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舉止古怪、專橫跋扈的阿桑奇,面臨多股力量的圍剿,將落腳何方?
時下,朱利安·阿桑奇儼然已經成為了一名被全球追捕的通緝犯、一個四處漂泊的逃亡客。
維基解密網站(WikiLeaks)不顧美國五角大樓的禁令,于lO月22日再次公布了近40萬份關于伊拉克戰爭的秘密文件,內容包括美軍對虐囚行為熟視無睹、對平民死亡的統計數字遠超伊政府公開數字等等。這是維基解密繼今年7月公開7萬多份阿富汗戰爭秘密文件后的再度“出手”,網站創始人和總編朱利安·阿桑奇也因此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
在倫敦帕丁頓區的一家埃塞爾比亞餐館里,阿桑奇接受了《紐約時報》記者的專訪。采訪過程中,阿桑奇盡可能壓低自己的聲音,以避開他擔心的情報部門的竊聽。
“既然已經決意走上這條路,我就不會妥協,在這樣特殊的情形下,我感到異常興奮。”阿桑奇對前來采訪的美國記者說。那天,他戴著羊毛氈帽、留著小胡須,身后還跟著一名隨從。為了安全起見,他要求自己的追隨者們使用昂貴的加密手機,還與他們交換衣服來穿。阿桑奇在人住酒店時登記假名、染發、睡在沙發或地板上,堅持用現金來代替信用卡。
阿桑奇認為,接下來的幾個星期將是最危險的。
阿桑奇并不清楚美國及其盟友會對他采取什么行動,這也讓他感到些許焦慮。五角大樓和司法部門公開表示,將依據美國1917年頒布的反間諜法來處理阿桑奇的此次泄密事件。
阿桑奇的回應是一繼續逃亡,不過,現在已經沒有安全的避難所了。在阿富汗戰爭文件被曝光期間,他飛到了瑞典,尋求新聞自由的保護。那時,他得到的是歡迎和追捧, “他們稱我是新聞界的詹姆斯·邦德,”阿桑奇說, “我擁有很多粉絲。”
8月,瑞典的檢察官宣布,正在對阿桑奇涉嫌性騷擾和強奸兩名瑞典女子展開調查,阿桑奇本人對此予以否定,并堅稱雙方發生關系都是自愿的。近期,瑞典政府還駁回了阿桑奇提出為自己和網站提供安全庇護所的申請。毫無疑問,丑聞讓他隱秘的生活壓力倍增。
被指控強奸罪名之后,阿桑奇從斯德哥爾摩飛往德國柏林。他的一個背包連同三臺加密的筆記本電腦在旅途中丟失。他的下一站是倫敦,持有澳大利亞護照可以讓他在那里住上半年。阿桑奇曾計劃到另一個擁有廣泛支持和寬松環境的北歐國家——冰島駐留,但計劃擱淺,原因是“冰島政府受到了華盛頓方面的影響”。而他的祖國澳大利亞官方的態度是一旦美國對阿桑奇提出指控,愿意進行合作并提供幫助。
現在,對阿桑奇表示“強烈譴責”的不僅是各國政府,許多曾并肩作戰的“戰友”也正離他而去。他們認為阿桑奇舉止古怪、專橫跋扈且不切實際——這些解密的文件可能帶來的是鮮血的代價。一些維基解密網站的工作人員說,對外公布阿富汗作戰文件是阿桑奇一個人的決定,而且他不愿刪去報告中有關情報部門的名稱。
資金也是阿桑奇的一大問題。上周,一家曾經為維基揭秘收集捐款的英國公司終止了與該組織的合作。阿桑奇指責這些舉措的背后有美國“黑手”,但美國予以否認。
2006年,當時39歲的澳大利亞人朱利安·阿桑奇利用成熟的黑客技術建立了維基解密網站時,無疑為“舉報人”這個職業下’了新的定義——收集大量資料、超越政府和機構的管制存儲這些文件,自己決定何時在全球范圍公之于眾。
在接受完《紐約時報》的采訪后,阿桑奇,這個被世界上最強有力的機構列入黑名單的神秘人物,又一次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