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中下旬,大批亞太國家的戰艦如潮水般涌入位于美國夏威夷的珍珠港,這個世界知名軍港一時變得熱鬧非凡。在之后的一個多月的時間里,來自亞太地區14個國家的34艘戰艦、5艘潛艇、上百架軍用飛機將在美國海軍的帶領下參加代號“環太平洋2010”的大規模軍事演習。“環太平洋”演習素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軍事演習之稱,美軍雖然并未明確表示演習是針對某個國家,但從演習的實際內容和備方的觀點來看,軍演具有很強的針對性。“環太平洋”演習的日程安排雖然是早已排定,但它開始之時,恰好正值中國堅決反對美國向黃海派出核動力航母這樣一個特殊時間段,再從各國專家的分析看,美國舉辦此次軍演的目的可謂昭然若揭,我們對此不能不有所警惕。
冷戰后規模最大的海上軍演
“環太平洋”軍演始于1971年,最初作為例行性演習每年舉行一次,1974年開始改為每兩年舉行一次,一般在5—7月間舉行,為期一個半至兩個月。演習旨在保護太平洋重要海上航道,加強美國海軍與太平洋環形圈內各國海軍的戰術水平,提高多國聯軍部隊海上協同作戰能力,特別是在應付突發事件時的協調配合,確保海上重要交通線的安全和該地區的穩定。但近幾年來,演習性質發生了很大變化,加入了大量救助難民、船舶檢查等人道主義訓練科目。
“環太平洋”演習由美參謀長聯席會議與各參演國軍方最高指揮機構共同主持,太平洋總部組織,太平洋第3艦隊具體實施。美海軍第3艦隊、太平洋潛艇部隊、空軍及國民警衛隊部分部隊,日本海上自衛隊第2護衛隊等,韓國海軍所屬部隊,加拿大太平洋艦隊及部分特種作戰部隊,智利、英國等部分官兵參演,總兵力約2-5萬人,艦艇50-60艘,飛機200架。主要進行海上航渡、水面戰、反潛作戰、魚雷攻擊、兩棲登陸作戰、海上封鎖、海空協同、近距離空中支援、海上對抗、空中攻擊、陸空協同、海上補給、特種戰、電子戰、人道主義救援等內容的演練。
今年的“環太平洋”軍演已于6月23日正式開始,并將一直持續8月1日。來自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智利、哥倫比亞、法國、印度尼西亞、日本、馬來西亞、荷蘭、秘魯、韓國、新加坡和泰國14國海軍派出戰艦參加。演習的科目包括反潛戰、水雷戰以及登陸演習,其中25艘各國軍艦將參與實彈射擊。為此,美國海軍專門調集了3艘退役艦艇作為靶船,它們將在魚雷和導彈的爆炸聲中沉入海底。這次演習不僅規模比2008年更為龐大,而且作為主導方的美軍,更是派出海陸空各種精銳裝備。
參加演習的美軍艦艇,包括“里根”號核動力航母、“好人理查德”號兩棲攻擊艦、“自由”號瀕海戰斗艦、3艘核潛艇以及其他8艘軍艦。其中“自由”號是瀕海戰斗艦的首艦,更代表未來美國海軍艦艇的發展方向。這一美國海軍的全新艦種性能到底如何,將在演習中展示在各國海軍面前。
此次演習中反潛作戰受關注。據稱,韓國和日本各派出一艘常規潛艇提前抵達珍珠港為演習做預備。美國海軍一直把常規潛艇作為最主要的威脅之一,“尤其是在潛艇密度極高的東亞”。在以往的演習中,日韓常規潛艇通常負責來模仿假想敵潛艇,通過實戰尋找對抗中俄潛艇的辦法。
打擊微型潛艇,海空聯合演練
美國海軍一直把常規潛艇作為最主要的威脅之一,“尤其是在潛艇密度極高的東亞”。由于此前“天安”艦事件被認為暴露出韓國海軍無力發現朝鮮微型潛艇,這讓采用同樣裝備和訓練方法的美國海軍捏了一把汗。據透露,此次演習專門增加了應對朝鮮微型潛艇威脅的科目。
演習的另一個重頭戲是演練海空協同作戰。美軍太平洋總部下屬智摩一太平洋論壇專家卡爾·貝克爾指出,美軍出動大批空中力量參演,其目的就是為了探索海空聯合作戰。美國戰略和預算評估中心的一份最新研究報告,就詳細描述了美國“海空聯合作戰”的戰法。美軍此次軍演將有可能演練其中的一些戰法。
報告認為,最初階段美國及盟國軍隊和基地將要遭遇“敵人’的精確打擊,美軍此時必須完成針對“敵人”戰場網絡的致盲作戰,對“敵人”遠程情報、偵察、監視和攻擊系統進行壓制,并保持在天空、海洋、太空和網絡空間的控制權。
不過,分析人士認為,美軍海空聯合作戰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落實,主要障礙是預算有限和軍種文化沖突。在預算方面,實行“海空聯合作戰”需要新建西太平洋島嶼上的機庫、跑道等,此外還需要新研制遠程戰略轟炸機與反艦導彈。
在軍種文化沖突方面,美海軍的“大海軍”思想與空軍的“大空軍”思想是對立的。對美國海軍來說,放棄一些作戰任務,比如將海上偵察任務讓給空軍,與空軍分享作戰飛機,他們很難接受,擔心自己的地位因此而下降。
頻繁演習意圖阻止中國
今年的“環太平洋”軍演已經是自1971年以來的第22次。美國海軍官方介紹說,這次的演習設置很多,除了各種海上作戰科目外,還包括發生地震等災難時的人道主義救援、打擊海盜等非常規作戰項目。但美國海軍專家透露,實際上這次演習的目的是“防備亞太地區崛起的新興軍事力量,其中就包括中國”。此次演習的方案設計主管、太平洋論壇戰略預計研究中心的卡爾·貝克爾在夏威夷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該演習是對美國和盟國海上實力的展示,目的是協調各國的海上協同作戰能力,同時借此確保美國在南中國海的海上通道暢通無阻。此前美國《防務新聞》曾多次宣稱,中國海軍正在發展“區域阻斷”戰略,能通過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等遠程打擊火力,阻止美國海軍艦艇編隊進入臺海等特定海域。
貝克爾表示,中國海軍活動范圍正在越過日本列島,并強調在南中國的主權。他認為,“環太平洋”系列演習原本針對的是蘇聯在太平洋地區的活動,但“現在必須灌入新的理念,即守衛美國及其盟國在商業以及通信海道方面的安全并展示美國的力量,維護美國的國家利益,并確保美國在太平洋上航行自由的權力”。
分析人士認為,美軍頻繁在亞太地區集結,并舉辦大規模演習,是希望通過磨合與各盟國的聯合作戰能力,維持亞太地區的前沿駐軍,阻止以及圍堵中國這個潛在的戰略對手。美、日、澳舉行軍演針對中國的意圖明顯。日本首相菅直人上月在日本朝野各黨黨首辯論會上就沖繩美軍普天間搬遷問題表示,對中國增長軍力一事必須予以嚴重關注。而美國與韓國即將舉行的軍演,擬在中國和朝鮮半島之間的公海——黃海舉行,正如韓國《每日經濟新聞》所說:“華盛頓”號航母一旦到達黃海,可以像看自己(指美國)的手掌心一樣觀察中國主要海軍基地和戰斗力。
而“環太平洋”海空聯合戰法演練,目的就是針對美國蘭德公司為中國“設計”的“區域拒止”戰略。美國戰略和預算評估中心公布的《空海戰斗:起航點作戰概念》研究報告稱,當前中國對美國空軍和海軍構成了最嚴峻“區域拒止”挑戰,而美軍現有能力卻無力應對。
雖然中國是環太平洋的一個大國,美國迄今尚未邀請中國觀摩該演習。美國海軍稱,1999年美國會通過的“2000財年國防授權法”排除了與中國直接的軍事接觸,除非是搜索救援和人道援助行動。2008年舉行“環太平洋”軍演時,夏威夷最大報紙《檀香山廣告報》稱,這可能是美國軍方摸不清中國軍力增強的意圖而造成的。
軍演帶來的啟示
聯合軍演是部隊訓練的高級階段,又有鮮明的針對性。透過軍事演習達成軍事嚇阻目的,已經成為常態。軍事強權通常采取兩種方式展示軍威,一是通過小規模的戰爭,迫使區域內國家臣服;二是通過頻繁、大規模的軍事演習,提高部隊的實戰能力,以威嚇潛在競爭對手。
美軍就認為,軍事演習的一大顯著特點就是威懾性。通過軍事演習故意向敵國顯示武力,明白無誤地“告訴”對方,膽敢挑起事端或發動戰爭,必將付出巨大代價,以此對敵國施加一種強大的軍事壓力,使之不敢輕舉妄動。
其次,明顯的針對性也是軍事演習的重要特點。美國為了遏制中國,在中國周邊頻繁組織實施許多針對中國的軍事演習,除了加強與日本、韓國的軍事演習外,還拉攏東南亞、南亞、中亞等國家舉行軍事演習。綜觀美軍軍事演習,作戰對象非常明確,具有明顯的針對性特點。
此外,從演練作戰程序來看,軍事演習具有很強的促進性。演習是近似實戰的綜合訓練,是軍事訓練的高級階段。特別是聯合軍事演習,盡管參演的國家有著各自不同的社會制度和法律規章,各自的軍隊在軍事戰略、戰役指導和戰術戰法等方面又不盡相同,但是演習所提供的平臺確實能達到相互交流、切磋技藝、取長補短、協同作戰的目的。
可以肯定的是,中國崛起已經成為歷史之必然。透過“軍演迷霧”,我們感到,“和平崛起”的戰略內容并不排斥軍事實力的強大和堅決維護國家核心利益的決心
中國周邊地帶是大國集中的地帶,俄羅斯、日本、印度都處于該地區,超級大國美國在該地區有密切的同盟關系和駐軍。幾個大國之間的利害關系也十分復雜,中美、中日、中印、日俄、美俄之間的安全困境不僅對區域安全產生重大影響,而且會牽動世界局勢的演變。
我們注意到,這些演習發生的時間非常集中,地點也都發生在亞太地區。而當前,東北亞地區沒有形成有效的安全機制,缺乏機制約束的眾多行為體之間難以形成相對穩定的安全關系。同時,東亞經濟的快速發展使本地區資源的爭奪更加激烈,懸而未決的領土、資源爭端問題更加突出,霸權主義的插手使熱點升溫甚至失控的危險性仍然存在。
歷史一再證明。國防軍事手段在特定情況下是維護國家利益、實現地緣戰略目標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依靠和平手段解決問題與爭端是中國一貫倡導和追求的目標,但不論是戰爭解決問題,還是和平解決問題,軍事因素都在直接或間接地發揮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和平崛起”的戰略內容并不排斥軍事實力的強大和堅決維護國家核心利益的決心。
臺記者指演習假想敵鎖定中朝
盡管朝鮮半島稍早曾因“天安艦”事件一度情勢緊張,不過在朝韓雙方克制下,氣氛已見緩和,美韓原定6月底進行的針對北韓的聯合演習,也因而暫緩。
但假若美方未在此時適度伸展肌肉展示軍力,恐也會被朝認為示弱。因此,就算未在接近朝的黃海區域進行演習,美,韓加上日本,同樣可以借由這次“環太平洋聯合軍演2010”針對朝情勢進行聯合軍演,特別是日、韓派遣參與這次演習的都是傳統的柴電潛艇,目的即扮演朝鮮的潛艇假想敵任務,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對于這次演習的目的和內容,朝鮮也是心知肚明。當然。一直被美軍排除在已經舉行22次“環太平洋”軍演之外的中國,長期以來因為臺海情勢詭譎也在披視為演習目標之一,不過因為臺海軍事已見和緩,朝鮮已搶走演習想定的首要焦點。
臺灣《中團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