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曾任中國外經貿部副部長、時任華潤集團董事長的沈覺人的報道出現在了香港《南華早報》的版面上,一張沈覺人打網球的大照片向當時的香港人傳遞著這樣的訊息:中國大陸部門領導者在運籌帷幄的同時,還有著不俗的愛好一網球!
沈覺人簡介
浙江嘉興人。原對外經濟貿易部副部長。多次主持、參與雙邊和多邊經濟貿易談判。19865#9月作為中國代表團團長出席烏拉圭回合談判的部長級會議,任中國政府恢復關貿總協定締約國地位談判代表團團長,并曾代表中國政府出席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工發組織(UNlDO)大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理事會等。1991年8月起,出任香港華潤(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1994年9月26日,香港《文匯報》以顯赫的主標題“沈覺人:獻身中國外貿事業”,副標題“他預計中國今年進出口額可超過二千億美元”,整版報道了時任華潤集團董事長的沈覺人分析中國當時的對外貿易大局,其中配了一張他與萬里(原全國人大委員長)打網球的合影。
1996年5月9日,香港《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以“Amaster player in the trade arena”為大標題,報道了曾任中國外經貿部副部長、時任華潤集團董事長的沈覺人對中國當時的經濟形勢的分析,這一次,整個版面上只配有一張沈覺人打網球的大照片。
香港媒體以敏銳的視角,發掘到了當時的中國大陸部門領導者不一般的形象(當時香港尚未回歸祖國):在把脈和主掌經濟風云的同時,他們還有著不俗的愛好——網球!這事足以讓香港人露出驚訝的表情。
“三駕馬車”:網球+快步走+游泳
在位于國家商務部的沈覺人的辦公室里,記者看到了這兩張珍藏至今的報紙。“他們(香港媒體)關心我打球的事不亞于我的工作。”沈覺人笑著回憶道,盡管已是耄耋之年,但他看上去依舊精神矍鑠、和藹可親。
“打網球本身就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話匣子一打開,沈覺人暫時放下了手頭正在閱讀的文件,和記者聊起了他鐘愛的網球。十幾年前他退休時講過,要“專心享受網球”,這不,不久前他還作為領隊,帶領商務部網球隊參加了中央國家機關職工運動會網球比賽。
部里的年輕人都說,沈部長學網球時已是“高齡”——57歲,他都有此沖勁,我們年輕人有何理由不拼呢?其實,這其中的故事大家有所不知。“我讀中學時就開始學網球了,參加工作后停了下來,重新拿起網球拍子是1988年。”沈部長解釋道。其實,年輕時的沈覺人就是個體育積極分子,籃球、足球、排球樣樣參與。運動基礎扎實。參加工作后,從1978年到1988年這十年間,不管寒冬酷暑,他每天都從位于東四十條附近的家中步行至王府井附近的商務部上班,這大約是45分鐘的路程,下班后他亦是如此步行回家。“網球鞋都磨壞了好幾雙。不少同事還反映,他們在電車上、汽車上經常看到我走路的樣子。”直到現在,沈覺人還在堅持每天快走三到四公里。網球、快步走、游泳是保證他身體健康的“三駕馬車”。
“像你們這個年紀,就應該有鍛煉身體的意識,不要以為現在很年輕,體力很充沛,熬個通宵好像什么事兒也沒有。”沈部長這時關切地問起記者的體育愛好,提醒年輕人要堅持體育鍛煉,不要等到年紀大了,才想起要鍛煉身體。
“特點”:落點+左手+單反
“你要毛巾嗎?”沈部長在場邊休息時問起了老伴,當老伴搖頭時,他說道:“不出汗啊?看來你今天沒使勁。”受沈部長的影響,沈夫人打網球也有5、6個年頭了。每周日上午九點半到十一點半,老兩口都會準時出現在北京先農壇或是什剎海體校的網球館,與球友們“相約開戰”。
記者去先農壇探訪的那個上午,沈部長夫婦當日的打球伙伴是中國鐵道部原副部長蔡慶華,現今的京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蔡部長負責的京滬高速鐵路,目前已是工程進行的第三年,繁忙的工作讓他“遠離”網球場已有幾個月的時間了。簡單寒暄后,蔡部長和沈夫人組合,沈部長和殷老師搭檔,雙打練習賽由此展開。
沈部長告訴記者,2003年“非典”那一年。有一批領導干部開始練習網球,蔡部長就是其中一位。“沈部長是我的老師。”蔡部長謙虛地說道。由于年輕十歲,蔡部長體力果然稍占優勢,網前球相當積極,總是盡量跑動去打。沈部長的活動范圍主要是底線,他坦言自己打球的方式是:“不爭輸贏,球很遠我就不跑了,我知道該怎么打,不要太費勁。”這時候,“落點準”可就是他亮出的“特點”了。“網球的節奏快慢是可以控制的,你看有些老領導,八九十歲甚至上百歲了還打網球,年紀大了,拼體力、拼力量是不如年輕人的,但是我們的優越性就在于:落點好,照樣可以打穿越,哪里有空擋就打哪里。換句話說,老年人打網球比較‘用心眼’,控球有技術。”沈部長說。
記者注意到,沈部長是左手執拍、單反擊球,不禁驚訝了一番。“現在年紀大了,沒有什么殺傷力了,九十年代初那時候比較有沖勁。”也許因為有相似的左手握拍體驗,沈部長更喜歡世界網壇的“左撇子”,尤其偏愛納達爾。沈部長還津津樂道地和記者分享使用左手的諸多好處,比如能夠開發右腦,使全身更為平衡。“美國的總統,克林頓、布什、奧巴馬,都是用左手寫字的。”他還表示,“小孩子如果從小習慣用左手,大可不必非要糾正過來。”
網球伴我走世界
出差開會、談判,總會帶著球拍,這是沈覺人熱愛網球的最佳詮釋。工作空閑之余,別人逛街、購物、看電影,沈覺人卻是直奔網球場而去。日本、韓國、法國、德國、意大利、美國,甚至于太平洋上的島國巴布亞新幾內亞,所到之處都留下了他打網球的足跡,他善于融入當地網球氛圍中,感受不同國度的網球風情。
在美國,沈覺人曾到紐約一家網球俱樂部打球,那里是美網主場。由于所帶的網球服裝中印有一些小圖案,他被謝絕了。“那個俱樂部非常傳統,只能穿純色系的網球服裝,比如白的或黑的,如果衣服或褲子上有什么條子、格子的裝飾,則謝絕你進場打球。”沈覺人當時不得不花錢在球場買了一套服裝,至今他還珍藏著這份來自美國的特殊記憶。
年紀大了打網球,總是讓人打個問號,沈覺人也曾遭遇過這樣的尷尬。有一次在德國,陪練一開始就站在網前給他喂球,慢慢地打著打著,陪練就不知不覺地退到底線去了。“他們總是先假定‘你是不會打球的’,‘你不行’。”沈部長打趣說道,“這樣也好,有機會給我先熱熱身。”
2000年,商務部派了一個小組到日本訪問,沈覺人任組長。日本當時的外務大臣是川口順子,她知道沈覺人去訪問,就聯系要見見面,原來川口大臣過去曾幾次同他打過網球,在東京,在北京都打過,因此有相同興趣。這次會見十分輕松,增進了相互的了解和友誼。
1991年起,沈覺人出任香港華潤集團董事長。在他任職期間,發起了“華潤杯”網球賽,比賽搞得有聲有色。參與“華潤杯”網球賽的有香港隊、深圳隊、廣東省隊和廣州市隊四支隊伍,深圳和廣州輪流作為舉辦地。參賽名單上有很多重要人物,香港隊除了沈覺人外,還有原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其他隊伍中,有原廣東省省長朱森林、原深圳市委書記李灝、現廣東省省長黃華華等,都親自披掛上陣。比賽結果,香港隊多次在“華潤杯”上奪冠。
智者的運動
“網球是要動腦子的,它不是純粹的體力運動。它的球速很快,容不得你慢慢想,你得很快做出反應。”沈覺人對機關干部們打網球一事非常贊成,他認為這是一項智者的運動。退休后的他擔任著商務部網球協會的名譽主席,十分關心網球協會的發展情況。如今商務部的網球協會已有會員400多人,每周有初、中、高級的網球培訓班,其中還有通過每年的隊內選拔賽挑選出來的30名隊員作為網球隊的中堅力量外出參賽。記者采訪的當天,沈部長還在考慮如何解決商務部隊自有場地的問題。
對于剛入門的網球新手,沈部長還有著一些中肯的建議:“如果要學網球,從一開始,最好不要隨便打,要有正規的網球教練做指導,讓懂行的人先幫你打基礎。”沈部長還進一步向記者闡述了他二十多年來的網球體會,避免大家走彎路:“如果你這次去打球,教練告訴你這個動作該怎么做,你理解了,回來還得體會,下次去打的時候,就按照教練說的試試看,然后再接著練習。教練講完后一定要體會、實踐,這樣才可能會進步。”沈部長對網球的細心和耐心可見一斑。
當記者問到沈部長的網球退休年齡時,他親切的笑容再次掛在慈祥的臉上:“直到打不動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