭對手較少,所以比較容易開發。同時,夾縫市場產品,也是消費者需要的產品,有的還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因對其生產或者銷售不多,供貨不足,所以一般都十分緊俏,只要開發得當,就能順利營銷。
李先生的大鞋專賣店就是在夾縫市場中獨辟蹊徑以柔取勝的典型。在一個人氣不旺的市場中,特大鞋專賣生意紅紅火火,盡管進駐時間不長,過萬元的月營業額已在市場中名列前茅。
特大鞋碼一應俱全
如今的鞋店數不勝數,但李先生的鞋店無疑是最為特殊的。在他的店里,什么鞋都有,就是沒有小鞋:男鞋尺碼從44碼到53碼,女鞋從40碼到44碼。這樣的特大鞋店就算開在世界上平均鞋碼最大的北歐,也足以讓人大吃一驚的。
李先生說,根據自己的經驗,他賣出去的最大鞋子也不過50碼,但現在也敢進大于50碼的鞋子了,因為這樣的特大鞋放在店堂里就等于一塊招牌。
店里特大碼鞋款從20多種到現在的200多種,從男女皮鞋到休閑鞋,從運動鞋到拖鞋,從夏季的涼鞋到冬季的皮靴一應俱全,而且用李先生的話說:“十五歲到七十五歲的人,在我的店里肯定可以找到喜歡的鞋子,不管你喜歡穿西褲、牛仔褲、休閑褲還是短褲,保證讓你特別酷。而且特大鞋的質量一定沒問題,不可能有企業做假冒偽劣的特大皮鞋,因為需要的人太少了。”但李先生說他一直在找特大號套鞋,這樣他的貨就全了,大腳到這里就可以真正的一站式服務,什么鞋子都能買到了。
創業萌于自家需求
鞋店老板李先生原是當地一所大學體育系的副教授,大學老師怎么會做起鞋子生意?這還要從他一家的大腳說起,李先生身高1.90米,鞋子要穿45碼,李先生的太太鞋碼是41碼,其女兒剛剛15歲,穿的鞋居然比媽媽還要大半碼。
李先生生活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經常滿大街地找適合自己大腳的鞋子,到后來當地那些可能有特大號的鞋店他都了如指掌了,可惜選擇的余地少,總是些“老面孔”、老鞋款,還未必能買到,經常要碰運氣。
所以,李先生對大腳們的苦惱和需求都有切身的體會。他們不但很難買到合腳的鞋子,而且要買到款式時髦的鞋子就更難比登天了。大商場里的男鞋一般都不超過43碼,因為太大的鞋碼如果沒人買肯定要積壓,女鞋就更可憐了,39碼腳的女孩子可能逛一天街都買不到一雙心儀的皮鞋。
那時他就下了一個決心,一定要開一家大腳鞋店,讓大腳們只要跑一個地方就可以買到需要的鞋子。于是李先生真的開始張羅這家當地獨一無二的特大鞋專賣店,有的朋友擔心他這個生意太難做,而且因為客源少,根本無利可圖,他卻說:“其實大腳還是蠻多的,至少我們家就有三個,為了她們我也把這個店開起來。”
店租低廉交通便利
特大鞋是十分特殊的商品,所以在選址上也有它特有的條件。“首先,特大鞋專賣店并不需要將店址選擇在十分高檔的地段,只要交通便利就行了。因為這類商品的顧客指向性十分明確,所以只有做出了名氣,開在黃金地段跟開在二級地段區別并不是十分明顯;其次,我做特大鞋專賣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為大腳們服務,所以定價都不是很高,我會選擇租金水平較低的店址以降低成本。”
李先生準備等時機成熟之后,將商品的種類從鞋子擴大至服裝。“大腳一般也都是大個,他們不僅有買鞋難的問題,買衣難的問題他們同樣也存在。所以,我希望以后我的店是真正意義上可以為大個子們提供一站式服務的商店,有點像大個子超市那種味道的。” 他說。
創業分析與風險提示
前期投入:李先生這家特大鞋店的前期投入為10萬余元,主要為首批存貨和首期房租。其面積并不大,20平方米的建筑面積,再加上一部分作為庫存之用,所以真正的營業面積也就在12平方米左右。因為特大鞋與普通鞋相比,款式不如后者繁復和多樣,所以不建議選擇面積較大的商鋪,一般以15~20平方米為宜。在店鋪的裝修上以節儉先行,主要是陳列特大鞋的鞋架。
利潤:據透露,特大鞋的毛利大約為50%,目前,李先生每月的營業額都過萬元,而且正有著高速發展的趨勢,利潤還是較為可觀的。
市場定位:特大鞋專賣,除市場定位恰當明確,目標顧客一目了然外,還得力于一個“情”字。據李先生介紹,腳大的人腳型也不盡相同,比如歐美人的腳比較瘦長,東方人的腳一般肥寬一些,腳背也比較高,很多歐美樣式的鞋子就算鞋碼相符,中國人也未必能穿,所以對于顧客尤其是不能來的外地顧客,耐心地教他們怎么量尺寸,確定尺碼,保證大腳們一次滿意就顯得十分重要。
選址:交通便利是最為關鍵的選址條件。另外,建議可以考慮選擇外來流動人口較大區域的附近,如重要交通樞紐或者旅游景點等等,為擴大外地大腳客源作積累和準備。
廣告宣傳:對于這類目標客戶群體較為明確且十分固定的生意,宣傳并不可少,為了讓更多的大腳對此有所知,可印刷一批傳單在人流量多的地方發放。
營銷:由于特大鞋的顧客相對較為特殊,一般發生買賣關系之后,這種關系可以得到較長時間的維系,所以建議商家建立自己的顧客檔案,定期與老顧客們聯絡,提供一些額外的服務,從而建立更加穩固并得以擴大的消費群體。
前景:特大鞋專賣店的服務是針對特殊體型的工薪大眾,這類顧客的消費心理會有所不同,對找到合適鞋子的渴望往往高于對價格的斤斤計較,所以在銷售過程中,阻力和難度會減少一些。另外,雖然特大鞋專賣看似切入口較小,但可以挖掘的潛力卻不容忽視,無論是款式、種類還是銷售區域、銷售渠道,都有一番可以拓展的空間。這在我國很多地方還是一片尚待填補的市場空白,而且,根據這個創意,還可以以此類推,比如,推出適合身材比普通人肥胖的“胖人”服裝店,或者適合特殊體型的服裝店等等。
風險:特大鞋專賣店雖然瞄準市場空白,滿足消費者需求。為大腳提供既合適又舒適的鞋子,確實是個“金點子”,但讓“金點子”結出“金果子”并非易事。首先,市場上特大鞋的需求量是一件非常難以估計的事情。除了經營本身,尋找貨源是一件較為費功夫的事。因為針對的是一個比較特殊的人群,所以正規的廠家不容易找到,就算找到也不一定愿意小批量多規格供貨,愿意供貨的則普遍存在款式較為單一的問題,所以尋找多個可以長期合作的穩定供貨商就十分關鍵。另外,在鞋子的經營過程中也有淡旺季之分,據李先生介紹,一般每年的5月至8月是銷售的相對淡季。因此,在選擇開業時機時,盡量選擇在初入旺季時介入,以減少經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