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村亞洲投資銀行業務主管
人物:Patrick Schmitz-Morkramer
立志躋身全球一流投資銀行的野村證券正試圖從多個方面證明自己——從傳統的本土散戶業務到海外市場的承銷并購業務,在收購雷曼兄弟部分業務后的兩年多時間里,這家日本最大的證券公司大舉加大了其海外市場的開拓力度。盡管至今仍有觀察人士對其能否留住雷曼的銀行家們而擔憂,但在今年年初新上任的野村亞洲除日本外投資銀行業務主管莫世康(Patrick schmitz-Morkramer)看來,這卻并不是什么問題。新的野村證券到底業績如何?這位前雷曼銀行家對《環球企業家》一一道來。
從今年的市場數據上看,野村的優勢仍然在并購和債務領域。如何提振IPO業務?在并購方面我們一直很強,力爭今年在重要市場如中國和韓國繼續保持前十位。最近的交易包括嘉士伯收購重慶啤酒12.25%的股權,中投公司收購Penn West能源45%的股權,上海實業收購中新地產、韓國樂天百貨收購時代零售、朝日啤酒收購青島啤酒20%的股權等。同時,野村還是全球最大的可轉債交易商。
野村的研究實力很強。在中國和日本排名第一,在亞洲及歐洲現在排第二名,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提升,因為去年還排第八名。我們做的不夠的是,過去幾年沒有把在研究方面的優勢轉化為股票資本市場的業務量的提升。不過在二級市場交易中,野村是東證和倫敦交易所最大的交易商,特別是在機構交易方面具有優勢。
當我到亞洲任職時,我的主要目標就是要加強股票資本市場團隊建設,改善與企業的關系,同時注重并購業務。我們要加強IPO業務的項目源建設,實際上我們已有一些項目在準備過程中,比如在印度、印度尼西亞以及中國。只是IPO項目的周期一般較長,現在還沒有上市。
為什么在過去兩年,野村在亞洲的團隊中有很多銀行家離開? 4月份的新財年開始以來,野村亞洲投行部已經新招聘了55名員工,其中包括亞洲股票資本市場部主管、亞洲TMT行業主管、澳大利亞并購業務主管、印度TMT行業主管等高管職位。這一方面說明野村對亞洲的資本市場業務比較重視;另一方面,這些高級精英人才愿意加入野村,也是因為野村具有競爭力的全球化平臺吸引了他們。員工流動是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野村的變動情況處于行業平均水平。我們相信野村現在的團隊比過去任何時候都強大。
新野村更像以前的野村還是雷曼兄弟?從戰略上講,野村是獨一無二的,雖然總部設在亞洲但是擁有全球業務。很多業務部門的全球的負責人都常駐香港。比如全球機構業務、全球股票業務、全球可轉債業務的負責人都常駐香港。這是野村與其他國際投行的不同之處。我們并不想復制雷曼。
就IPO融資額來看,中國今年很可能又是全球第一,野村打算怎么加強中國的股票市場業務?對國際投行的亞洲業務來說,大中華區的股票資本市場是最重要的業務,按總量來講占到除日本外亞洲市場的三分之一強,但是從所提供的收入來講,占比超過50%。我認為這個勢頭還是可以持續的。
不要忘了,野村在股票業務上的DNA比雷曼兄弟要強,雷曼僅是在1994年之后才從一個固定收益為主營業務的機構成為全方位的投行,而野村在根上就是一個頂尖的股票經紀商,野村的全球股票銷售能力是毋庸置疑的。野村要讓客戶看到他的實力,并且擴大業務范圍,把雷曼的關系和客戶帶到新野村來,重新贏得客戶的信任。過去兩年的努力已經開始產生回報。野村的短期目標是在下一個財年年底前進入亞洲除日本外的股票市場業務前10名。我們離這個目標已經很接近。最難的事是找到合適的人.而現在這個對我們來說也不是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