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習慣于從電視或報紙上查詢國家公共機構提供的天氣數據的時代,即便大雨傾盆被預報成晴空萬里,我們也只能無奈地聳聳肩,選擇認命。
和多數人不一樣,英國人Simon Cansick偏偏有一股倔勁兒——47歲的他住在英國北約克郡的達戈比村,是個極其普通的會計師。多年以來,Simon一直覺得官方公布的氣象數據不夠準確,他猜想興許是因為達戈比村實在太小,這兒甚至沒有自己的郵局、酒吧和報亭。于是村里的天氣預報數據多半來自臨近這里卻更靠海的斯卡伯勒。
因為地理位置的差別,兩地的天氣自然也有所不同。而準確的天氣預報對達戈比的村民而言十分重要。在鄉下,人們每天都要根據天氣來安排勞動,尤其是在陰冷潮濕的英國,這一點尤其重要。Simon說,“陽光燦爛的日子里,人們就會下地收割、播種或者做做其他農活,如果下雨了,就得重新安排。”很明顯,常常出現誤差的天氣預報總是給當地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換了別人,也許就這樣年復一年地罵下去,畢竟天氣預報聽上去是個專業技術活,普通人難以置喙。Simon卻不信邪,10年前,對天氣預報一竅不通的他再也受不了糟糕的預報數據,決定自己動手研究。他先是借助網絡了解天氣預報的基本常識,又花了1000英鎊買了風向標、風速計等測量設備。設備不能安到其他地方,他就放在自家屋頂煙囪邊上。收集完整數據之后,他再根據數據分析,提供關于風速、陣風速、溫度、降水、氣壓、濕度和云量的詳細預測。
收集到數據并進行分析之后,沒有媒體資源的Simon索性建立起自己的“達戈比氣象站”網站(www.dugglenet.org),開始經營一個名副其實的 “自媒體”。這個網站不但提供Simon收集到的所有數據結果、對未來24小時的天氣預測,還能實時更新——每2秒鐘自動更新一次。Simon把所有信息都制成簡潔明了的圖表,提供每10分鐘、30分鐘和24小時的天氣記錄數據比對,由此預測未來天氣走向,用戶甚至可以自由查詢過去數年間任何一個時刻達戈比村的天氣數據。
目前因為技術限制,Simon只能預測方圓16公里區域內的天氣數據,預測的天數也只能達到一天,而非專業氣象局長達14天的預報。部分專業人士,比如英國氣象局的預報員Charles Powell,對Simon的這個非專業氣象站很是不屑,稱其“將設備安置于屋頂的做法很不專業,它們吸收的光線更多,因此測試出的氣溫會更高。我們的設備安置于固定的地方,得到的數據更連貫一致”。
盡管如此,來自當地村民的反饋卻驚人的好,所有人都承認,起碼對于達戈比村來說,Simon的預報準確率要比專業氣象站高得多。越來越多的官方機構也認識到了 “達戈比氣象站”網站的價值——最近,Simon收到一封來自達戈比村所在的賴代爾市議會的郵件,議會希望能將Simon的網站鏈接放在自己的官網上,而鏈接的位置比BBC網站更顯著,這讓Simon得意極了。一些美國和德國的氣象網站,也采用了Simon的數據。
許多媒體給他冠以“挑戰官方氣象預報霸權”的美名,對此Simon非常淡然,“我學了一下怎么才能預測天氣,然后添置了些設備。很多人給我發來郵件,告訴我他們很信賴這些數據,很多農夫每天都會查閱這些數據,根據這個來計劃自己的一天。我很高興這個社會有這樣的資源——尤其是在冬天天氣變得更壞的時候,這樣一個人人可用的可靠數據會提供更多幫助,不管他們是計劃明天干嘛,還是僅僅想知道下班路上會遇到怎樣的天氣。我只是覺得我可以做得比專業人士更好一點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