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想結交富人,可是很遺憾,到目前為止也沒結交上。
我想結交的富人,不是文學作品中名牌加身妻妾成群、吃燕窩鮑翅、住豪華五星的“富人形象”。那些形象多數不是“自畫像”,而是拜有心人的一點揣測一點偷窺一點幻想一點文采加工炮制。
富人懶得自辯,他們又不需要賺稿費,上下五千年,五大洲四大洋只有貴體欠佳的普魯斯特和落魄潦倒了的曹雪芹,或出于消遣或出于反省,留下了富人家常生活的一手資料。
《追憶似水年華》未讀完,不敢說,《紅樓夢》里榮府的家長里短,讓我有點理解管子理論“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劉姥姥初進榮府向王熙鳳請求幫助,王熙鳳給了20兩銀子臨別另給了一吊錢,叮囑老人家雇輛車回去。
可見富人中有商賈氣,也有江湖情!
話說某次同學聚會,有成功人士同學H自言有五部車,全是奔馳寶馬奧迪類名車,噴噴聲四起,他一臉豪邁順帶關切地問了下有沒有住在東郊別墅的同學。
有女同學報上名來,她住別墅附近,正為晚了回家交通犯難。
“等會兒我搭你車吧?”
H同學依舊豪邁:
“我還有一個場子要去,忙呀!”H同學未等散席先行告退,據說連聚會的份子錢也沒出。留下一群憤憤的在座人,大罵富人的丑陋嘴臉,小氣托大忘恩負義……
我對H同學無話可說,他向來只對“有用的人”張開熱情懷抱。我們唧唧喳喳大批狠批富人為富不仁看上去像住在樓下的人正拼了命往樓上吐口水般可笑。
再說,誰來鑒定H同學是不是富人階層?也許人家富人階層根本不是這樣的。我們對富人的株連九族,往往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結果真正想打翻的人,還在岸上。
有人說窮人賺錢是為了滿足“need(需要)”,富人賺錢是為了滿足“want(想要)”。普羅大眾區別起來還是有相當的困難,不如按賺錢多寡一刀切,凡生活上的寬裕,表現為住大屋,開靚車,有嬌妻,穿精品……
至于他們看不見的一方面,如所謂的心靈,直接遵從“資本無道德”釘入“資本家無道德”的恥辱柱。
對于富人,我們的心態永遠矛盾,一方面罵他們的“不良”(多是想象出來的不良),以顯示自己窮得有風骨;另一面又渴望被不良的人青睞(目標不是為了馴良他們,而是加入他們),所以灰姑娘的故事經久不衰。
郭晶晶與霍公子交往,外界質疑郭小姐拜金,郭晶晶有資本坦然,她的功成名就是自己跳出來的,不靠霍家金庫包裝。她說:“他是我精神上的支撐,他讓我知道更多跳水以外的事。”
霍公子出身豪門,受教于英國的大學,可惜我們只被“豪”字蒙了眼,看不到多金的人除了能充當提款機外也能成為精神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