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全稱支氣管肺癌。近半世紀來,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明顯上升趨勢。WH01995年公布肺癌是全世界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我國不少城市肺癌已占惡性腫瘤發病率的第一位。吸煙與肺癌的發生關系密切,日本統計被動吸煙者患肺癌的幾率要高30%。肺癌的高發年齡約50~60歲,尤其是長期吸煙者,包括被動吸煙,凡從事煉焦、石棉等職業者應視為高危人群,必須定期做肺部x線檢查,以期早發現早治療。
肺癌的臨床癥狀無特異性,與一般的呼吸系統常見疾病相類似,但下列癥狀的出現要引起重視和警惕:1咳嗽,尤以干咳為主要表現,有少數痰中帶血者更要提高警惕;2,近期不明原因的消瘦;3,胸背部出現脹痛或酸痛者;4,不明原因的男乳發育、皮膚瘙癢或關節酸痛者有時是肺癌的前期癥狀,要引起重視;5不明原因的聲嘶,或頸部粗大,頸靜脈怒張癥狀出現時,此乃肺癌的晚期癥狀,系肺癌腫塊或腫大淋巴結壓迫胸腔內的喉返神經或上腔靜脈所造成的上腔靜脈壓迫綜合征;6,有時可出現鎖骨上或腋下淋巴結腫大的遠處淋巴結轉移的癥狀;7,也有因腦、骨、肝等臟器的遠處轉移出現相應的癥狀。
肺癌的診斷主要依據患者的癥狀、體征、x線(CT)的綜合分析,最后還要依據纖支鏡或肺穿刺的組織活檢取得病理診斷才能確診。
對晚期已有鎖骨上或腋下淋巴結轉移者也可作腫大淋巴結穿刺或切除活檢明確最后診斷。
肺癌的早期診斷率不到20%,其原因一方面是肺癌的癥狀往往與一般肺部疾患的癥狀相類似,如咳嗽、咳痰、有時痰中帶血或胸悶、胸部發脹甚至有的背部脹痛等。對這些癥狀的出現要提高警惕,盡早做胸部x線檢查以及對肺癌可參考的腫瘤標記物檢測;其二是有些患者有病不及時檢查和治療,常拖到病重后才求診,以至耽誤了病情,確診肺癌時往往都已中晚期;第三是有些患者及部份醫務人員對有些肺癌的早期癥狀缺乏認識和了解,特別是某些特殊性肺癌可分泌某些激素肽類生物活性物質,在肺部癥狀之前先出現,如關節酸痛、男乳發育癥、皮肌炎、高鈣血癥等癥狀,此謂異位激素綜合癥,若能對這些癥狀的出現與肺癌的關系聯系起米,有助于對某些肺癌的早期診斷。
掌握肺癌的分期,有助于掌握病情以及較好的采納哪種治療方案及康復計劃。大致可以這樣來區分肺癌的分期:腫瘤原發灶小于3公分者,以及支氣管旁或肺門旁無淋巴結轉移者屬I期,即早期;若病變腫塊已大于3公分,或不論腫塊大小,但已侵犯臟層胸膜或伴有肺不張者(不全性肺梗塞),或支氣管旁、同側肺門淋巴結已有轉移者為Ⅱ期,即中期;不論腫塊大小,若已侵犯胸壁、橫隔、心包者為Ⅲ期;不論腫塊大小,若腫瘤已侵犯心臟、大血管、氣管、食管或椎體、隆突者,以及有臟器遠處轉移者皆為Ⅳ期,即晚期。
肺癌的手術治療可分為根治性手術及姑息性手術兩種,根治性手術是指將原發病灶及其轉移的淋巴結完全切除干凈,姑息性切除手術是指手術時胸腔內仍有殘存癌組織(如大血管旁的淋巴結無法切除)或手術時認為已徹底切除,但術后病理報告殘端癌細胞陽性者也認為是姑息性切除術。
肺癌的放射治療:放射治療由于設備的升級換代,放射技術的飛躍發展,日益成為肺癌治療的重要手段,肺癌的放射治療可分為根治性放療、綜合治療中的組成部分和姑息性放療等。根治性放療是指有些早期病人不愿做手術的,可以爭取根治性放療,或者有些病人因其它臟器有疾病不適宜手術時也可采取放療達到根治的目的。在綜合治療中放療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如術前放療,可提高手術切除率,減少術中腫瘤播散的危險性,也可為手術有困難者的肺癌病人先行放療,待腫塊縮小控制一定程度后爭取再做手術。術后放療使得有些因手術不徹底或有癌細胞殘留的病人得到有效的控制,提高了治療效果。姑息性放療是指對晚期肺癌的減癥性治療,能顯著減輕患者的病情,延長生命,改善生活質量,如對肺癌有骨轉移而疼痛劇烈或已有腦轉移劇烈頭痛和嘔吐者,可用放射治療起到非常好的止痛效果。
肺癌的化學治療:近30年來,腫瘤化療發展迅速。特別對小細胞肺癌的療效無論早期或晚期均較肯定,甚至有根治的少數報告。對非小細胞肺癌也有一定療效,已作為肺癌綜合治療中的一個重要手段,但主要是輔助或姑息性作用。對中晚期肺癌放療與化療的綜合應用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可明顯提高中晚期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質量。
最后要特別強調的是為減少和預防肺癌的發生,勸誡人家遠離煙草,吸煙與肺癌發生的關系甚為密切,吸煙與不吸煙患肺癌的危險性高十倍以上,若再接觸有害工種(如錫礦及石棉開采等)危險性可增加20倍以土。美國癌癥協會對25個州的隊列研究表明,開始吸煙年齡越小,肺癌發病的相對危險度越高。吸煙與肺癌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劑量效應關系,英國的肺癌隊列研究結果表明,每天吸煙5—14支,15—24支,25—49支者,其肺癌發生的相對危險度分別為7.5、9.5和16.5。大量的流行病學研究結果表明,戒煙可使肺癌發病率下降,吸煙者即使已到中年戒煙,也會減少以后患肺癌的危險。近年英國、美國、荷蘭等一些歐美國家,由于限制吸煙的法律和條例的實施,男性肺癌死亡率已日趨穩定和下降。
我們應積極行動起來,遠離煙草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