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網和上海勞力士大師賽,既是球星的角斗場,也是商家的必爭地。這四家公司或企業,將以不同的形式參與到2010年網球中國季,證明自身的價值。
網球饕餮大餐
每年中網和上海大師賽前后,都是新元素餐飲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分外忙碌的一段時間。自2008年簽約中網以后,新元素就順利成為了國內最頂級的兩項職業網球賽事的餐飲贊助商。身為新元素市場總監的Lucy Lo Lau,在過去的一個多月里就在同時著手北京和上海兩方面的宣傳推廣工作。
新元素和網球賽事的合作開始得很早,2002年網球大師杯賽第一次在上海舉行時,新元素的展位就出現在現場,為球迷提供餐飲服務。那時,距離新元素品牌推出僅僅只有一年多的時間。Lucy是公司的老員工了,她回憶起新元素和大師杯的首次合作:“2002年我們和大師杯的合作還不像現在這么正式,雙方的邂逅就發生在我們的餐廳里。”Lucy說道,“當時的賽事總監呂華勇(Michael Luevano)是我們的常客,他和我們公司的創始人斯科特(scott Minoie)是很好的朋友。呂華勇在餐廳里和斯科特提起大師杯將要在上海舉辦的事情,希望新元素能支持一下,讓球迷們品嘗到高品質的食物和新鮮健康的飲品。”在Lucy的記憶中,第一屆上海網球大師杯賽是在上海新國際展覽中心臨時搭建的球場上舉辦的,大多數前去看球的還都是外國人。
不過正是那第一次合作,讓新元素發現了他們和網球賽事的一些共通點:新元素餐廳起源在上海,意在將新鮮營養的國際化美食帶進中國;中網和大師賽年年在中國舉行,參賽者均為國際上最受人矚目的網球明星。Lucy介紹說:“一直以來新元素所樹立的企業形象就是健康的、有活力的,所以我們很看重和大師賽、中網的合作。他們續簽贊助合同的最長期限都是四年,而我們每次一簽就是四年。”
Lucy自己也是個不折不扣的網球愛好者,每周口她都會和丈夫以及兩個孩子到網球場打球。“我的兩個孩子一個三歲,一個只有兩歲,三歲的那個現在打起球來已經有模有樣了。”Lucy笑著說。作為市場總監,Lucy在中網和大師賽到來之前主要負責統籌相關的宣傳推廣工作。除了讓更多人知道并了解新元素餐廳之外,Lucy也希望通過宣傳推廣活動讓更多人喜歡上網球這項運動。
新元素公司里的很多高管也打網球。位于上海市壽寧路、西藏南路交叉口的一家新元素餐廳還將餐飲服務和網球場預定結合在了起來——餐廳邊上就有一片網球場,客人們可以在餐廳的收銀臺預定場地。大師賽期間,新元素還會在這片球場上舉行餐廳會員之間的友誼比賽。此外,新元素還推出了極具吸引力的“世界網球之旅”活動,無論你是否在餐廳消費,只要到餐廳或者登陸新元素網站填寫一張申請單,就有機會成為幸運兒免費前往四大滿貫觀看比賽。
在中網和大師賽上,新元素負責提供球員用餐、球迷用餐、媒體用餐、工作人員用餐等多種不同的餐飲服務。從2002年參與職業網球賽事到現在,比賽期間的一系列服務對于新元素來說已可謂輕車熟路了。不過針對今年的兩項賽事,Lucy還是得和公司其它部分的同事坐下來,詳細地討論現場展位設計、菜品選擇等方方面面的想法,力求相比去年取得一些突破。Lucy介紹道:“今年,我們主要會在菜品方面做出比較大的調整。”
新元素已經做好了迎接為期兩周的中國網球盛宴的準備,屆時Lucy也要充當“空中飛人”,在北京和上海之間來回奔波。“我會先到北京,等那邊一切上了正軌之后,我就飛回上海,看看準備情況,接著再去北京做收尾工作,最后待大師賽正式開始,我再回到上海。”不過在Lucy看來,這樣馬不停蹄的工作狀態更像是一年一度的網球享受。
海德的雙贏效應
這是海德(Head)牽手中網的第五個年頭。作為中網期間比賽用球和球拍的獨家供應商,海德相比別的品牌有更多的曝光率和宣傳渠道。同時,自從大師杯2005年首度在上海落地,海德就是比賽用球的唯一贊助商。每年的官方數據顯示,不管是中網還是大師杯(賽)的現場銷售量,海德在行業中都位列第一。這雙料冠軍,源自雙贏的效應。
中網前一個月,記者探訪海德公司在北京的辦事處。盡管中網腳步臨近,但在外圍似乎還沒感覺到大賽將至的緊張氣氛,只有踏進為中網而精心籌備的各家贊助商或供應商,你的脈搏跳動才會加速。海德就如此。去年500個比賽用球搭建成海德的醒目LOGO收到不錯的成效后,今年在搭建展臺上更求新花樣。簡單把產品做陳列,那不是海德的作風。海德甚至不單請制作公司,自己團隊設置展位,這并非僅是出于成本的考慮,“我們的團隊才更了解海德的品牌內涵,自己親自做才更放心。”HEAD華北區經理尹強說道。此時,搭建公司正找上門來,需要確定一下現場展位的設計方案圖和相關細節。由于租期已滿,海德在英特公寓的大本營得搬遷,工作人員在忙著收拾、整理物件,現場一片熱騰。忙而不亂,這是海德的節奏。
上海總部,負責海德全國市場的主管趙超QQ掛在線,但多數是忙碌的狀態,你給她留言她總難以第一時間回復,記者只好打電話“插隊”。她總是連達的“不好意思”。這也難怪,中網賽事升級、上海大師杯變身大師賽,這去年的兩大利好消息就如給海德注入了一股“強心劑”,今年她更有得忙了。
“借著中網和大師賽,把海德這個品牌在現場做推廣,更好地進行品牌宣傳和曝光,并且和消費者之間形成互動,這是我們很看重的方面,反倒是現場的銷售任務不會這么強調。”趙超說道。中國目前這兩塊“大蛋糕”,各家網球品牌都欲分一羹,紛紛加入其宣傳之列,海德面臨著更激烈的競爭,而服務好球迷永遠是海德做好品牌宣傳的第一位。
去年在上海大師賽,海德的外場每天都請來一批精英教練員與球迷互動,球迷玩得不亦樂乎,而去年也是中網搬至蓮花球場的第一年,海德在與現場球迷的互動上也是別出心裁,“為你心目中參賽中網的海德贊助球星填選票,挑選出你最喜歡的海德球星。”此投票得到了現場5,000多名觀眾的參與;每天開放3、4個小時的迷你體驗區,讓觀眾現場感受海綿球、無壓球、過渡球、比賽用球等五種球,海德在拉近球迷距離上做足功夫。早在今年三月份,針對球的全國大型促銷活動啟動,在全國消費者中,抽選出幸運觀眾,包機票、酒店、球票,到中網和大師杯現場零距離感受球星的風采。感受海德在頂級賽事中的影響力。每年海德的贊助球星都會到展位去和球迷簽名、合影留念。今年會增加更多的互動環節,加強觀眾對海德品牌的認知,現場會設置兩個球迷的拍照區,記錄下他們在中網期間的美好瞬間。球星的留念墻也會是海德今年帶給觀眾驚喜的亮點之一。球迷如若轉戰上海賽場,“海德日”活動上你所喜歡的海德球星說不定就在球網對面和你“過招”。
眾多網球品牌中,中網和大師賽選擇了海德作為比賽用球,這與海德在全球的知名度和認可度有關。僅球的銷量來說,海德排名全球前三甲。“包括ITF、WTA、ATP在內,每年都要求我們提供最新的有關球的性能指數數據,他們從中進行嚴格的篩選,認可后,才會選擇海德作為比賽用球。”趙超介紹道。針對兩大賽事,每個比賽用球都是經過嚴格的工序,嚴格的測試,人工挑選出來,每個球都是完全符合頂級賽事的要求。海德在奧地利的總部,國際貿易部門每年都會提前8到10個月的時間,為其準備比賽用球。“生產、運輸、海關,每個環節都需要時間,同時還得保證球的放置時間不能過長,整個程序顯得很緊湊。”
為了保證比賽用球的穩定性,使其不會受到現場溫度和氣壓的影響,能放置冰塊、密封的大球桶也是從國外進口。細心的球迷在現場觀看球星訓練的時候也許還會發現,球星的服務團隊會背上一個球桶包。那是海德精心設計的、具有隔熱功能、能容納10桶球的球桶包,以保證球員訓練時對球的感覺跟賽場上一樣。
對于現場球迷觀眾,今年他們也將會在現場購買到帶有“CHINA OPEN'’字樣的比賽用球。“今年專門做申請,特批了幾百箱這樣的紀念球,它有別于同類的產品,在生產和質檢的程序上更為嚴格,只在現場供應,如果觀眾錯過了今年,就只能等下一年了。”尹強說。
甚至于最受觀眾用于球星簽名留念的大網球,海德都不馬虎。由于中國大陸的工藝達不到要求,海德選擇了從臺灣采購,這樣的成本起碼高出一倍。“遠看也許沒什么區別,但是它的羊毛含量、手感是不一樣,把它抱在懷里是很舒服的。此外,它的白色膠粘也處理得很到位。”
就如海德新口號所倡導的那樣,“The Power of You(你力量的源泉)”,它逐漸淡化科技的因素,朝著更人性化的方向邁進,更加貼近潮流。
記者再給尹強打電話時,他已經在布置展臺的中網現場了,他顯得很興奮,“海德的貨物都基本齊備了”,而北京的趙超也發出了邀請,“來吧,我們都準備好了。”
零時差的幸福感
采訪完美網,從紐約回到北京,劉人杰就生病了。
劉人杰是新浪網球頻道的負責人——球迷們所熟悉的“瘋狂的喬”。他無奈地說,“九、十月,美網、中網、上海大師賽連軸轉,很累!”美網結束到中網開打,其中只隔了不到三周,留給他調整的時間并不多。不過多年的網絡編輯從業經驗,使得劉人杰懂得怎樣“見縫插針地休息,把最好的狀態留給大賽。”
每年十月份,全世界網球迷的目光都聚焦東方。作為放眼整個賽季都蔚為重要的職業網球賽事,中網和上海勞力士大師賽不僅有眾多頂尖球星助陣、數以萬計的球迷觀戰,也吸引到大批媒體前往報道。作為國內網絡媒體的領先者,新浪自然而然參與這兩項網壇盛事當中,而且是具有相當分量的角色。
新浪網很早便對國內網球賽事加以關注,早在2002年第一屆上海大師賽時就曾做過專題報道。2004年6月新浪網球頻道正式成立,劉人杰作為“創始元老”,從2004年起便一年不落報道了六屆中網,以及2004年上海喜力公開賽和2005-2008年四次上海大師杯。
今年,新浪網球將以劉人杰領隊,陳嵩和程文兩位編輯為主,加上若干通訊員和視頻組,組成10余人的工作團隊,參與中網和上海勞力士大師賽的報道。
陳嵩和程文分別于2007年和2008年加入新浪網球,今年均是他們第二次報道中網和大師賽。去年中網賽事級別升級、上海大師杯變身為ATPl000大師賽,高排名選手紛紛現身中國,使得陳嵩和程文第一次采訪網球比賽就有機會接觸到諸多大牌選手。
每年的網球賽事追逐著太陽從年頭到年尾甚少停歇,不過國內媒體有機會親I臨四大滿貫的已屬不多,更別提現場采訪其它比賽。網球編輯記者們大多數時間只能通過電視或網絡觀看球賽。對于能在家門口報道WTA皇冠賽和ATP1000大師賽,陳嵩很是興奮:“采訪四大滿貫,外國知名媒體往往比較強勢。中國的比賽讓我感到特別親切,作為國內知名的網絡媒體,新浪有機會能從賽事、球員方面挖掘到一些比較深人的東西。這是在國外采訪時難以做到的。”
網絡媒體占據了時效性的制高點,但往往提供的資訊都是快餐式的,缺乏深度和特色。新浪網球頻道的宗旨是不僅要做到“快”與“豐”,還要孜孜不倦追求“精”。球員從比賽中得到歷練,采編也從采訪中得到成長。每次新聞發布會或者一對一專訪,都是陳嵩和程文鍛煉能力的機會。
今年中網,除了日常的采訪和編輯之外,新浪網球頻道編輯們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構建和維護中網賽事官方網站。官方網站是網絡時代的產物,是球迷獲取賽事信息的重要途徑。顯然,新浪網之所以成為中網的獨家網絡合作伙伴是因為在網站構建和網絡資源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先決條件。今年主要由程文負責這個項目。為此,他從三月開始就與中網相關人員進行過多次溝通交流,把他們的意見反饋給新浪的工程師,再由工程師把這些想法一一實現。
新浪網不僅是中網的獨家網絡合作伙伴,還是中網的主要贊助商之一。為了推廣賽事,新浪網球頻道的編輯通過發布廣告、新聞,開展微博互動活動等方式宣傳與推廣中網賽事,為球迷提供購票便利于觀賽指南。
新浪網與上海大師賽的合作也由來已久。早在2005年,新浪網就與上海大師杯建立了關系緊密的獨家網絡合作,盡管賽事目前已經改制為ATPl000大師賽,但雙方的合作關系一直保持了下來。
忙,但是充實——這是劉人杰、陳嵩和程文三位共同的感受。“比起有時差的大滿貫賽事,報道零距離的中網和大師賽還是很幸福的。”劉人杰的話里道出了本土作戰的歸屬感。這兩項大賽不僅讓國內球迷更加容易現場體會球星的速度與激情,也為中國媒體提供了“比武”的機會,是新浪網球頻道建立業界專業度形象非常重要的契機與平臺。
網球大師與世博會的強力組合
和新元素、海德、新浪這些贊助商、合作伙伴不同,Nicole和她的運動假日旅行社和中國網球賽季沒有什么直接的關系,但這并不妨礙Nicole在這期間也成為助推網球中國季的一員。
根據國家旅游總局統計,目前國內旅行社數量近2萬家。在這個充滿競爭的市場中,Nicole的運動假日旅行社雖然只是兩萬分之一,但也在積極利用自己的體育特色來吸引顧客、開拓市場。
今年已經是Nicole連續第三年來上海看大師賽了,第一次來的時候這一頂級賽事還是只有八位大師參加的年終總決賽。Nicole仍然記得08年大師杯決賽結束后走出賽場的那個寒冷冬夜,雖然外面寒風凜冽,但是看完比賽后的激動心情讓她覺得自己渾身都是火熱的。德約科維奇當年裸身慶祝的場面讓每一位到場的觀眾都印象深刻。
不過今年的大師賽Nicole就沒有那么輕松了。作為運動假日旅行社的總經理,帶團來上海看球成為了Nicole今年大師賽期間的主要工作。
這家今年初才成立的旅行社,將運動與旅游結合,希望在這個近趨飽和的市場中走出一條新路。而來上海看大師賽成為了今年的一個重點,畢竟十月正處上海世博會末期,許多因工作繁忙而來不及光顧世博會的人都希望抓住最后這個尾巴。而這其中又不乏網球愛好者,“大師賽+世博會”的強力組合吸引了不少游客。
但是這樣強力組合并沒有令Nicole的工作更輕松,相反,她為了旅行團的順利成行而操夠了心。首先是行程的選擇上,大師賽一共9天,前期比賽多票價低,不過正值國慶長假之后,整個市場處于疲軟期。周末的比賽精彩,可是價格高,需要在其他方面降低整個團的費用以爭取更多的客戶。經過再三斟酌,Nicole為旅行團選擇了周五的四分之一決賽,“球星相對多,而票價是半決賽的一半,對于旅行團來說正是高性價比的安排”,Nicole說。下一個難題在酒店的安排上,眾所周知世博期間酒店價格基本都翻番,連一些位于僻靜小巷的家庭旅社都一房難求。最后Nicole還是托朋友才好不容易在大師賽周末拿到了一批性價比較高的房源。
為了保證這個觀賽團能順利成行,Nicole把整個公司都動員了起來。旅游是一種體驗,好的體驗可以為旅行社樹立好的口碑,差的體驗則有可能葬送大量潛在客戶。為了給游客提供專業的服務,Nicole從8月底開始就對員工開展起了網球培訓課。“了解網球明星是基本的要求,如果在客人們談論費德勒與納達爾最后能否會師的時候,你連這兩個人是誰都搞不清楚,那就只能干看著了。”Nicole認為對體育運動本身的了解比旅行線路本身更加重要。畢竟目前國內外旅游的線路都已經非常成熟,大城市的旅游相關服務也都非常完善,只要把幾個合作伙伴安排好了,整個行程都不是太大問題。而與在運動的結合上旅行社嘗試的還不多,一些經驗還需要公司摸著石頭過河。
目前足球、NBA都出于商業目的安排一些球隊來中國進行比賽,今年8月8日巴薩在鳥巢戰國安,10月13日火箭隊對籃網隊。“這種比賽和球隊的成績沒有關系,純粹是商業演出,所以球員也不是特別賣力,精彩程度和他們為積分而戰的時候有一定差距。”Nicole說。在她看來,上海勞力士大師賽是真正的戰場,每一位選手都會為了那1,000分而決戰到底。這也是為什么Nicole特別重視網球比賽的原因。
對于會不會在大師賽現場碰到許多同行,Nicole還不確定。“網球人群高端,但是在內陸城市畢竟是小眾運動。何況上海大師賽也只是第二年,在知名度上還沒有達到一個人盡皆知的地步。如果不是我喜歡網球的話,也不會組織這么個團來。”往返旗忠、銜接場次、保證大家的體力留給后面的活動等等,“光做世博團的話要好做得多”,Nicole感慨道。
不過這并沒有動搖Nicole做大師賽觀賽旅行團的決心。在她看來網球市場在中國是不斷增大的,有了今年的市場經驗,在明年就可以為顧客提供更好的服務。“相信不少今年領略過大師賽精彩的客人明年還會找上門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