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東京旅游不一定非得去新宿和歌舞伎町,宮崎駿美術館是喧囂而時尚的大都會中一處幽靜的所在,最適合童心未泯的人編織夢境,比迪士尼樂園更具童話色彩。
每當我的玻璃八音盒發出舒緩的《伴隨著你》這段音樂時,我的心都會再一次跟隨希塔和巴魯飛起來,飛往那座銀灰色的城堡——Laputa,那里是我向往的世界。從《天空之城》開始,我便沉醉于宮崎駿憑借超凡想象力創造的一個又一個神奇的世界: 《風之谷》,《龍貓》,《千與千尋》……我想我中了宮崎駿作品的毒,一輩子也解不了。
來到東京后,獲知在東京三鷹市井之頭的恩賜公園內,宮崎駿親自設計并建成了占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的“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 (GhibliMuseum),我欣喜若狂,那種激動興奮、急欲朝拜的心情即使是迪斯尼樂園也是不能給予的。
居然限制游客人數!
美術館名字里的“三鷹之森”指的是三鷹市的森林, “吉卜力(Ghibli)”這個名字事實上本意是指“撒哈拉沙漠上吹的熱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意大利空軍飛行員將他們的偵察機也命名為“吉卜力”。“飛行器狂人”宮崎駿于是決定用它作為自己工作室的名字,而這個名字更深層的含意是希望這個工作室能在日本動畫界掀起一陣旋風。
美術館售票方式很特殊,只有預售票,現場不售票。我想是因為每日來自世界各國的“朝拜者”太多,而宮崎駿本人卻希望游人少一點才好,他認為雖然是建造美術館,感覺卻像在制作一部新電影,必須要做很多新的東西才行,是相當大的工程。而且建造工程完成也并不代表結束,必須一直繼續下去才行。游客少些可以讓大家在參觀時能更好地欣賞。
從正門入口望進去,會看到墨綠色的大型告示牌,寫著“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里邊的假售票窗口里安坐著身材巨大的龍貓先生,不過龍貓先生可不賣票,只能笑容可掬地跟游人合影。美術館通常會開側門,排隊直接進入美術館的主建筑物,那是個大概三層樓高的建筑,五彩的顏色粉刷在墻面上,看起來充滿活力。據說,它的外觀是取自奧地利知名的百水公寓。排隊等侯時,東張西望的我驚喜地在花壇里發現了《千與千尋》和《哈爾的移動城堡》中建筑的微縮模型,看來這里可不是隨隨便便走馬燈似的看看就可以的地方,要細細地探究,像尋寶一樣。
在工作人員三令五申禁止照相等事宜后,終于可以在入口柜臺兌換電影底片式的正式入場券了。每張入場券上都隨機地印著一部影片的內容,如果同行的人多,還可以根據自己喜愛的電影互相交換一下,我就將自己手里的《魔女宅急便”換成了最愛的《天空之城》。
館內路橋相連,樓臺錯落,每個細節都充滿著童真和夢幻,突然感覺眼睛不夠用。不能照相真是太遺憾了,只好用眼睛、用心使勁地記住。頭頂上方的天花板有一個大大的笑臉太陽以及茂盛的藤蔓圖案,仔細看還會發現龍貓、騎掃帚的魔女琪琪。中央走廊屋頂處有個大吊扇,似乎也可以與宮崎駿大師的作品搭上關系,但我卻不知創意來自何處。
中央走廊的左邊是影像展示室——“土星座”,這里每天都在放映最新的吉卜力工作室出品的短劇。展示室面積不大,小座位、低臺階,就像是個兒童劇場。短劇雖然全程日文發音,沒有中、英文字幕,但無論是表現人與自然的和諧還是親情的可貴,都可以通過簡單的情節讓所有人不受語言障礙而為之感動。 看完短劇再到旁邊的動畫制作展示室參觀,這里主要是介紹動畫片的原理與制作的技巧,從中可以獲得很多不錯的實用知識,其中有個大型模型,上面有大小龍貓、小梅姊妹還有貓公車、小煤灰。雖然看起來沒什么特別,但是當它快速轉動后,就活生生地動了起來,可以看到龍貓在跳繩、貓公車快速地奔跑起來……讓人驚嘆于動畫的奇妙。
在一層,動畫中的角色以無處不在的形態與游人見面:絢麗多彩的壁畫,光影斑斕的彩色玻璃,到處都是一個個通話故事,給人驚喜連連,游客們都會激動地談論相關影片的內容,此時大家都是孩子,都徜徉在童話世界中。
獨特的感受
二層更是不得了,到了宮崎駿的模擬工作窒。大家的腳步都變得很慢很輕,生怕打攪了大師工作,當然更重要是希望自己的眼睛不要錯過每一處細節。這里為了呈現出宮崎駿工作的場景,桌面、書架都收拾得不大整齊,感覺上就像宮崎駿剛用完、剛離開座位。座位旁放有早年多部電影里出現過的道具,書桌上還擺著沒吃完的花生,剛剛掐滅的煙頭。墻面上有許多《神隱少女》的手稿圖,書架上則有許多關于宮崎駿作品的資料和珍貴手稿,這些都是可以隨便翻閱的。
二層的另半邊是特展室,主要以《天空之城》與《千與千尋》為主。我想是因為《天空之城》是吉卜力的開山之作,宮崎駿一人身兼原作、監督、腳本和角色設定四項重任,使這部作品從頭至尾注入了純粹個性的理念。宮崎駿的音樂搭檔久石讓,也通過那首《伴隨著你》達到自己配樂生涯的頂峰。而《千與千尋》則是宮崎駿拍完《幽靈公主》退休后復出的第一部作品,這部電影上映后兩個月即成為日本電影史上票房最高,創下無人可及的紀錄。
在這里游人能了解到影片中一幅畫面是如何配色的,有多少種顏色。記得有一幅小女孩散步的圖畫,注明有30多種顏色,光是看著就已經讓人眼花繚亂,就連帽檐的顏色也很講究。宮崎駿對色彩的嚴格真是讓人敬佩。
翻看《天空之城》與《千與千尋》的完整手稿時,我激動得雙手發抖,我想這應該是每個宮崎駿迷的共同反應吧。從帶有修改記錄的鉛筆畫中,我們能看到這兩部經典的創作過程。此外還有一些關于飛行器的設計理念、構想源頭,宮崎駿是個非常偏愛飛行道具的動畫大師,從《風之谷》畫“御風使”開始,他就很擅長表現飛行中的物體了。《天空之城》幾乎所有的場景都是在飛行,而在《魔女宅急便》一片中簡直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充分而完美地用足了每一秒鐘的動畫空間展現飛行。
三樓有一問兒童游樂區一 “龍貓巴士間”,這里有一輛巨大的猢巴士模型。不過只有小孩子可以進到里而親手摸摸、抱抱毛茸茸的貓巴士:讓我們這些成年人好生羨慕。此外還有兩問商店,一間專門賣宮崎駿作品的書籍、DVD、原聲帶以及印刷品。另外一間就是Mamma Aiuto,這里主要販售一些小紀念品、布偶、模型之類的東西,兩問店生意都相當好,游客恨不得將每一樣商品都買下。
龍貓巴士間的前方有個小小的陽臺,這里有些造型奇特的椅子和飲水臺。俯瞰整個館區,青蔥遍野,草術扶疏,很容易聯想到宮崎駿動畫的優美的田園風情。沿著旁邊的旋轉扶梯上去就到了頂樓,突然問,《天空之城》中那高大威猛、充滿愛心的機器人出現在了眼前,伴隨著耳邊隱約傳來的熟悉的《伴隨著你》的音樂,一時間,恍惚來到了Laputa城堡。
藍藍的天,白白的云,綠綠的草和神秘的飛行石,我一下就明白了為什么用宮崎駿倚坐在這個機器人身邊仰望天空的場景作為美術館的宣傳海報了,因為在這里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心里的Laputa,那座屬于自己的永不沉沒的虛幻城堡。
從館里出來,走到院子里,古靈精怪的物件散落各處,可以玩的古式抽水機、笑臉狀的水溝蓋,走近那不起眼的盆栽,你會發現《千與干尋》和《哈爾的移動城堡》中的建筑模型。就像尋寶一樣,處處都有驚喜的發現。
當旅程結束,走向大門時,許久不曾有過的意猶未盡和流連不臺充斥著我的胸懷。那一刻,我真誠地、發自內心地感謝宮崎駿,感塒他在動畫世界之外又為我們創造了這個“風和光都能自由出入”的童話世界。
聽說東京有個宮崎駿美術館,那種激動興奮、急欲朝拜的心情即便是迪士尼樂園也不能給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