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yè)網(wǎng)球選手在鎂光燈的背后,也有著自己酸甜苦辣的故事,預備接受著來自全世界媒體的審視和評價。
01 美網(wǎng)夜之魅
文尼古拉斯·麥克卡維爾
夜場網(wǎng)球與日場相比,是兩個不同的世界:燈光、球場觀感、氛圍,一切都變得和在陽光下不盡相同,仿佛是另一項具有獨特氣質的運動。
我從前作為球迷的現(xiàn)場觀球體驗僅限在白天。當然,我在電視上看過夜場比賽,但那完全不是一回事。在美網(wǎng)第四比賽日的夜里,我邁步登上阿瑟阿什球場的觀眾區(qū)樓梯,思索著夜場比賽是否真的像人們說的一樣那么有魔力,是否真的有他們聲稱的“電力”效應。
落座之后,我注意到的第一件事情是莎拉波娃的叫聲,聲聲尖利的喊叫回蕩在整個場館中。整個球場從我的角度看起來窄而長一一就像莎拉波娃本人的身材。俄羅斯人在場上進行著自己的魔術表演,耀眼的燈光照亮了每個場地角落,她仿佛借用著這種夜的電力為自己全副武裝。
電視鏡頭里錯過了太多阿瑟阿什球場的瞬間,真實的事件無法用電視框來囊括。球童們進場的方式猶如一個團結的軍隊,紐約的看球觀眾們自始至終發(fā)出窸窣聲;在鷹眼重放時動畫軌跡飛到發(fā)球區(qū)但沒有球印出現(xiàn);在每一次換邊時音樂會非常突然地竄出來;在現(xiàn)場拋送禮物和攝像機隨機抓拍時觀眾們會鼓噪喧嘩起來。
在小時候,我曾經(jīng)用磚塊、樂高積木和廢棄的盒子搭建過網(wǎng)球場館,然后會在紙上畫出一個球場,按照我想象中的比賽,編出球員的名字。那天我很晚都沒有睡著,于是打開了頭頂上的小燈:一束小聚光燈,然后那個地方突然搖身一變成為一座嶄新的球場。與下午“建造”的那個完全不同。
這與我在阿瑟阿什球場的那夜的感覺何其相似,那是我第一次被籠罩在燈光下,并且陶醉在紐約的熱情氛圍中。我在懷疑,作為一名狂熱的網(wǎng)球迷和作家,是否讓我比他人更加沉醉其中,但我環(huán)視周圍,普通的人們似乎也沉浸于這個娛樂之夜中,與白天大相徑庭。
我的朋友婕基·雷耶斯比我早一夜前往,那也是她的夜場初體驗。她告訴我那是一次多么美妙的體驗:觀賞球員們比賽中力量與速度的交匯。而她最喜歡的部分是“看到球員們的真情流露,他們在比賽中對自己的精神鼓勵,令人印象深刻”。在那夜之前,婕基曾告訴我在電視機前網(wǎng)球只是“平淡無奇”。
我在諾瓦克-德約科維奇的比賽結束之前就離開了阿瑟阿什球場,連續(xù)十二個小時的觀球令我疲累到難以堅持。七號線列車上充斥著各種談論網(wǎng)球的對話,人們回味著:“你注意到那個了嗎?”以及“我真是不敢相信!”。
列車行駛出了站臺,美網(wǎng)球場從窗外平移而過,在夜晚中閃耀奪目,就像一個從未觸碰到日光的地方,一個完全孑然獨立的世界。
02 莎拉波娃的無崇拜論
文理查德·奧斯伯思
美國心理學家謝爾登·柯普曾經(jīng)總結到:“世界上沒有偉大的人,如果你崇拜一個英雄,請再仔細審視一遍,你就會不那么篤定了。”
沒有人會比莎拉波娃更贊同這句話。她的一眾wTA同儕都崇拜過大滿貫偶像,在房間里掛滿他們的海報,甚至模仿他們的打法。而這位俄羅斯美少女從未迷信過任何人。事實上,莎拉波娃在二十三年的生活中僅僅索要過兩次簽名:一個來自于西班牙天才主廚何塞-安德里亞斯,另一個來自于時尚攝影師彼得·林德博格。沒有一位是網(wǎng)球選手。
“我從未遇到任何人,讓我有想追星的感覺。”莎拉波娃表示,“在成長過程中,我崇拜過某位球員打法的某個部分,但我從未認為誰有出色到讓我想成為他/她。”
如今貴為明星的莎拉波娃,甚至有一段對于自我認識的艱難時期,她不理解為什么有人想要她的簽名。“這非常奇怪,我一直難以接受當我在做訓練營活動時,有很小的孩子告訴我他們想成為我。這不僅讓我有些不安,甚至會有一點驚訝。我的意思是,我距離完美還差得太多,有很多事情都是我不擅長的。我通常會對他們說‘你應該要比我更好才對,要比任何人都好才對’。”
盡管她職業(yè)生涯已收獲頗豐,場下生活也充斥著鎂光燈(耐克剛剛跟她簽下八年七千萬的合約,并且她還代言了相機、手機和手表等產(chǎn)品),但她則坦誠自己至今仍無法坦然接受這種贊譽。
“我有點不好意思,但我并不會公開談論自己的缺點,我只是微笑著說‘謝謝你!’。然后我就會想:‘不,你需要比我更好才對’。”
但當她告訴我們她不崇拜任何人之時,瑪莎停頓了一下,道出她在四年還是五年前,在邁阿密的機場偶遇到一個NBA傳奇巨星的經(jīng)歷。
“我驚呼,‘那是邁克爾·杰克遜!’我看到了他提著耐克的包從車子里走出來,我心想:我的天啊,真不敢相信!”
電許那就是她此生中僅有的一點追星經(jīng)歷吧。
03 充滿東歐風味的WTA菜譜
約翰·布蘭奇
在上世紀70年代,女子網(wǎng)壇的初期,賽程表都被美國的賽事占領著,簽表中也都是滿滿的美國名字。到了80年代后期,世界排名前50中有3l位美國人。澳大利亞位居第二,有四位在列。
80年代,東歐的球手在前50中僅占據(jù)了六席,到了1990年,還是只有六位。直到2000年,蘇聯(lián)瓦解的大約12年之后,變成了,九位。
如今,她們的數(shù)字是26。
WTA是當今影響范圍最廣的巡回賽體系之一,而他們的成功源于超越國界的積極擴張。但有一件事是他們在佛羅里達的總部無法控制的:這些球員來自何處——這些“產(chǎn)品”由何處制造。他們能決定的只有如何重新分配這些全世界的“產(chǎn)品”。
“就像所有的商業(yè)行為一樣,在對產(chǎn)品的操作行為上,在產(chǎn)品成熟的過程中,你需要因地制宜,深入到那些正在成長的市場中。”WTA的首席執(zhí)行官斯黛西·艾拉斯特說。
WTA巡回賽已經(jīng)在近十年中,將擴張的觸角大部分集中伸向亞洲和中東地區(qū),而不是俄羅斯和東歐。艾拉斯特補充道:“毫無疑問,我們已經(jīng)開始彌補這一部分。”
從女子巡回賽的情況來看,美國目前在前50中占據(jù)三席,與三十年前相比數(shù)字下降了百分之九十。俄羅斯有九位——如果算上舍芙多娃那么就有10位,她出生、成長并且仍然居住在莫斯科,但她已經(jīng)開始替哈薩克斯坦打比賽,以遠離國內這種激烈的競爭。
“更換到哈薩克斯坦國籍時,我是他們的一號選手。”她說。俄羅斯人也許希望她能回歸,因為合英多娃在這個夏天打進了世界排名前30位。
球迷們會難以辨認比賽簽表中一些排名前25位選手的面孔,像A·拉德萬斯卡(波蘭)、阿扎倫卡(白俄羅斯)和帕芙柳琴科娃(俄羅斯),而且球迷從來無法讀對她們的名字,問題的原因并不難理解。
“特別是因為我們的名字很長,所以很難將名字和長相對號入座。”今年的溫網(wǎng)亞軍俄羅斯選手薇拉·茲沃娜列娃表示。
羅杰斯杯第二輪的一場比賽是俄羅斯人薩芬娜對陣佩特洛娃,她們都在世界前五的位置中停留過很久,并且在大滿貫中都取得過不俗戰(zhàn)績。即便是這樣在球迷索要簽名時還是會把一個認成另外一個。
某種程度上,俄羅斯和東歐女球員數(shù)量的迅速擴張與2008年LPGA高爾夫巡回賽中韓國女選手的大量涌現(xiàn)有些相似。而他們的舉措比WTA更加嚴苛,要求球員要熟練掌握英語,否則會面臨短期停賽,用一種具有爭議而且短期的方法來吸引粉絲和贊助商的關注。
大多數(shù)網(wǎng)球選手都渴望講好英語,她們之中很大部分居住在美國,希望追隨俄羅斯的領軍人物庫爾尼科娃和莎拉波娃的腳步,將網(wǎng)球視作通往大筆財富的捷徑。
在WTA的完美規(guī)劃中,排名表中選手國籍的分布是越多元越好。在法網(wǎng)女單決賽中,意大利的斯奇亞沃尼和澳洲選手斯托瑟的對陣就是一個完美的市場營銷夢想——兩位來自不同大洲的女性立即在自己的國家變得家喻戶曉。
“如果在每個國家都有一位全國性的明星,那就太棒了。”艾拉斯特說。
這種平衡的和諧局面在8月23號的排名表中就差點實現(xiàn)。前十員來自于九個國家。再往下走,前五十位的選手國籍出現(xiàn)了一些變化:在1990年,前五十球員來自20個國家。到了2000年,是24個;而今時今日增至26個國家。
與此相似,巡回賽程表也比從前制定得更加國際化,現(xiàn)在被分布到了北美、歐洲、亞洲和大洋洲的許多地區(qū)。但新的高級賽事往往定在了一些并未擁有大量頂尖選手的國家,至少現(xiàn)狀如此。
WTA在美國有七項高級別的賽事,還不包括美網(wǎng)。而在俄羅斯只有在十月的一項,另一項是在五月的華沙。
盡管WTA迅速地的將一些低級別賽事植入新市場中,像布達佩斯、斯洛文尼亞的玫瑰港,以及烏茲別克斯坦的塔什干,但寒冷的天氣以及相對缺乏的設施還是阻礙了WTA在俄羅斯和東歐的擴張步伐。
“并不是沒有贊助商愿意投錢在一項女子賽事中,特別是在亞洲,大洋洲以及東歐國家。”艾拉斯特表示。WTA會在年初悉尼和澳網(wǎng)之前加入一項頂級賽事,舉辦地可能會在澳大利亞、印度或者中東,甚至是南非。
賽程表的制定傾向于為大滿貫賽事熱身,法網(wǎng)之前的賽事都在溫暖天氣下的紅土展開,而在溫網(wǎng)之前都是草地比賽,酷熱天氣時的硬地賽事則將球員們引入紐約的美網(wǎng)。
美國球迷會在那里看到世界上最頂尖的球員,即便他們并不怎么能辨認他們的長相和名字。三十年前,有大部分的球員都來自于美國,而今年,大多數(shù)比賽都會在很多球迷都難以發(fā)音的名字、且難以在地圖上找到他們國家的球員之間進行。
“他們希望你幫他們簽名卻被問道‘你叫什么來著?一俄羅斯球員維斯尼娜語帶戲謔的模仿美國人,“‘你能把你的名字寫下來嗎?’”
04 到了我們該謝謝維納斯的時候
拉維·烏博哈
一年前的法拉盛,復出的克里斯特爾斯在四分之一決賽中以6-0、0-6、6-4擊敗大威。如今大威將在半決賽中再度迎戰(zhàn)這位衛(wèi)冕冠軍。盡管大威是主場作戰(zhàn),但比利時媽媽在美網(wǎng)擁有超高的人氣,因此在支持度方面兩人可謂是不相上下。
事實上,我們并沒有理由去忽視大威。從網(wǎng)球技戰(zhàn)術角度來看,她是當今女子網(wǎng)壇“攻勢”網(wǎng)球擁躉中最為出色的一位,主動進攻去爭取每一分,而不是像那些“磨女”們總是在等待對手的失誤。
維納斯在場上從未丟失其一貫的冷靜和大氣,當其他人對爭議判罰做出夸張戲劇化的舉動時,她顯得很淡定,連挑戰(zhàn)鷹眼的次數(shù)都少之又少。是的,維納斯極少在場上顯露情緒,這一點連費德勒都很少能做到。而有些人卻在批評大威場上情緒過于平淡的同時,指責其球衣造型設計太過前衛(wèi)。
妹妹小威會在輸球的時候為自己找借口,這和她的性格有關。但要知道,費德勒這位深受球迷喜愛的球星,同樣會如此。溫網(wǎng)四分之一決賽輸給捷克人伯蒂奇后,費德勒表示他的背部感覺不適,這影響了他在比賽中的發(fā)揮。一向謙遜的納達爾也曾在去年邁阿密大師賽中不敵德爾波特羅后,沒有把太多的贊美送給阿根廷人,而是強調自己的狀態(tài)多么地糟糕。
如果你細心點會發(fā)現(xiàn),大威并不是一個喜歡為自己找借口的一個人,即使是在她受傷的情況下。去年溫網(wǎng)受困于膝蓋的傷勢,大威在決賽中不敵妹妹屈居亞軍。今年的北美硬地賽季中,膝傷未能徹底痊愈的大威沒有參加任何熱身賽。因此,能夠打進美網(wǎng)四強已經(jīng)是一項值得驕傲的戰(zhàn)績。
維納斯不僅僅是一位出色的網(wǎng)球運動員,除去七座大滿貫冠軍獎杯外,她還經(jīng)營自己的服裝品牌,親自參與設計。如今,大威已經(jīng)30歲,來到了其職業(yè)生涯的尾聲階段,她的上一座非草地大滿貫冠軍還得追溯到九年前。不管她能否在半決賽中擊敗克里斯特爾斯,甚至奪得冠軍,她都應該獲得應有的尊敬。
05 球員亦凡人
瓊·威爾西姆
非常開心能看到費里西亞諾·洛佩茲重新回到賽場上,受益于對手塞爾吉·斯塔霍夫斯基的“腳趾感染”(有些原因還是不要深究)而退出美網(wǎng)賽事,這位西班牙左撇子進軍到了(美網(wǎng))的第二周。
今年的稍早些時候,洛佩茲的前女友向西班牙媒體爆料自己身懷六甲,而這個孩子就是洛佩茲播下的種。雖然兩個人已經(jīng)分道揚鑣,但洛佩茲還是做好了成為“新扎爸爸”的準備。不幸的是,他的前女友卻突然流產(chǎn)。喪子之痛,加上這件事被西班牙全國媒體的大肆渲染,洛佩茲對媒體坦言這正是他賽季初表現(xiàn)不盡如人意的原因。
之前筆者與一位剛剛懷孕,已經(jīng)準備好成為母親的WTA球員聊過天,她那時正要翻開人生的新篇章,但無獨有偶,她也失去了這個孩子,并且情緒低落不已。此后她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才找回原有的比賽狀態(tài)。我提到這件事的重點不在于傳播花邊新聞,我想強調的重點是:當選手離奇輸?shù)舯荣惢蛘吲琶竦⒃倩蛘咭驗橐恍┖磺宓睦碛赏顺鲑愂聲r,我們很快就會扔出類似“表現(xiàn)失常…‘亂打一通”以及“狀態(tài)欠穩(wěn)”這些詞匯來施加在他們身上,但我們似乎都輕易地忘掉一個事實:他們也有自己的私生活,同樣也有自己的生活遭遇。
06 費氏統(tǒng)治宣告結束
阿爾法
我曾主宰世界,
享受那敵人眼中的恐懼。(來自歌曲《Viva La Vida》)
酷玩樂隊歌中這樣唱道,而那句“我曾主宰世界”現(xiàn)在看來非常貼近費德勒。
一個事實愈加清晰地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費德勒主宰網(wǎng)壇已經(jīng)成了一段歷史,如今的瑞士人似乎只剩靈光乍現(xiàn)。
費德勒半決賽的這場失利使他七年來首次無緣美網(wǎng)男單決賽,同時他也錯過了在自己最擅長的土地上阻止納達爾贏取全滿貫的機會。當年納達爾正是在羅蘭加洛斯連續(xù)擊敗費德勒,拖延了瑞士人贏得全滿貫的時間。
回歸到這場半決賽本身,費德勒的狀態(tài)起伏過大,這并不像一個冠軍級球員,更像是一個無法把自己的良好狀態(tài)保持一盤以上的新手。當首盤在落后的情況下逆轉拿下時,費德勒卻在第二盤遭遇潰敗,耗時竟然不到30分鐘。而當?shù)谌P他以7-5獲勝,取得大比分2-1領先時,卻無法在第四盤乘勝追擊,發(fā)球開始不穩(wěn),再度以2-6大比分失利。
很多球迷樂于見到費德勒與安納孔的合作,因為這位新教練帶來的變化是顯而易見。在蒙特利爾,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更加積極的費德勒,無論是二發(fā)、上網(wǎng)還是反手,費天王明顯增加了進攻性。但當比賽進入緊張激烈的第五盤時,費德勒卻又不由自主地開始保守起來,要知道他在第五盤的E網(wǎng)次數(shù)僅為四五次。
這或許是瑞士人本場比賽最讓人看不懂的地方,當爭奪進入到白熱化的末段時,費德勒卻罕見地出現(xiàn)了保守和緊張。5-4,費德勒握有兩個賽點,并且對手均是二發(fā),但他卻兩次稍顯疲軟的接發(fā)球,最終被放手一搏的小德抓住機會,從而實現(xiàn)大逆轉。賽后技術統(tǒng)計還可以說明一個問題——穩(wěn)定性,費德勒全場出現(xiàn)了66個非受迫性失誤,遠遠高出對手。誠然,加強進攻陛會帶來失誤的風險,但關鍵時刻正反手均啞火實在難以令人滿意。
現(xiàn)在看來,費德勒重新回到世界第一位置的希望十分渺茫。或許有些人會狡辯,一個冠軍、兩個八強和一個四強的大滿貫戰(zhàn)績足夠出色,但與其以往賽季相比,這樣的表現(xiàn)的確稱得上低迷,尤其是在考慮到費德勒本賽季所輸?shù)舻囊恍┍静粦撦數(shù)舻谋荣悺?/p>
那么費德勒是否無力再贏得大滿貫冠軍?不盡然。但可以肯定的是,瑞士人橫掃千軍、合我其誰的王者氣質已一去不復返。他現(xiàn)在是可以被擊敗的,即使是在大滿貫賽場上,相信如今更衣室里的球員們都深知這一點。但作為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之一,即使費德勒那曾經(jīng)令人窒息的統(tǒng)治已宣告結束,他仍舊算是超一流選手,最起碼在目前看來是這樣。
07 克里斯特爾斯贏得美網(wǎng)意味著什么?
杰里米·藏維斯
媽媽球員克里斯特爾斯閑庭信步地成功衛(wèi)冕美網(wǎng)女單冠軍——這讓我們意識到女子網(wǎng)球正處于傷兵滿營的混沌之中,大滿貫冠軍的競爭格局又開放起來。
大批的覬覦者正虎視眈眈——例如極易崩潰的茲沃娜列娃,在與克里斯特爾斯的決賽中再次展示了她的歇斯底里;伊萬諾維奇,在受傷之前曾贏得過法網(wǎng)冠軍,但之后不斷的失利榨干了她的信心;伊萬的同胞揚科維奇也曾短暫地登上過世界第一,但顯而易見,她并沒有重量級的冠軍來支撐這一榮譽。
現(xiàn)今的女子網(wǎng)球充滿了傷病。也許大家更樂于看到小威廉姆斯在決賽中與比利時人對抗,但相比在球場上拼殺,現(xiàn)在小威更關心她的副業(yè)。雖然這與她最近離奇的腳傷不無關系,但長期以來她還因體重過大而飽受膝傷與腳踝傷的困擾。克里斯特爾斯2007年之所以選擇退出網(wǎng)壇、回歸正常的家庭生活正是因為受夠了傷病的侵襲。但是,當她看到連伊萬諾維奇也能贏得大滿貫、揚科維奇也能登頂世界第一時,她極有可能是這么想的(雖然她不會這么說),“這些選手贏得大賽冠軍簡直是個笑話。在經(jīng)過長期的休息之后,我的身體狀況已經(jīng)完全好轉。大小威總是傷病不斷,海寧也退役了——我復出贏下冠軍簡直是小菜—碟!”
就這樣,克里斯特爾斯踏上了回歸之路,而且去年在法拉盛輕易地就踢爆了競爭者的屁股。本屆美網(wǎng),小威和海寧因傷退出,大威在走下坡路,最后挑戰(zhàn)衛(wèi)冕冠軍的只不過是個愛哭鬼——喜歡摔拍子的茲沃娜列娃。
WTA樂于看到克里斯特爾斯贏,因為她是一個顧全大局的典范——從不吝贊美對手,和洋娃娃般的女兒的合影也盡顯溫馨。比起在電視直播中威脅要殺死司線的小威,克里斯特爾斯簡直是女子網(wǎng)球再合適不過的代言人。
克里斯特爾斯不僅統(tǒng)治了美網(wǎng)。還在美網(wǎng)系列賽中位列第二(僅次于另一個歐洲人:沃茲尼亞奇),為此她將在收獲170萬美元的美網(wǎng)獎金基礎上,額外獲得50萬美元,共計帶走220萬美元的支票。
茲沃娜列娃贏得了今年早些時候與克里斯特爾斯的兩次交鋒,但在壓力巨大的大滿貫決賽中,這些勝績都成為了浮云。“維拉,繼續(xù)前進吧,你總會成功的。”克里斯特爾斯試圖安慰在決賽只拿了3局的對手。
總會成功的?世事難料!克里斯特爾斯在連輸四次大滿貫決賽后才終于贏了一次。但也有人看起來毫無希望。例如沃茲尼亞奇就從未在大場面中擊敗過頂尖選手。還有莎拉波娃,從肩傷中恢復之后她沒有贏得任何一項大賽錦標。
傷病仍然是巡回賽中的主旋律。克里斯特爾斷毫無懸念地掌控了美網(wǎng)決賽,并不代表她就完全健康——今年她曾因為腳部肌肉撕裂而退出法網(wǎng);海寧甚至因為在溫網(wǎng)中手肘受傷干脆退出了整個賽季;小威正焦急地等待腳部劃傷痊愈;大威、莎娃和伊萬諾維奇在今年都曾因傷休賽…我還可以輕松地列出—長串的退賽名單。球拍和球線越來越高科技,使球員的肩膀和手肘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而超負荷的訓練也使得避免受傷比以前更難。
排名無法說明一切。衛(wèi)冕成功的克里斯特爾斯在美網(wǎng)之后的世界排名榜上不僅依然落后沃茲尼亞奇,甚至還被手下敗將茲沃娜列娃超越。真球迷希望看到的是高水平的大滿貫決賽,如同人們更期待費德勒與納達爾在美網(wǎng)決賽中一爭高下,女單的另一位女主角換成小威也許更稱心。不過這需要一個前提,重量級的選手無傷一身輕,一切才會順理成章。(本篇文章觀點均來自各家國外網(wǎng)球媒體專家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