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無疑是中國基金業的“主題投資年”,在上半年股指出現系統性下跌的背景下,一些善于發掘主題投資機會的基金表現出色。銀河數據顯示,2010年上半年股票型業績冠軍就是一只專注于主題投資的混合型基金,在標準股票型和靈活配置型基金中,亦有主題基金躋身同類基金前十。國信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截至2010年6月30日,市場上共有33只基金具有明確的主題投資傾向,總規模超過1109.85億份,基金數量一直處于增加的態勢。
諾安旗下首只聚焦主題投資的基金產品——諾安主題精選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于8月16日~9月10日通過建行、工行等各大銀行券商公開募集,成為2010年大行其道的主題型基金又一生力軍。針對主題投資的概念,該基金的特色,市場對主題基金的接受程度等疑問,本刊專訪了擬任基金經理楊谷。
問:主題精選基金的“主題”應該如何理解?
楊谷:所謂主題,就是影響經濟發展和企業盈利的關鍵性、趨勢性因素。主題的發掘不能只局限在經濟層面,而應從宏觀經濟、政策制度、科技進步和社會文化等因素出發。而主題投資也叫事件驅動型策略,是經由國外傳遞過來的最新的一種投資模式。它并不是按照一般的內在價值挖掘等傳統的方法進行選股,而是自上而下地挖掘驅動經濟或產業未來發展趨勢的潛在因素,特別是依據某些重大事件或某種預期,分析領悟這些根本性變化的內涵和寓意,再形成與這些根本性變化相匹配的投資主題,進而自下而上選擇能受益于該潛在因素的行業和公司,最后構建主題投資股票組合進行投資。主題投資是一種前瞻性的投資方法,通俗來說,就是提前判斷出一個趨勢,投資于這個趨勢獲利。
問:主題投資與題材炒作有何區別?
楊谷:主題投資特點在于并不按一般的行業劃分方法來選擇股票,而是將驅動經濟體長期發展趨勢的某個因素作為主題來選擇地域、行業、板塊或個股。主題投資并不是投機,與簡單的概念炒作不同,主題投資驅動帶來的行情持續性好,而題材炒作引爆的黑馬行情往往轉瞬即逝,其區別就在于主題能增厚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題材不能增厚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簡單來說,理性的投資者對應的是主題,非理性的投資者對應的就是題材和熱點。
問:國內A股市場某些主題投資的歷史回報如何?
楊谷:從A股歷史數據來看,2007~2009年,幾個市場普遍認可的投資主題持續戰勝了滬深300指數。如新能源,在2007年、2008年和2009年的收益分別為245.41%、-51.35%、145%,而同期滬深300指數的數據為161.55%、-65.95%和99.83%。這一期間大盤經歷了完整的V型走勢,在V型左端頂峰也就是A股市場處于鼎盛期的2007年,新能源主題創造了高于滬深300指數84%的收益,即便在2009年國內經濟的底端仍高出15%,在經濟復蘇初期的去年高出45%。這一主題投資持續3年創造了超額收益。
問:如何看待目前的市場走勢?
楊谷:2010年是過渡年,經濟靠政策刺激走強并出現了資產泡沫,后面政策會逐步退出。上半年中國政府在某些領域的政策退出非常堅決,調結構取代了2009年保增長,成為中國經濟的主旋律。由此導致中國經濟增速從2010年第二季度開始放緩,下半年中國經濟增速很可能進一步放緩。A股市場對此有了比較充分的預期,上半年跌幅近30%,代表傳統行業的藍籌股跌幅更大,代表新興產業的中小盤股票則比較抗跌。
現在市場底部信號逐一現身:截至6月30日,兩市有97只新股跌破發行價,有59只個股跌破增發價,17只個股跌破凈資產,70只個股跌破增持價格。5-6月,產業資本已經連續兩個月出現月度凈增持,A股市場近一年半來首度出現月度凈增持。2010年上半年A股市場累計下跌約19%,跌幅全球第二。從估值看銀行、地產股市盈率僅8~9倍,滬深300僅12倍,大盤平均市盈率僅17倍,相當于2008年12月1800點時的水平,電力、旅游、醫療、建筑、通信等多板塊市盈率(PE)已低于1664點。
問:諾安主題精選基金有什么樣的特色?
楊谷:這只基金有2個最主要的特色。
精選主題 穩健投資 采用主題精選的方法,規避系統性風險,尋找A股市場中結構性機會,力圖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均可突破局限,在長期內獲得超過比較基準的超額收益。諾安主題精選基金不拘泥于單一投資主題,更為關注趨勢變化并把握市場熱點,更加符合當前經濟轉型的大背景。
前瞻研究
靈活組合突破原先單一主題基金的局限,積極運用各種投資主題靈活構建組合,注重主題的前瞻性研究,力爭在控制風險的基礎上,把握市場脈搏,提升投資效率,在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中尋找確定性的投資機會。
問:市場下一個主題是什么?
楊谷:在未來2~3年,以下主題有很可能成為市場的熱點。
消費升級逐步走過“劉易斯拐點”的中國,將迎來基礎工資不斷上升的長期趨勢,給消費升級帶來加速成長的新機遇。此外,勞動力成本上升意味著普通勞動者的工資收入增加,將推動消費品市場的發展,大眾消費的品牌化趨勢即消費升級將日益明顯。20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普通勞動者短缺導致工資水平上升,由此引發了一輪消費的快速增長。
城鎮化和返鄉就業這兩種趨勢將改變農民工背井離鄉的生活方式,同時釋放消費潛力。數億農民工在沿海大城市打工,沒有戶籍和完善的社保支持,工資低、工作不穩定、父母子女留在農村老家的困境抑制了他們消費。隨著國家戰略高度的城鎮化推進(尤其是中小城市發展)和產業從沿海向內陸轉移,更多的人們返鄉就業,或者在就業的城市和城鎮安家和生活品質提升變得更加劃算和必要。
進口替代進口替代過程還能較大程度抵消經濟增速下滑帶來的行業增速下降的影響,內資企業可通過搶占外資企業的市場份額贏得快于行業的增長。從大類行業上來看,仍具較大進口替代空間的包括高新技術、車船和化工品等,更細分來看,汽車及相關零部件、集成電路和微電子,航空航天、機床和醫療器械及醫藥品等行業將是需要重點考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