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有9億多人口組成的3億多個家庭,在這個消費潛力巨大的市場中,任何商品的普及率只要提高一個百分點,就會增加300萬件商品的需求,這個數字足以讓每一個商家怦然心動。
然而中國地域廣袤,農村分布于全國各地,農村居民對產品功能的要求千差萬別,各地農村的購買力呈現出層次性,各地農村居民對不同形式的廣告、促銷活動的偏好也有所不同。在搞促銷活動中,如何來選擇適用的產品作為贈品需要商家好好考慮一番。不同的產品、不同的地區可以選擇不同的促銷品,但從總體原則來講,可遵循如下幾點基本要素。
要素一:功能要突出
由于農村經濟條件和居民素質的制約,與城市相比,農村消費還基本上處于比較典型的功能性消費階段,即比較強調產品的實際使用價值和物質價值,而不太注重產品的附加值和精神享受。如服裝,護體保暖、耐穿耐洗遠勝于鮮艷美觀、個性展示。所以贈品也要突出功能性強或能讓農民覺得這種贈品也能帶來更多的實際用途,因此贈品包裝不宜過分追求豪華高檔,其功效也不宜過分要求多樣化。
要素二:實用要明顯
在促銷中,贈品與獎品對農民來說是一份額外的實惠,對農民具有很強吸引力,例如安徽某啤酒企業針對部分農民亟需農機卻缺少資金的情況,在開蓋有獎活動中,把一等獎設為農用三輪車,而不是彩電、冰箱、空調之類的高檔電器,并對獲獎者大力宣傳,使更多的農民們懷著獲得一輛農用三輪車的夢想,在消費時認準了這一品牌;還有的企業針對許多農民和親朋好友在一起喜歡酒后打撲克的特點,把贈品定為設計精美、市場上買不到的特制廣告撲克,非常受農民朋友的歡迎。
要素三:實惠需求為基礎
農村消費市場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講究實惠。所以商家在選擇促銷品時,一定要考慮其實惠、現實的情感需求,這也是消費者的基礎需求。在一些中、低端產品競爭和農村市場開拓中,能突出滿足實惠功能的促銷品異常受到歡迎。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現使用洗衣盆、香皂、毛巾、柴、米、油、鹽等人們日常必需品作為白酒、紅酒的促銷品獲得成功的實例。
要素四:價值最大化
農村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的主要心態是“眼見為實,耳聽為虛”,要讓消費者真實感覺到物超所值。如某年春節商業旺季來臨時,許多酒類商家早早就開始在各鄉鎮搞宣傳并進行買贈促銷活動。而某企業卻沒有盲目跟進,而是先安排業務人員到各鄉鎮察看各個競品使用的促銷贈品和促銷力度大小。
經過調查大部分競品使用的促銷品基本上為三類:1、贈飲料(果汁、茶、牛奶);2、贈酒(白酒、紅酒);3、贈各種小禮品(火機、家用品、軍刀等);于是他們親自到批發市場逛了兩天,最終選擇了一種產自新疆的禮盒果酥作為系列產品的促銷贈品(并一次購進批發商所有的存貨),這種禮盒果酥的包裝大方漂亮,批發價格在6元/盒左右,而市面零售價格在15元/盒以上,投放市場后因物有所值而大受消費者歡迎。
要素五:了解顧客需求
商家搞贈品促銷最重要的是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如酒和果點是中國老百姓過節消費的必需品,兩者搭配能更好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當然,在選用贈品時也要考慮與品牌的內在關聯度;關聯度越大,越利于品牌的傳播,越容易讓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產生聯想,這樣才會讓消費者重復購買,從而建立品牌的忠誠度。如果是選擇同一品牌的贈品,一定要印有公司商標;如果是選擇其他品牌作贈品,一般要選擇比較知名的品牌為宜。
要素六:可作禮品贈送
大概中國人都有這樣的習慣,到朋友家串門時,總要帶點小禮品。由此推想,我們可以給農民贈送帶有廣告性質的小禮品,使他們很容易記住這家企業及其產品。贈品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用于農民居室的裝飾性禮品,如許多企業設計了成本較低的產品掛歷,利用春節前的消費旺季,贈送給購物的農民。
另一種形式是實用性較強的禮品,如帶有企業產品標志的草帽、日歷卡、撲克牌、鑰匙扣等,這些贈品在一定時期內有保存和使用價值,農民一般作為一種禮品在親朋好友之間饋贈,而且農民消費者也不會輕易將這種小禮品丟棄,保存時間較長,宣傳效果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