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舉國皆論“綠色”的時代:時尚人士從生活方式的角度倡導綠色環保,政治觀察者從國際政治的角度探討大國氣候博弈,NGO從社會民生出發批評環境污染……作為國內最早關注這一領域的商業雜志,《環球企業家》的天然使命是關注“綠色”的商業價值,致力于尋找這場顛覆性發展模式變革背后的商業機會。本刊認為,如果綠色不能提供商業價值,將是一場不可持續的虛幻描述。 事實上,在當今中國,綠金故事并不缺少,相反是過于泛濫。任何—個傳統行業的公司都能將自己與綠色扯上關系,比如醫療、教育、食品,甚至旅游、殯葬業。但這些努力為自己貼上綠色標簽的行為并非我們所談論的“綠色商業價值”,真正的綠色產業至少有兩個重要的前提:一,與企業內在業務緊密結合,并使之更具競爭力;二,具有大規模商業化的可能。
某種程度上,清潔技術領域正在重現10年前互聯網在風險投資行業的盛況。美國清潔技術集團(Cleantech Group)聯合德勤會計事務所(Deloitte&Touche)最新公布的調查顯示,全球在清潔技術領域的投資額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今年一季度的投資額比上一季度上升了29%,更較去年同期上升783%。在中國,2006至2008年中國的清潔技術市場投資年均增長率為67.0%,更有70%以上的風險投資將綠色投資作為關注領域之一,已然成為主流的風險投資品種。
美國清潔技術集團將這些商業機會劃分為11個大類,35個小類,包括:可再生能源、能效、水處理、固廢處理、交通、新材料、儲能等等。這些商業機會所在的行業異常龐雜,且每個行業都具有完全不同的行業特點。對于站在清潔技術產業門外想要進來掘金的新手來說,你的大部分時間都耗在諸多風格迥異的行業學習上。
那么,如何找到這個寬泛領域的投資指引?在本刊采訪的青云創投、啟明創投、智基創投、凱鵬華盈等多家投資于清潔技術的風險投資中,水處理、能效、新能源是提及率最高的三個投資領域。值得注意的是,在VC們所列舉的各自重點關注的投資領域中,致力于現有能源的減量化使用的領域(也就是傳統的節能減排項目)遠比創造能源增量的新能源出現的頻率更高——實際上,這正是中國綠色商業機會的基石所在:對于需要“未富先綠”的中國來說,節能減排是一種更為理性和現實的選擇。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新能源的投資魅力在削弱,新能源(主要是風電和太陽能)仍然在多家風投的重點關注領域。在光伏和風能行業,如果你錯過了他們發軔的機會,至少還有兩條路徑可以關注:一是全新的顛覆性的新技術,比如不同于晶硅和薄膜原理的其他太陽能發電路線;二是產業鏈上關鍵技術的突破。
當然,在一些熱門的綠色商業機會上,風險投資們也存在著分歧。對于當下熱門的LED產業,啟明創投并不太看好,認為中國企業缺乏核心的芯片技術,而另一些VC們則認為這是又一個冉冉升起的巨大節能產業;對于建筑節能,大多數VC都持觀望態度,智基創投認為這一產業在收款能力、上下游客戶關系上存在弱點,而青云創投則已經關注了6年并投資多家企業;另外,在智能電網、煤炭的清潔技術利用、碳捕獲等熱門領域,VC們的側重點也各有不同。
需要提醒的是,綠色產業似乎應該與干凈、時尚、清新等美好詞語聯系在一起。但事實上:對于遍訪中國清潔技術項目的VC來說,一個最大的感觸卻是:綠色產業是所有投資領域里最臟、最累、最苦的產業。“我跟同事們說,凡是干臟活累活的項目都可以歸到我這里來。”啟明創投清潔技術合伙人張勇說。的確,這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賺辛苦錢”的行業,也正因為這些致力于將水、空氣、土壤等變得更干凈的商業化項目存在,才有了如今光鮮亮麗的“綠色產業”。準備挖掘綠金的你,是否已做好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