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汽車重返紐約交易所上市,成功IPO所獲得最嘹亮的掌聲或許不來自期盼其復興的美國民眾,而是地球另一端的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汽車)。
通用汽車IPO當晚,上海汽車正式向外界宣布,旗下全資子公司上海汽車香港投資有限公司以每股33美元配售美國通用汽車l5,151,515股普通股,總計出資近5億美元,約占美國通用汽車總股本0.97%。據悉,所有資金由上海汽車香港投資公司在香港金融市場自籌解決。
表面看來,上汽此番入股過于保守,不到1%的入股行為是形式大過實質。甚至一位上汽內部人土也認為, “不是多深的戰略性舉措,只是水到渠成”。的確,與上汽以往的國際化探索相比,這次的步伐顯得過于謹慎。早在2005年,上汽就首開中國汽車業海外并購先河,收購韓國雙龍汽車48.9%的股份。后來這個收購最終讓上汽損失慘重,付出了40億美元的國際化“學費”。
但97%的股份也有其積極意義。首先,這意味著通用和上汽這對合作十余年的老搭檔,將以通用汽車股東的全新身份參加通用的股東大會,將使上汽獲得更直接的知情權,這遠非單純的“市場換技術”的合資伙伴可相比擬。
而且,這次入股并不如外界所想象的毫無難度。據冊情人士透露,八股前,上汽對通用汽車的財務狀況、美國政府在通用汽車的投資數額、重新IPO的市場反響等方面做過一系列細致入微的調研,“09796”是經過反復調研斟酌后最終確立的安全距離。在通用公開募股數日前,上汽董事長胡茂元與總裁陳虹先后赴美,以確認最終的認購細節。而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明確表示,上汽參股通用將損害美國工人的利益。美國國內對于“中國買家”的擔心無疑會給奧巴馬政府形成壓力。在這種情形下,不到1%的入股可以說既可以保證這次交易的成功,又能夠試探美國政府對于中國投資的態度。 對于上汽來說,更切實的考慮是入股進一步加深了-上汽和通用汽車的合作深度。事實上,自去年通用汽車破產重組身處困境以來,中國市場銷量大幅攀升,在這種此消彼長的環境下,上汽和通用汽車的交情日益深厚,短短一年時間內已達成了一系列空前合作協議,其中包括通用汽車出讓上海通用1%股權、而后增持上汽通用五菱10%股權、與上海汽車攜手進軍印度市場、同時結成動力系統戰略合作伙伴。
這筆5億美元的投資仍然有其風險。目前,通用汽車的債權人包括美國政府、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UAW)下屬的退休醫療基金以及加拿大政府,援助資金總額仍高達495億美元。據彭博社數據顯示,只有當通用汽車的股價上漲60%以上時,美國財政部需以每股43.67美元的平均價格出售通用汽車股份,才能使其整體投資實現收支平衡。再者,一旦美國政府急于拋售股票套現,很有可能會大幅影響通用汽車的股價。其中的風險系數難以預估。
當然,真正的系統風險來自通用汽車在全球市場的表現,截至10月,通用的全球市場份額已下滑至20%以下。這家公司通過獲得美國和加拿大納稅入600億美元的資助才得以生還,雖然在此番IPO之前實現盈利,但是也用盡了所有常規的止虧手段:出售非核心品牌,收縮產品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