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 晴
“一切的背面,有一個簡單的我。一切的改變,不一定是真實的。”
——《世界的另一面》
一
我叫續續。
痞子蔡曾說:“我們是平凡的人,我們也是特別的人,所以我們是特別平凡的人。”而提提喜歡說:“我們只是平凡著的特別人。待明日,我將不再平凡。”這是提提從高中講到大學的話。而我只希望做一個平凡的人。正如現在,我很平凡地在北京一家報社做編輯。
我向來都是很隨意地過日子的,所以,所有的書都被我隨意地鋪在地上,床上,桌上。唯有一本《左手倒影,右手年華》被我好好地放在抽屜里。因為那是提提送的,雖然很久了。
真的很久了。
那天,不是特殊的日子。可提提很開心,捧著《左手倒影,右手年華》到學校的紫藤下來找我。
“送你一本書——《左手倒影,右手年華》。”
“為什么要送這本書?”
“因為這個題目啊。我喜歡,左手倒影。”
“我……我喜歡,右手年華。”
“只要喜歡就好啊。”
“有誰能夠設想,自己會在某個場合,某個時候遇到某個人。”(《左手倒影,右手年華》)
我和提提是高中三年和大學四年的朋友,這么長時間能在一起,也許很不簡單吧。我們的相遇是因為文學,也許那個時候那些淺薄的文字還只能稱之為文章吧。學校的文學社挺不錯的,可當時我們班只有我和提提參加,所以就這樣,我們成了朋友。因為相同的志趣。
文理分科,一道分開許多朋友的線,可至少我和提提沒有因為它而就此分手。高中三年,我們像所有好朋友一樣,過簡單的生活,把自己埋沒在習題試卷中,每天都在掙扎中學會成長,但有朋友在日子不會讓人變得麻木,朋友是最好的陪伴者。高考,本應是我們將要分離的時候,我帶著簡單的行李踏上北京,而提提則會帶著她那遠大的夢想去她盼望很久了的上海,可不知為什么,提提在填志愿的前一天改變了主意,填下了北京。
之后,提提告訴我:“我怕你會站在沒有朋友的大地上眺望被城市吞沒的地平線。我的朋友可能只有續續一個吧。”可我聽到這些時,竟覺得自己如此的卑微,我來北京的目的很簡單,這是我小時候生活的城市,情感留在這了,就不可能被帶走,我是看著它變化的,我只想回到這里,滿足自己內心那種卑微的感覺,而朋友,在那一刻為何顯得如此薄弱。
也許,那就是為何提提最后會去上海的原因吧。身旁是一個沉浸于城市的花花綠綠之中的朋友,每天所面對的是那張不再熟悉的臉龐,內心的失落感總會沖去所謂堅不可摧的友誼。大學畢業后,面對這個失業率不低的社會,我們這些所謂的受過高等教育的學子,迷惘地選擇著自己的職業。我留在了北京,做著我的小編輯。而提提去了上海,也許那樣一個經濟大都市,才適合她這種頭腦聰明的女孩子吧。她走的那天,我沒去送她,我只是一個人躲在房間里,然后回想那些覺得可笑的話:我們以后要一直在一起,在一個城市學習,在一個城市生活;我們要買對門的房間,我們要在同一天結婚;我們會……為何所有的承諾都顯得如此蒼白。我,應該是那種在分別時才會想起對方的好,才會開始留戀她的那類人吧。
最后沒有去送提提的原因,應該是我覺得:朋友久了也會膩,更何況是我這種朋友呢。我堅信“距離產生美”。只有這樣,我們才會知道世界的另一面,才會欣賞到別人的背面。
“回憶,感傷,然后笑著開始自己全新的旅程。”(《左手倒影,右手年華》)
我,是普通的市民,擺脫不了這個社會所賦予的壓力。所以,工作是我唯一要做的事,而感情就暫時擱置一邊吧。
前幾天,在處理投稿時,發現一封來自玉樹災區孩子的文章:……災區有位支教的提提姐姐和我講了她的故事,她告訴我:“朋友真的很重要,于我而言,我的朋友只有一個。而她卻沉沒在了社會的快速節奏之中,成為了經濟建設中一個被埋葬了的不起眼的人……”假若沒有看到這篇文章,也許那段友情,那個人真的就會那樣被慢慢忘記吧。
四月底五月初,我帶著《左手倒影,右手年華》,還有幾件衣服,離開了已融到血液的北京,踏上了玉樹支教之路。就像提提當年那樣踏上北京路。也許,朋友會使我們改變很多吧。
“一切的背面,有一個簡單的我。一切的改變,不一定是真實的。”(《世界的另一面》)
二
我叫提提。
我是一個有過執著夢想,卻最終還是被打敗的人。我不知道這樣形容自己合不合適。至少,事實證明我的經歷就是這樣的。
“躲在某一個時間,想念一個段時間的掌紋。
躲在某一個地點,想念一個人,站在來路,也站在去路的,讓我牽掛的人。”(《左手倒影,右手年華》)
續續,我唯一的朋友。我們平平淡淡地在一起七年,但在平平淡淡的日子里我們發生了很多改變,然后友誼就這樣升級,破碎。曾以為生活只有有了夢想就會有動力就什么都不怕了,可當朋友在平凡的生活中改變初衷,我才知道夢想會這樣容易破碎。
“究竟誰是誰的過客,誰是誰的點綴。”(《左手倒影,右手年華》)
高中三年,一切都簡簡單單,順順利利,拋開那些讓人發麻的試卷,那還算是一段很不錯的時光。分班,高考,這些都沒有成為我所厭惡的一部分。
捧著我最喜歡的書去見我最重要的人,也許是一件很難忘記的事吧。
“送你一本書——《左手倒影,右手年華》。”
“為什么要送這本書?”
“因為這個題目啊。我喜歡,左手倒影。”
“我……我喜歡,右手年華。”
“只要喜歡就好啊。”
我喜歡的紫藤盛開在我的頭上。“醉人的戀情,依依的思念”,這是紫藤的花語,現在想想,也許這樣的場合,這樣的地點,送某人這樣一本書,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吧。
高考填志愿前,續續曾說北京就是她的目的地,今生不留在那兒會是一種遺憾。而我的上海夢就這樣破碎,我不知道為什么,只是《左手倒影,右手年華》中的那句話讓我實在放不下。或許說我怕她會那樣,換言說是我擔心那樣,我怕我會站在沒有朋友的大地上眺望被城市吞沒的地平線。也許是身為射手座的,本就比較看重友情吧。
可一切的一切,都沒我想象中的美好。我和續續的關系,從兩小無猜慢慢變質。過分的呵護,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友誼得到的只是那不正常的發展。舍不得喝的牛奶放在冰箱里,最終,它卻變得臭味難聞。
在我看來,我和續續關系惡化的原因,應該是我們的想法總是相差很遠的,從高中到大學沒多少次是一樣的,可我們卻因過分寬容的態度回避著一切,至少這七年來,我們根本就沒怎么吵過架,可最終它還是爆發了。而最終使我們彼此遠離的,應該是那場所謂的辯論賽,辨論的話題是“事業和感情到底哪個更重要?”我毫不猶豫地站在了感情這一邊,而續續的選擇竟是事業。辯論的話題很尷尬,辯論的人很尷尬,辯論的過程很尷尬,辯論的結果同樣很尷尬。
“感情,事業,當然是感情啦。失去感情的生活,那將是一種怎樣的生活啊。”
“但那至少使我們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啊。”
“那……那我們的精神上呢,心靈上呢?這些事業又給不了你。”
……
后來,就因為這件事,我們倆好長時間都沒說話。那一刻,我才明白,原來,我們并非志同道合的朋友。而其實,我們就像兩種不同價格、不同材質的布,被不小心放在了同一個架子上。
所以,我帶著破碎的友誼和破碎的夢想去了上海。那天,續續沒來送我,我本期待能出現一個類似于電影的結局。
也許,真的只有距離才會產生美吧。我們太近,所以分開會比較合適吧。所以,我為我,為她離開了這座本就不屬于我的城市,去了曾經如此渴望的大城市——上海。
“沒有預料的開始,沒有準確的結束。緣生緣滅就在一念之間。”(《陌上花開》)
也許,我和續續的緣分也就這樣結束了吧。
本以為我可以像續續一樣把自己葬在工作之中,可我做不到。城市繁華的背面總藏著讓人猜不透的東西。換言說,繁華只是為了掩蓋。生活在這樣一座快節奏的城市里,人與人之間的關懷正以一種我們所想不到的速度直線下降。站在上海的街頭,我會回想自己那個偏僻的故鄉,即使我曾經那么討厭它,可這改變不了我對它的懷念,也許一切都是會改變的吧。
每天奔波在上海的各個地方,在地鐵中加快自己的進程,將自己的時間都消磨在其中。每個在上海上班的人都擁有一樣的表情,一樣的神情,甚至可能有一樣的思想。這終究會使所有的人都麻木。因此,我開始思考自己到底是不是平凡著的特別的人。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樹地震。而5月1日將在上海召開世博會。也許這樣的盛會對于上海,對于每個在上海工作的人都是一件好事吧。可我就在這個時候交上了辭職信。收拾起幾本書幾件衣服,離開了已讓我看不清的上海,踏上了玉樹支教之路。心理的安慰在某一時刻竟會如此重要。
去災區之后,遇到了一個女孩,大概十六七歲,是個開朗的女孩,而且會講一口標準的普通話。父母在外經商,她是由爺爺奶奶撫養長大的。這次地震,她失去了爺爺,但在她的身上我卻找不到地震留下的陰影。她和我說:“不是所有的困難都會讓人倒下的。”我發現她和我那么相似,我們是表面堅強而背面脆弱的女孩。所以就在那一刻想起了那個曾很壯志地說我們是平凡著的特別人的那個女孩。然后,我就和那個女孩講了我的故事。也許,沒有那個女孩,我真的會在費盡心機忘得記憶的時間里慢慢忘記那段感情,那個人。
之后,那個女孩寫了一篇文章,在文章中她稱我是一個平凡著的特別的人。不知為什么,我給了她續續報社的地址。
“回憶,感傷,然后開始自己全新的旅程。”(《左手倒影,右手年華》)
那天,翻著《左手倒影,右手年華》。“如果時光能夠流轉下來,宿命會有它完滿的結局。”或許,我應該擁有信心看明天,因為我是平凡著的特別人啊。
“一切的背面,有一個簡單的我。
一切的改變,不一定是真實的。“(《世界的另一面》)
“一個人總是下意識地靠近一些與自己相似的人。”(《左手倒影,右手年華》)
你們所認為的不相似可能就是最相似的吧,有些事不用說也能心靈相通。
相遇,相知,相離,接下來是什么呢?
浙江省樂清市白象中學金鰲文學社
指導教師:黃 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