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問如何應對市場漲漲跌跌,且看基金定投為你分憂解難。基金定投素有“懶人理財術”之稱,這主要是因為其具有“熨平”市場波動的效果,即在基金凈值高時買到的份額數少,凈值低時買到的份額數多,從而攤平風險。這讓投資者可以忽略市場指數的起起落落,達到輕松理財的效果。
基金定投之所以具有長期理財的良好預期,并能在現實理財中,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歷史回報,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充分利用了長期復利的原理。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復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跡。”理財學上也有個著名的顯示復利威力的“72”法則,即以72除以年收益率,就可以得到本金翻倍的時間。
話又說回來,基金定投固然強調簡單易會,但并不意味著沒有妙招可循。凡事只有掌握了個中訣竅,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游刃有余,基金定投自然也不例外。下面,就為你把基金定投的三大訣竅細細道來。
訣竅一:越早定投,越早受益。投資者越早開始辦理基金定投,就越能在理財成功的道路上領先一步。定投的起點越早,復利效果也越大。例如,同樣是準備20萬元留學教育資金,以上證指數過去實際收益率計算,假定孩子18歲高中畢業。如果孩子13歲時父母開始定投,期間為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復合年均收益率28.5%),每月需投1038元;如果8歲時開始定投,期間為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復合年均收益率15.8%),每月需投508元;如果3歲時開始定投,期間為1993年1月至2007年12月,每月僅需投258元(復合年均收益率10.3%)。越早開始定投,實現同樣目標,每月需要支出的金額越少,早定投晚定投,效果可大不一樣哦。
訣竅二:長期堅持,分散風險。只有堅定不移進行基金定投,才能有機會享受長期復利帶來的神奇效果。時間價值對于基金定投來說尤其珍貴,要收獲時間的玫瑰,惟有堅持如一,除此無它。相關資料顯示,1983年至2003年期間,定投美國股票型基金20年的年平均收益率為10.3%,而從1993年7月至2008年6月,15年定投上證指數的算術平均收益率也達到了8.47%。不間斷的基金定投甚至能夠化腐朽為神奇,舉個真實的例子。在泡沫破滅以來經歷了18年熊市的日本股市,這樣一個爛到連日本人都懶得理會的市場,臺灣人張夢翔卻依靠鍥而不舍地定投日股基金11年(1996年至2007年),最后賺到了每年19%的平均回報。堅持基金定投能幫助你有效分散市場風險,選擇績優基金在2007年A股6000點高位進場開始定投,而在3000點上下已經實現正收益,這正是基金定投實實在在創造的奇跡。
訣竅三:后端收費,回報更佳。本杰明#8226;富蘭克林說過:“不要小看一點點的費用,滲漏的水滴足以淹沒整艘船只!”可見費用成本對長期收益的影響不可低估。基金定投是理財長跑,短時間內,后端收費定投與前端收費定投,到期收益雖然差別不大,長時間累加卻會產生想象不到的明顯差異。定投期限越長,總收益率差異越大。投資者在選擇定投目標時,后端收費基金將有望提供長時間復利發酵后的更高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