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頑皮得讓人撓頭,并不斷揮霍天賦的年輕^已然蛻變。從男孩到男人,小德完成了一次艱難卻也順理成章的轉身。
榮譽的背后
在當地時間9月19日結束的戴維斯杯半決賽中,德約科維奇率領塞爾維亞隊以3比2戰勝捷克隊,歷史上第一次殺人該項賽事決賽。無論是塞爾維亞國內還是其他國際媒體,都紛紛用小德的照片作為頭圖。在那些歡慶的場面里,他揮舞著拳頭,大聲喊著隊友的名字,用他能想到的最直白的方式來釋放自己的激情。
他是從紐約的法拉盛公園球場直接趕回了貝爾格萊德,影響比賽狀態的除了旅途勞累之外,還有折磨他數日的腸胃炎。但他卻沒有辜負現場18,000名觀眾的期望,即使在飛身救球時重重地摔傷膝蓋進而接受長達5分鐘的治療,也還是忍著疼痛用連續的正手壓線制勝分和反拍穿越完成逆轉。這樣一個咬緊牙關帶傷作戰的小德,是球迷們過去所不常見到的。
球迷們所常見到的,是那個習慣性傷退的小德。當納達爾總是能夠咬緊牙關堅持到底的時候,塞爾維亞人卻每每在重要時刻以各種各樣的理由閃人。2009年1月,身為衛冕冠軍的小德因為身體不適主動離開墨爾本公園球場,那是他職業生涯第六次選擇退賽。費德勒在隨后發表言論說:“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反正我領先時絕對不會退賽。”雖然當事人有過解釋,說自己無論在什么時候選擇退出都是有原因的,但越來越多的專家和球迷還是加入到支持瑞士天王的行列中來,他們批評小德缺乏冠軍所應該具有的品質——頑強。
不頑強,卻頑皮——早在2006年參加美網的時候,小德就在球場上展示了自己的模仿功力,將羅迪克和莎拉波娃學得惟妙惟肖。脫掉外套,露出短袖比賽服,小德走到底線處,甩甩肩膀準備發球。他猶豫了一下,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對。他又走到位于中線旁的裁判那里,要來一頂網球帽,把它扣到腦袋上,這樣才更像羅迪克。隨后“莎拉波娃”挺直腰桿出場,把頭發掖到耳后,發球前做幾個小碎跳?!八俏夷7碌米钕竦膌”塞爾維亞人曾經這樣自夸道。
帶著一半認真一半游戲的心態,小德在男子網壇靠著自己的天才和年輕去和全面的費德勒、堅定的納達爾以及身后緊緊跟隨的穆雷抗爭。2008年的澳網可以算是他職業生涯目前為止的第一個高潮,那個澳洲的盛夏,年僅20歲的塞爾維亞帥哥成功地稱雄墨爾本公園球場。他以一盤未失的戰績闖入決賽,盡管決賽中被“大黑馬”特松加打破不壞金身,但兩周的完美發揮還是讓那座冠軍獎杯稱得上實至名歸。沉淀后重生
不過澳網捧杯之后,小德未能勢如破竹,而是陷入了低潮。除了上海大師杯之外,塞爾維亞人在2008年下半賽季的發揮都非常平庸。第二年初情況也沒有絲毫的好轉。他在澳網熱身賽中先是被拉脫維亞新星古爾比斯在布里斯班站首輪爆冷,后來又在悉尼站的半決賽中被涅米寧擊敗。以至于當他以衛冕冠軍的身份重回墨爾本時,就被看做“四巨頭”中前景最不光明的一位。接下來的情況果然如大家所預料,他在1/4決賽中退賽將勝利拱手讓給羅迪克。
之后他在法網止步第三輪,溫網和美網分別打進八強和四強。他在大大小小的比賽中輸過納達爾、費德勒和穆雷,甚至也輸給過沃達斯科和梅爾澤這類選手。不斷的失利消磨著塞爾維亞人的自信,他逐漸收起最擅長的模仿秀,開始相對靜下心來體會網球的真諦。
在22歲奪得澳網冠軍的那一年,他曾經說過:“這是我的第一個大滿貫,但絕不是最后一個。”雖然隨后的一年多時間里,他一直未能繼續有所斬獲,可他用那一段看起來蹉跎不羈的青春歲月換來了個人性格和職業生涯上的成熟。2009年倫敦大師賽,他苦戰三盤以3比6,6比4和7比5逆轉難纏的達維登科。2010年美網半決賽,他在對陣費德勒的決勝盤第十局挽救兩個賽點逆轉后者獲勝。這些種種要是放在兩三年前,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在美網賽后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塞爾維亞人是否覺得自己已經“脫胎換骨”,而他的回應是:“我從溫網以來就有了穩定的進步,我很滿意自己的成績?!边@是美國Tennis,tom專家史蒂夫·提格諾想要得到的答案,他認為自己看到了未來世界第一的身影:“只是因為納達爾站上了王位,所以人們還暫時沒有注意到他”。
半決賽斗志昂揚地擊敗費德勒,決賽失利后向納達爾送上誠摯的祝賀。美網一役為小德正名:他不是“軟蛋”,而是個具有冠軍品格的偉大球員。之后的戴維斯杯更是將他的這種品質彰顯無遺。過去頑皮得讓人撓頭,并不斷揮霍天賦的年輕人已然蛻變。從男孩到男人,小德完成了一次艱難卻也順理成章的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