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腰子的人無論什么時候都總會說:“沒有什么比腰子更好吃啦。”但不吃腰子的人卻對腰子深惡痛絕。
有很多美好的食譜源自西班牙,其中,雪莉酒燒腰子是我最喜歡的一道——準備兩大勺嫩黃幼滑的牛油、半杯雪利酒、半個甜洋蔥和一對小牛腰子。
先用牛油把切成末的甜洋蔥爆香,然后把小牛腰子下鍋,加入鹽、胡椒、香草調和而成的調味料,最后倒上雪莉酒用小火滾煮上五分鐘,你就得到了一道既香又濃、佐米飯或是吐司都美味無窮的平民菜。
歐洲其他國家的廚師將這道菜引申出很多其他做法。比如用檸檬汁代替雪莉酒,或是在起鍋前放一大勺酸奶油,有人在炒洋蔥時又加了點蘑菇,有人把做好的腰子整個兒塞進西紅柿里炙烤。
但好像無論怎么做,都不如這最源頭的一道來得解饞頂飽。很多菜式千變萬化,但其精華部分卻萬變不離其宗。腰子要好吃,就必須采取濃重的調味手段,因為它唯一的缺點是“有點騷”,用雪莉酒去壓正好。
當歐洲的廚師紛紛認為腰子這種食材做得清淡就沒有前途時,亞洲的廚師卻頗研究出一套“如何做好一盆口味清新的腰子”的法則。
法則一是材料必須夠新鮮,從剛殺的豬這里拿來的腰子。洗干凈之后,最好走幾步路就到了廚房。心急火燎地拿去白灼。只要迅速地在滾水里燙一燙,蘸點蘸料,便是全無異味的超級嫩口。其實,這個就是廣東廚師發明的著名的白灼豬腰。
法則二是晾一晾再說,在熱氣騰騰時容易發出味道的內臟,冷卻下來之后倒是會有超凡脫俗的表現。豬腰清洗之后切成腰花,煮熟后再放涼了。拌上酸甜可口的醬汁,此刻你只需盡情感受它給你帶來的細致爽口就可以了。這是浙江廚師發明的熗腰花。
但有時候,你偏偏就想吃到腰子的那種腥膻氣,不要太多,適度就好。這也算是解決肉欲的一種方法:清真的烤羊腰子。
用鐵簽子穿了,抹上厚重的孜然香料,一邊烤,那羊油的味道便一邊陣陣飄散開來。吃的時候,那肥油的部分已經是焦的了,腰子的部分卻還是鮮嫩無比,配上大杯冷啤酒,滾燙地一口咬下去。你一定會在這一刻起了沖動,憎恨所有清淡健康的食物。
而英國人吃的炙烤羊羔腰子,內容更豐富:在那被烤得吱吱作響的串針上,除了大個兒的羊腰子外,還有培根、蘑菇和幾個小巧的西紅柿。在整個兒浸過牛油的前提下,這一整串精彩紛呈的玩意兒在炙熱的烤架上很快就被烙出了格紋。
愛吃腰子的人無論什么時候都總會說:“沒有什么比腰子更好吃啦。”但不吃腰子的人卻對腰子深惡痛絕。沒有任何勸說、誘導或政治手段能改變他們對腰子的看法。愛腰子的人對于恨腰子的人基本上是無計可施的。但我覺得放輕松就好,咱們還是自顧自吃腰子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