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經濟可用12個字來概括:大勢未變,政策穩定,調整加快。值得注意的是,經濟轉型的一些成果已經顯現。一是沿海地區經濟轉型正走出新路,用高新科技、新管理辦法改造升級傳統服務業,這種現代服務業正在蓬勃發展。二是廣東、上海一帶的傳統產業正以非??斓乃俣认騼鹊剞D移。三是消費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通道。中國經濟現在面臨的一個挑戰是勞動收入開始上升。原因是農村剩余勞動力相對而言越來越少,表明多年以來勞動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下降的趨勢即將逆轉。只有勞動收入開始上升時,消費才能上升。
我國經濟的未來10年仍然處于黃金發展期,筆者預測是年增9%以上。這包括4個因素。
城市化我們正處于城市化加速階段,目前官方公布的我國城市化率是46.6%,這個數據遠遠低于相同經濟發展階段的其他國家,大致要低11個百分點,這是一個有潛力的數字。只要到處走走,肯定會發現城市化在加速,由此帶來新一輪的消費和建設。
內地快速發展有人講中國會進入一個低速發展階段,韓國、日本他們那個時候出現了停頓。筆者認為中國有一大批的內地和落后城市,大規模的內地市場還有待開發。
產能更新這是一個嚴峻的挑戰,更是發展的機遇。低碳發展繞不過去,怎么搞?根本上講就是我們的生產能力更新,淘汰一些落后產能。如果5大耗能行業能把產能基本更新到國際上比較先進的水平,每年可以省10%的能源,二氧化碳減排至少在10%以上。這將刺激新一輪的投資,如果每年產能更新5%,至少可以拉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5%。
公共財政健康一些政府主導的轉型政策有非常巨大的實施空間。筆者估算,我國政府的資產大概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120%,政府的負債大概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80%。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都沒有問題,財政空間很大,稍微放一點,對經濟的推動就非常大。
這4個因素告訴我們,未來經濟增長的潛力非常大。當然一個前提是政策要更加積極主動,一些調控措施的力度要更大,要給百姓多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有人講中國經濟未來10年會碰到人口老齡化的瓶頸,勞動力供給不足,不僅增長率會下來,資產價格也會大幅度縮小。筆者不同意這個觀點,人口老齡化不是問題,我國的人口紅利并未結束。如果我們遇到人口瓶頸,是一些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壓抑了一些年齡稍大一點的人的勞動積極性,做一些改革就可以解決。