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奧巴馬再猶豫,亞洲很可能不再給美國留一個位置。
前不久多倫多G20峰會上,奧巴馬又一次表態:美國會專心與亞洲建立更緊密的關系。盡管峰會前的墨西哥彎漏油事件和阿富汗的駐軍的人員變動讓他焦頭爛額,但奧巴馬還是花了不少時間和來自亞洲的領導人們會面。邀請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到華盛頓做正式訪問。
奧巴馬之前也嘗試用一系列實際行動向亞太國家示好,例如,他宣布白宮會重新推動美國一韓國自由貿易區條約。但不知為何,類似的行動,之后都被一一放棄。
奧巴馬入主白宮之初,曾說自己與以前更注重同歐洲關系的歷任“大西洋總統”不同,自己將是美國第一位“太平洋總統”,還說要再一次關注亞洲。
因此,在上任之初,奧巴馬在全亞洲都贏得了很高的支持率,從自己曾生活過四年的印尼到印度,甚至包括中國。當時英國廣播公司在中國進行了一次民意調查,2/3受訪的中國人認為在奧巴馬的領導下,美國與eg-的關系會更緊密。
但不知為何,這些努力很快就失去了效果。奧巴馬被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戰爭牽涉了太多精力,美國國內的政治環境也不斷惡化,此后,奧巴馬在亞洲取得的成績屈指可數。
奧巴馬看起來不信任日本新政府,而且不知道怎樣與印度拉近距離。6月初,他第三次宣布取消對印尼的訪問計劃,這徹底激怒了雅加達的支持者們。奧巴馬沒能開拓同亞洲的貿易新局面,對這個區域三個最重要的國家印度、日本和中國,奧巴馬也常常忽視它們最關注的問題,并且同三國的領導人都沒有建立起特別深厚的友誼。
美國學者認為奧巴馬并沒有為在國內面臨的挑戰做好準備,因此,在國內問題和國際問題發生沖突時,顯得手足無措。
印尼人已經把雅加達公園里的奧巴馬塑像拆除。奧巴馬去年11月發布聲明,敦促中國和美國在南亞地區共同促進和平,這激怒了印度。6月的第一屆“美印戰略對話”也是務虛的會議,助理國務卿羅伯特·布萊克甚至向記者承認: “我們并不是很注重實際成果。”
雖然奧巴馬看起來沒忽視中國,但他對中國的溫和態度惹惱了許多美國從前的好朋友,比如印度和新加坡。李光耀去年秋天訪問華盛頓時就對奧巴馬說: “美國如果不能在亞太地區站穩腳跟,就不能稱為全球領袖。”
對亞洲每一個高速發展的經濟體來說,貿易自由同國家安全一樣重要。但最近世界上重要的自由貿易協議似乎都同美國無關。
日本是美國在亞洲最緊密的盟友,但最近它們之間的關系惡化得最厲害。在沖繩島軍事基地問題上,雙方都讓對方難堪,盡管在這次G20峰會中,菅直人在餐桌上坐到了奧巴馬身邊,但日美在重要問題上沒有任何進展。
當然,奧巴馬在亞洲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他任命了一組很能干的亞洲事務官員,包括助理國務卿科特-坎貝爾。坎貝爾在泰國政局混亂時成功地和雙方都保持了不錯的關系,既支持了阿披實,又沒有冷落有朝一日可能上臺執政的紅衫軍。
就在奧巴馬和美國原地踏步的時候,亞洲也在建立自己的國際體系,如果奧巴馬再猶豫,這里面很可能不再給美國留一個位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