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似機會無限的中國移動互聯網世界的游戲規則,實則掌握在騰訊、UC Web和斯凱的手中。決戰時刻來了
中國的移動互聯網玩家。眼下正沉浸在一片明媚甚至并非真實的景象中
越來越多的人篤信“騎士時代”的降臨——無論是從事手機應用程序和游戲開發的個人,還是“自由人自由聯合”組成的迷你型開發團隊,無不摩拳擦掌地致力于成為下一款植物大戰僵尸、Angry blrds或“混沌之界”的締造者,那些以單槍匹馬之力開發一款應用在蘋果App store和谷歌Andr01d Harket等在線程序商店中賺取上千萬美元,甚至主宰人們手機屏幕的夢境,雖殘酷卻不無真實。
夢境的男一重維度是智能手機的普及浪潮——2008年9月誕生的Ardr01d操作系統做更多在淪陷邊緣的手機制造商悅怍救命稻草,也被“山寨手機”始作蛹者聯發科(HTK)當成涅槃重生的實驗田,而這一切都似乎在促成售價1000元左右Android智能手機的井噴式出貨,直至取代那些同等價格的非智能甚至“山寨手機”
而終極的預言是——自由開發者的騎士與智能手機在線程序商店的戰車,將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共同沖垮運營商壁壘森嚴的莊園,成為未來移動世界話語權的主宰者。
你愿意相信這是新一場浪漫主義“無線革命”的序幕嗎?
只是在這場由個人開發者和應用平臺創新者發軔的革命同時,一副重新定義中國移動互聯惻格局的“鐵幕”正緩緩落下
而鐵幕的操縱者,正是在傳統互聯網、電信運營商增值業務模式、非智能手機和山寨軍團等“舊勢力”萌庇下蛻變而生的“新巨頭”而它們的背后,是超過2億的真實的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這一市場的濫觴,早在iPhone和Android引爆的新一輪浪潮之前的2005年。
也正是因此,才有了當下充滿戲劇感卻下無宿帝的格局:在中國移動互聯網尚在萌芽階段的2005年,人們對它的認知幾乎停留在“移動夢網”的層面。彼時,擁有逾3億注冊用戶的騰訊剛剛上市,大部分收入還完全仰賴電信運營商的增值業務;優視科技(UC)還是一家無人知曉的技術研發公司;剛成立的斯凱仍在試圖尋覓一個說服運營商共同開發的殺手級應用。而“山寨手機”在當時雖日漸普及,卻尚未被廣為關注。5年后的今天,分別來自傳統互聯網、獨立手機瀏覽器技術和山寨手機內容平臺的騰訊、UCWEB和斯凱,卻成了中國最熱門的移動互聯網領域背后,悄然崛起最有話語權的主宰者。
當然,你可以把它們視為通向移動互聯網未來道路上的“舊勢力”絆腳石——它們迄今依靠傳統WAP網站和非智能手機的龐大市場,通過流量販賣與電信運營商增值服務(SP)獲得大部分收入,甚至因此帶有某種歷史的“原罪”。但它們同樣也是把數以億計“沉默的大多數”的手機用戶推向互聯網體驗的先驅。
某種程度上,在自身的堅守與蛻變中,它們甚至可以被看作中國移動互聯網領域的谷歌、微軟與蘋果——在鐵幕背后,它們的競爭、博弈與疆界拓展,也影響著眾多移動互聯網開發者與創業團隊的命運,并制約著這場中國移動互聯網短暫歷史上最浪漫“革命”的進程。
證明這場脫胎“舊時代”的寡頭戰爭并非時代阻力的表征,在于三家完全處于不同重量級的公司,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被拉到了接近同一水平線的競爭位勢——它們各自擁有數以億計的移動互聯網用戶,并分別藉此獲得了至少上億元(甚至數十億)人民幣級別的年收入額。至少從短期看,任何一個玩家都很難輕而易舉地在短時間內將另外兩個玩家置于絕境——即便強悍成性如騰訊者也不例外。
但它們挾持用戶互相博弈的方向卻驚人地一致:成為眾多手機用戶接入互聯網的唯一入口與標準配置,并藉此整合盡可能豐富的資訊、內容、社交、游戲和服務。
這意味著三家頗具侵略性的公司都在試圖扮演更豐富的角色一一它們不僅僅是你的瀏覽器,還是你的操作系統、客戶端管理軟件、視頻音頻中心、移動社交工具、游戲軟件平臺甚至App Store(在程序商店)。
作為最早從移動互聯網領域獲利的玩家之一騰訊的第一桶金即來自中國移動的“移動QQ”會員業務,迄今這仍是它鍥入手機市場最雄厚的民意基礎。然而它并不足以包容騰訊全部的野心——QQ手機瀏覽器將成為它的“第二戰場”,以承載它用戶數量龐大的郵箱、在線社交游戲和增值業務等復雜的業務,它與即將推出的Q-Se rvlce整合,甚至可以屏蔽人們手機上的使用其它客戶端軟件的必要性——包括UCWEB。而為非智能手機用戶提供低成本互聯網體驗起家的UCWEB,則反向攻入騰訊的核心地帶,試圖將依附在瀏覽器通道上的1億多用戶轉化為UC社區和內容服務的使用者,這使它與騰訊的膠著已到了決戰的邊緣。
另一家“隱形公司”斯凱則通過與聯發科(MTK)平臺持久的合作贏得了在絕大多數“山寨手機”上預裝內容平臺的控制權,成為山寨非智能手機“看不見的App store”,而當它準備同時向社區和瀏覽器發力時,曾與斯凱密切授權合作的騰訊和UCWEB終于意識到:它們在深不可測的“山寨手機”市場,控制力已遠遠地落在了后面。
不難預見的是,“鐵幕戰爭”的持續,將進一步分化移動互聯網生態鏈上的眾多應用程序開發商和創業者,甚至讓它們不知所措和窒息。但另一方面,“巨頭”之間的博弈,讓數以億計的非智能甚至山寨手機用戶與幾百萬智能手機用戶之間的“互聯網鴻溝”日漸消弭——騰訊、UCWEB和斯凱們圍繞移動互聯網入口的競逐與擴張,無疑加快了非智能手機用戶互聯網體驗提升的速度與豐富性。它們以“平臺化”為出路的軍備擴張,也為可參與其中的第三方開發者提供了相對開放的統一接入環境——非智能手機在封閉環境下的游戲規則,與智能手機的開放式規則也日漸接近。
關于這場寡頭博弈的高潮與結局,目前仍是個未知數。但幾乎任何一個試圖捕捉中國2.7億移動互聯網用戶需求并參與游戲其中的玩家和冒險者,都將在未來難以逃避與寡頭的妥協、共存、磨合甚至交鋒。當然,寡頭的下一步“蛻變”仍是它們在過度博弈之后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沒人否認智能手機是移動互聯網的下一個大趨勢。也許,被騰訊、UCWEB和斯凱們“教育”而成長起來的下一代移動互聯網用戶,當他們有一天進化成為Angry birds的玩家,并憧憬著類似創造的時候,他們將真正沖破來自封閉平臺的鎖鏈與圍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