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似變本加厲的抨擊中國運動,仍注定是一場選戰表演
自兩年前當選為美國總統以后,或許如今正是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所遭遇的最艱難時刻——根據蓋洛普民意調查(Gallup Poll)的結果,共和黨的支持率比奧巴馬所代表的民主黨已經高出了10%,是68年以來的最大差距。這便意味著,在11月份的中期選舉中,奧巴馬所領導的民主黨很可能會遭遇滑鐵盧,在國會席位爭奪和州長選舉中不敵共和黨,而這將對2012年總統大選中謀求連任的奧巴馬造成不小的負面影響。
毫無疑問,對于2008年末陷入金融危機、直至現在也未恢復元氣的美國來說,最受關注的經濟議題是兩黨在選舉中都著力強調的內容。甚至有極端看法認為,這場驢象之爭,正成為世界經濟的“頭號殺手”,而備受關注的中美經濟議題則再度成為焦點——在中期選舉的強大政治壓力之下,奧巴馬政府不但加速了對人民幣升值進行施壓,還在10月中啟動了對中國對美國清潔能源行業補貼行為的301調查,而僅10月前半個月的時間里,美國商務部對華貿易救濟和相關案件就多達24起。
如果再仔細研究驢象兩派近期所提出的觀點以及采取的措施,便很容易發現其背后的驅動力顯然更多是為了謀求國內利益,而并非直接指向外部?!叭嗣駧艆R率、貿易等都是長期存在的同題,即使沒有中期選舉,遲早會爆發,但這個時候呈現就跟中期選舉有些關系。”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沈丁立對《環球企業家》解釋說。
一個可以為之提供證明的例子是在2008年,當時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達到頂峰的4000多億,數據公布時冶逢2009年年初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和財政部長蓋特納訪華,而希拉里的主要任務就是推銷美國國債,用來補充經濟刺激計劃的資金。其時,這兩位關鍵人物都沒有就巨額貿易順差提出異議。而今年當中國的貿易順差開始大幅度下降,這卻反而被奧巴馬政府指為美國國內失業問題未能改善的緣由?!斑@個時候提出此事,主要是由美國國內的政治和經濟議程來決定的,而不是中國的問題決定的。”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訪問學者崔凡指出。
實際上,在中期選舉這場更多表現政治手腕的大戲落幕之后,如何將兩黨之間互相攻擊的經濟問題妥善解決,才是奧巴馬政府在未來兩年所面對的真正考驗,而其中的關鍵之處仍然在于中美兩國之間的經貿關系。
“美國應該反思如何拓展潛力巨大的中國市場,比如加大對出口部門資金方面的扶持,并放寬美國的出口管制等措施?!鄙虾C绹虝偛酶到z德(Brenda LeiFoster)表示。對于美國政府來說,今后能夠用以制衡中國的工具越來越少,“輪胎特保案”所用到的“421條款”不出幾年就將失效,而美國國內針對中國非市場經濟的指責聲也越來越弱。反倒是越來越多大型企業,財團對美國工業在全球競爭力的下降而憂。
可以預期的是,在奧巴馬政府的壓力之下,中國必然會抓緊自己內部的結構調整,但這并不能解決美國因缺乏新的高端產業而帶來的就業率低下問題,而中國對美國產品的消費不足問題也仍待解決。 所以,奧巴馬政府如果要保住民意,中短期來看,需要找準新產業的突破,長期則要投入更多的科研,提升教育,為美國提供長遠的競爭力。這也是解決失業問題的根本。中期選舉的結果則是對上述政策舉動起到加速或者減緩的制動器。但無論如何,中美之間的不平衡問題始終是其要面對的最棘手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