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家族企業繼承者的“職業教練”往往就是其上一輩的創業者,黃培修也不例外。作為香港知名房地產商僑福企業(00207HK)的第三代繼承人,黃大學畢業后就進入僑福擔任IT部門經理,而后跟隨父親在倫敦學習有關房地產業的種種知識。在他看來,能夠在年紀輕輕時即參加企業高層會議,這是在非家族企業里不可能獲得的學習捷徑。
黃希望能成為像他爺爺和外公那樣的人,并贏得同樣的榮光。現在,他正在打造自己的第一個作品:北京芳草地(PAILKvIEWGILEEN),這也是僑福在大陸的第一個房地產項目。黃的父親曾經批評他:“你總是一副受了委屈的樣子。”現在,他才領悟到有時候為了整個企業的利益,你必須學會妥協,因為別人很可能會為大局著想而做了你無法理解的決定。黃培修說,這些早期挫折讓他真正成熟。
你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從中學到的商業第一課是什么?一開始從網絡管理員的基層做起,包括修電腦、拉網線等瑣碎工作。和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一樣,一開始我很固執,認為自己知道的很多,自己的觀點總是對的,就像我爸爸說的那樣:你總是一副受了委屈的樣子(You always have achip on you shoulder)。當我逐漸成熟,才領悟到有時候為了整個企業的利益,你必須學會妥協;有時候,別人可能會為了大局著想而做了你無法理解的決定。
你為什么愿意進入家族企業,而沒有選擇創業?我認為,即使我自己創業了,我的事業最終也套是家族事業的一部分。剛畢業時我曾想過到外面的世界闖一下'我父親也表示尊重我的意愿。但當時我父親手上的項目可以說是全倫敦最大最令人向往的項目,建筑、設計也是我的興趣所在,我有最佳的學習機會,所以我想,何必一定要到別的地方去工作呢?
在家族企業工作是否會限制個人發展?不利的方面是我父親總是把我當孩子看;有利的方面是,我經常可以參加企業的高層決策會議,對一個年輕人來說,這種學習的機會是在非家族企業里無法擁有的。我想我是走了一條捷徑。
你得到的最佳建議是什么?我爺爺曾教導我父親,后來我父親又用它來教育我:如果你要去設計、修建一棟建筑,你心中一定要想著這就是給自己家建的,因為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的需求,這樣你才能全心投入、做到最好。這也成了我做任何事的準繩。我的祖輩父輩曾經在臺灣修建的一些建筑,現在雖然易主,但僑福的標志還在,因為新主人覺得僑福就是品質的代名詞。這些建筑很多是在我出生前建造的,當我現在看到它們,我特別驕傲,并幫助我更加理解祖輩父輩的想法。
芳草地項目如何使綠色、環保實現可持續與商業化?如何說服消費者為環保埋單?芳草地的宗旨是修建最好的建筑,而不是為了使利潤最大化。最好的建筑必須具備環保的屬性,所以我們的出發點可能不那么商業化。這也是從我爺爺那里傳承下采的哲學:首先做能讓自己滿意、驕傲的事,有了這個基礎,成功的幾率就很大,成功之后財富會隨之而來。
對想進入房地產業的年輕人,你有什么建議嗎?要有足夠的熱情,因為建筑事關細節,同時從事建筑也意味著你的整個人生都會融入進去。
你在管理上遇到的最大困惑是?因為是家族企業,所以管理方式不是那么職業化。我爺爺曾說,你雇用了一個人,你就對他負有責任,所有你不能隨意開除他,因為他也會有自己的家庭需要照顧。因此,我們在招聘的時候都會特別謹慎,要選擇真正適合我們企業文化的人,因為一旦應聘者成為我們的員工,就可能意味著他的一生都與僑福連在一起了。
我認為每個問題都有解決的方案,只要與身邊的人全心全力地合作。所以我想最大的問題是,如何讓不能共事的人變得默契。
你最近閱讀的值得推薦的一本書是?《Guns,Germs and Steal(槍炮、病菌與鋼鐵)》,世界歷史被這三種事物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